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析公安队伍中影响民警工作动力的问题和对策

    时间:2011年03月1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公安工作任务繁重、警种多样、各地发展不平衡,故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模式来规范,然而在这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中,无非归结起来就是强有力抓公安队伍建设。将如何来抓公安队伍建设?无疑民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民警工作动力直接影响公安工作的开展。

        一、民警工作动力的内涵

        1、找准民警工作的源动力。我们每个民警的工作生涯都是从青年、中年至步入老年的人生历程的渐变,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将要伴随着工作一起度过,那么这么长的时间即使总是在变换工作岗位,总是在面对成功和挑战,同时有鲜花和掌声陪伴,但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不停地重复工作也总会有乏味、枯燥、无趣、消沉的情绪出现。我们民警将怎样及时调整情绪,改变策略、方式和方法坚持工作呢?笔者认为应该找准工作的“源”动力。

        什么是公安工作的“源”动力?综上所述,对所从事的公安工作的无限热爱,把公安工作理解为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三者兼之,更好地解释了公安民警工作动力的根源。

        2、民警工作动力就是“想干”和“能干”的结合。“想干”主要是解决工作问题,要想干好工作首先就要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干好工作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能干”就是有能力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中实现自己价值。“想干”和“能干”两者结合,密不可分,努力培养民警想干好工作的决心和成功的愿望,促使他们用心去做好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加热爱公安工作。若他们想干好公安工作就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这是解决工作的本能问题。

        3、要培养一种忙碌的习惯,是民警工作的主要动力。一个人如果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一定是非常幸福的,但实际生活中这样幸运的人很少,多数人不得不“干一行,爱一行”更多的却是为了谋生,不爱也得去做。很多时候,责任和谋生是共存的,我们必须对得起国家给我们的报酬,良知要求我们每个民警要认真工作,要对社会和国家有所贡献。关于工作最煽情的一句话就是“工作着是美丽的”,笔者认为工作就是一个人的习惯,只有忙碌着才觉得充实,这比无所谓热爱,责任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人只有在追求“自我实现”的时候,才会激发出强大的热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服务社会。工作最大动力就是为百姓办事,希望成为他们的骄傲,因为高尚,不会为任何艰难困苦和不良诱惑所干扰,因为无私不会为个人的名利、地位患得患失所动摇。

        二、当前影响公安民警工作动力的几个问题

        1、公安民警心理压力大

        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警察群体承载着与其他公务员截然不同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基层民警职业心理已经严重影响到警察群体的身心健康和执法水平、工作压力以及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

        (一)多重压力,民警难承其重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公安任务日差艰巨,公安民警不仅要承载繁重的保卫任务,而且还要应付各种行动、教育、考核,这些都此起彼伏,令民警应接不暇,顾此失彼。无论哪个警种哪个部门,考核评比层层加码,文字战、数字战、排名战愈演愈烈,民警特别是警力相对缺乏的单位全警投入,几乎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应付各种检查评比和考核评比,很难集中身心去做一些社会需要的工作,如案子破不了,纠纷调不了,民警有怨气,群众不理解。这样,不仅荒了“责任田”而且其他各项工作也无进展。

        (二) 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多得不到正常的休息

        为完成正常的业务工作和应对各类临时性任务,民警不得不加班加点,特别是刑警和派出所民警。很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县级公安局由于警力严重不足,任务重,民警没有休一次年假,即使正常的双休日也因为工作忙任务重被取消,这样一来,生活陷入极不规律状态,身心疲惫,活力衰退,造成民警健康状况堪忧。

        (三)社会认知压力越来越大

        自“110”报警服务台的开创,民警的职责范围越来越宽,“有困难,找警察”,人民群众已经习惯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要求警察随叫随到,伴随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警察的公众形象愈趋重要,亲民爱民便是构建和谐关系的主要方式,民警除了干好本职工作还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四) 家庭生活压力越来越重

        持续不断的加班加点使民警不能和正常社会成员一样享受家庭的温馨与快乐,不能陪伴父母,不能陪伴伴侣,不能陪伴儿女,不能分担任何家务,甚至在有限的休息时间也要把工作上的压力带到家里,因此,与家庭成员之间出现隔阂,发生冲突的几率增大,特别是配偶之间感情淡化甚至破裂。由于沉重的压力和负担,给民警精神和心理带来了愧疚的阴影。

        (五)政治和经济待遇与民警付出成反比

        民警的工资比*、电信、电力、质监等部门工作人员少二倍以上,而付出的劳动和时间却是他们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很多民警的月工资根本养不活家里的老小,福利津贴不到位,经济待遇得不到保障,在政治待遇方面各地因人事政策和习惯影响,民警的职级千差万别,级别高的可能是处级,级别低的是科员,极不平衡很容易导致民警相互攀比,影响队伍思想稳定,部分公安局“官多兵少”现象严重甚至很多单位、部门全部是官而民警的只有1到2个,几个领导带一个兵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民警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和思想,认为自己是领导就没有必要努力工作,可以吩咐下属,自己不用带头,造成警队运行不顺畅,情绪化比较严重,直接影响民警工作动力,从而影响公安队伍的精神状态,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2、公安民警的价值取向歪曲,不能更好的认清自己工作的性质

        公安工作任务是强化规范,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服务发展,而提升执政能力、实现长治久安、保障安居乐业,作为新时期公安工作的三大任务,这就必然要求公安民警努力以执法为民的新作风、群众满意的新形象、维护稳定的新成绩,全身心投入公安工作。

        (一)随遇而安,缺乏工作激情。一些民警认为自己工作不图什么,于是对公安事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关注,完成任务不能与时具进、创新思路、开拓进取。

        (二)消极应付,麻木淡漠。某些民警对工作被动应付,以领导意志为转移,敷衍了事,缺乏斗志和活力,按部就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任何工作方式方法不感兴趣,不参与。

        (三)烦躁冲动,牢骚满腹。许多民警没有真正认清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宗旨,总是抱怨付出超过回报,这种长时间心理积压导致情感控制行为把握能力下降,经常烦躁不安,不能安心做好工作,上班下班只顾宣泄牢骚和内心不满。

        3、民警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不能大胆开展公安工作

        只要工作就难免出现错误,由于某些领导过分强调纪律制度而忽视人性关爱,过分强调从严治警而忽视从优待警,漠视民警心理及感情,就会导致民警畏手畏脚,“怕”的心理必然使队伍士气将会减弱,不敢大胆开展工作,最终造成执法、服务效率和质量低下,这样民警工作动力减退,工作只为保平安,因此公安工作得不到民警的真心付出。

        三、如何提高公安民警工作动力的对策

        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提高民警工作动力是当前公安机关工作的根本也是保证。我们要清醒认知:一个公安队伍存在整体素质不高、宗旨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不强、凝聚力降低、工作热情减退等问题将严重影响和阻碍公安机关切实履行职能的发挥。笔者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下几点解决途径来提高民警工作动力,推进公安队伍建设。

        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警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公安队伍人性化管理,简而言之就是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原理,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环境保障公安工作顺利开展。

        公安机关必须按照“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根本要求,全面履行职责并不断完善具有人文关怀的爱警机制,只有公安队伍管理措施为民警着想,让民警满意,民警才能更好地完成“执法为民”

        2、真正落实“从优待警”工作方针

        从优待警是融入公安队伍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关键所在,各级领导者必须明确意识到从优待警不仅仅是在一般意义上体现对民警的关心和爱护,而是应当作为队伍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优待警,充分达到激励民警,提高队伍战斗力。因此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丰富民警的精神文化生活,关心民警身心健康,维护民警的正当权益这些都是从优待警新形势和途径,相信随着公安队伍管理的发展,公安队伍内部爱警护警的意识一定会逐步加强,从优待警必然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服务意识和务实意识,提高民警工作动力,公安机关要以开展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为契机,建立完善首问责任制,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严格实现责任追究制度以这三项制度为建设突破口,建立完善办公室各项制度,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奖罚有依据,以激发民警工作动力,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严格管理,严格考核,采取激励竞争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报民警工作量以激发民警的工作主动性,为做好公安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如某派出所将每个民警的每周工作公布于派出所告示栏内,对每个民警应完成的工作进行具体细化,使整个派出所工作目标清晰明确,同时还必须做到奖惩分明,以工作业绩评先进,促使民警落实责任,加大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民警的积极性。全所形成指标牵动,责任驱动,各民警冲刺攻坚的良好局面。此制度通过客观公正的考核和对工作进行具体的进度通报,是对民警工作的提醒和督促。大家不仅对自己所完成工作任务一目了然而且还能及时准确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从而针对弱项抓紧时间加快工作步伐,使派出所整体工作不如良性循环。

        4、培养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我国现阶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应当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积极认真努力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人民为社会作出贡献。只有在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为他人创造幸福,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个民警工作的思想先驱,是工作动力的精神支持。因此,公安机关要大力加强民警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树立自我人格魅力,把公安工作当一项光荣伟大的事业来做,而不能仅仅把它看成是单纯的职业。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议如何提高接处警中语言技巧
  • 下一篇:浅析公安局长大接访的意义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