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析公安局长大接访的意义

    时间:2011年03月1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公安局长接访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公安机关“一把手”通过与群众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亲自参与协调处理,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是公安机关得民心、顺民意的民本之举,是保稳定、促工作的基本之策,是树形象、谋发展的根本之路,是促进民警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的强大动力,是全面推进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密切了警民关系,改善了公安形象

        许多信访问题的产生,是缘于群众对我们工作的不理解、不了解,进而产生误解乃至情绪对抗。而我们的个别民警缺乏对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感情,不会做群众工作,防于萌芽、禁于未然的忧患意识不强,致使一些小问题逐渐转化成为大问题,不仅影响了对信访问题的及时处理,而且也影响了警民关系。公安工作的根基在人民,如何打造出过硬的警民关系,一直是各级公安机关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而做好群众工作就要从群众反映的问题抓起,抓住了这一条,就抓住了打造过硬警民关系的根本。

        公安局长大接访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公安机关 “一把手”都亲自接待每一位上访群众,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地交换意见,耐心倾听陈述,认真解决问题,使上访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公安机关在为群众办实事,而我们自身也真切的感受到,作为人民公仆,还百姓公道会得到群众的拥护,作为公安机关敢于面对自己存在的间题,改正错误,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由于一大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依法解决,群众对开门接访活动举手欢迎,奔走相告,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对待群众的真心,认识错误的诚心,纠正问题的决心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们的工作也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警民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融洽,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二、改进了工作作风,强化了思想认识

        在大接访活动中,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从群众的合法切身利益出发,换位思考,认真接待,并针对各种特殊情况实行重点走访、带案下访、登门回访。在接待上访群众时,局长们和蔼可亲,耐心务实,在处理解决问题时,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批办有关职能部门限时解决,这种亲民为民的工作作风,极大地感染和教育了广大民警,从一般民警到科、所、队长,从基层科、所、队,到市局机关各个部门,都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反思和教育。“人民公安为人民”到底如何体现?公安机关乃至个人的价值如何体现?在这次开门接访工作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做到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同时,通过面对面地倾听群众的诉求、感受群众的酸甜苦辣,使广大民警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强烈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与要求,意识到自己在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上存在的巨大差距。民警们普遍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多一点热诚,少一点冷淡,多一些解释,少一些心烦,多一分责任,少一分推诿,群众就不会不理解我们的工作。只要真正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盼,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把群众的困难解决好,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人民群众必然拥护支持我们的工作。

        三、发现了存在问题,提高了执法水平

        群众来访,是送上门来的意见和建议,是送上门来的评议和监督。信访问题是社会治安的 “晴雨表”,从中可以测量出社会治安的真实状况;是公安执法活动的“反光镜”,从中可以看到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的好坏;是公安队伍建设的“试金石”,从中可以检验公安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而局长大接访活动,恰是信访工作“晴雨表”、“反光镜”、“试金石”的综合体现。通过接访活动可以发现公安队伍在执法办案、破案攻坚、工作作风、内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些问题,也把握着公安队伍的根本命脉。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势必影响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损害党委政府的声誉。

        因此,开门接访不仅要解决群众信访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接访发现队伍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以整改,这更具有长远性、根本性。通过接访活动,各级公安机关针对暴露出的不足和问题,纷纷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开展大练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民警的业务水平、专业技能和执法能力的教育培训工作,从而使民警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不断提高。同时,深入开展 “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不断健全民警执法监督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群众信访问题发生,通过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来带动整个公安工作再上新台阶。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析公安队伍中影响民警工作动力的问题和对策
  • 下一篇:浅析如何使“大走访”活动长效机制得到实效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