•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议如何提高接处警中语言技巧

    时间:2011年03月1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作为一名派出所民警,除要具备灵活的头脑、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以外,还必须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本人结合自己在派出所的工作实践,浅谈派出所民警在接处警中如何提高语言技巧。

        一、接处警中常出现的因语言失误产生的问题

        1、调查询问不到位。接处警中,询问抓不住要点,询问内容较为简单粗糙,或询问对象不清,对嫌疑人可能藏匿的地点或重大安全隐患等没能及时问出,导致贻误战机,给下面的调查处理带来了不良后果。

        2、询问口气不当。有些接处警民警工作时不注意调节好心理,容易把厌烦的情绪带到工作中,说话时不注意语言的口气或带着腔调说话,容易让群众感觉处警民警态度生硬,没有人情味,造成群众不满。

        3、语言内容不当。处置各类警情,应注意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语言,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能乱说,更不可随便开一些不合场合的玩笑。否则的话容易造成工作被动甚至被投诉。

        4、语言表态不适时。对当场发生的纠纷,不听陈述,随意表态,就有可能造成当事一方或双方不满,扩大事态,甚至横加指责,与民警产生对立情绪,导致处置陷入僵局。

        二、接处警中产生失误的原因

        1、经验不足、出警时间仓促等原因造成的。一些民警尤其是新民警平时缺少锻炼,缺乏与群众打交道的经验,接到指令后仓促出警,往往会出现束手无策、言不达意甚至一言不发的现象。

        2、由于接处警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个别民警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不同性质的警情交替处置时,民警心理状态一时难以转变,有可能带“气”出警,误伤群众感情。比如刚处理完一起“不讲理”的纠纷,接着再去处置群众求助,容易发生这样的现象。

        3、自身业务素质不高。有的民警对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深、掌握不透,遇到情况时便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能按规定的程序办事,说话信口开河,这样会造成当事人的不服,有的甚至不愿让民警处理。

        三、如何提高接处警现场说话质量

        1、注意方式、讲究技巧。一是要避免现场无语言。对当场发生的违法行为,处置民警应尽可能地予以阻止,现场民警应在言语、气势等方面控制住现场、稳定现场局面。民警在现场处置过程中要反应机敏,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言语要做到有力、有理、有说服力。二是现场询问要到位。现场询问要抓住矛盾的焦点,以免产生偏差误导。在询问时要冷静分析、切中要害,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反应真实情况,才能理清矛盾的头绪,为解决矛盾纠纷提供正确的理性认识,才不会产生或左或右的思想误导。三是语言表达要适时。语言内容要得当、得体,做到不激化、不定论、先钝化、后处理。先期处置时耐心听取陈述是首要的,听完陈述一般也不要随便表态。

        2、摆正心态、耐心细致。接处警民警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说话时语言口气要适当,克服主观不良情绪,以免造成群众激动不满。民警如果带着情绪,不注意使用语言的口气,极有可能在现场将矛盾转移到民警身上,容易使现场情况复杂化,带来费力不讨好的后果。所以民警在现场要克制情绪,摆正心态,有时要做耐心的听众,有时要做游说的说客,千万不要将矛盾纠纷引向自身。

        3、加强学习、加强锻炼。首先民警平时要有意识地培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好警民恳谈、社区走访等的机会,主动与群众打交道;其次是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掌握知识要点,这样在说话时才能切中要害、显示专业性;最后是加强对现场处置规范的的学习,懂得现场得置的规范流程,严格按流程操作。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以“大走访”推动公安群众工作的新思考
  • 下一篇:浅析公安队伍中影响民警工作动力的问题和对策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