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警民关系实效与长效的着力点
“公安民警大走访”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这是新时期切实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有效举措,更是公安民警完成任务、履行使命的重要保证。结合**省公安机关几个月来“大走访”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今后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保证“公安民警进万家”活动与各项公安工作协调发展 一是正确认识“公安民警大走访”与“三项建设”的关系。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加强群众工作,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坚持革命化方向的内在要求。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抓硬件投入,抓人才队伍,更要靠做好群众工作来提升功能。信息来源的主渠道是群众,通过“公安民警大走访”,联通了最大的“信息源”,才能使信息化建设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通过“大走访”,解决了公安民警的立场问题、感情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执法不规范的问题。 二是正确认识“公安民警大走访”与队伍建设的关系。公安民警是“大走访”实践的主体,队伍的素质能力、思想作风决定着“大走访”的实际效果。我们打算,下一步要结合“三项建设”特别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在推进“公安民警进万家”活动中加强对各级公安民警的培训,切实提高广大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广大民警能够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能够办好群众最想办最难办的事。 三是正确认识“公安民警大走访”与各项业务指标的关系。**省公安厅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正在考虑制订公安工作综合考核评估体系。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开展“公安民警大走访”活动,改善了警民关系,动员起群众的力量,就可以减少警务成本,扩大情报来源,提升警务效能,促进各项业务指标的完成。因此,决不能把“公安民警大走访”当成分外工作、额外负担。 四是正确认识“公安民警大走访”与“大接访”、处理信访的关系。必须坚持“大接访”活动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固化领导接待日、回访、督办落实等行之有效的制度;要把解决上访问题作为重点,转化一批上访人,解决一批长期上访户;要通过“大走访”“进万家”跟踪信访案件抓落实,巩固成果,更要通过走访征求意见,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从而健全完善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通过建立健全实效机制、长效机制,确保“公安民警进万家”活动深入、持久、健康发展 一是要把当前活动推向制度建设。制度问题更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无论从思路谋划、措施设计,还是工作落实、成效检验,都要立足于长期、着眼于建设,努力做到把有效的做法、成功的经验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要把单向活动推向双向互动。要借鉴“三基”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使“大走访”上升为党政行为,实现党政主导抓推进;要向社区、乡镇延伸,充分发挥社区委员会、治保会、村委会等社会基层组织的作用,架起警民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要抓好两方面典型,既要培育树立“马天民”式的所队和民警,也要大力宣传支持公安工作的群众模范,切实形成警民间的良性互动,营造出民拥警、警爱民的浓厚氛围。 三是要把自我监督推向社会监督。要把“公安民警大走访”的工作部署、工作成果和先进典型向社会公开,既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更要问效于民,把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统一起来,拓宽群众评价的有效渠道,尊重群众评价的结果,落实群众评价的意见。 四是把过程管理推向终端问效。既注重活动推进的措施、方法,更注重终端成果的显现。“公安民警大走访”效果好不好,说到底还是要用上访案件息访数、在逃人员自首数、群众提供信息数、公安民警破案数等实实在在的工作来衡量,用这些工作实绩来树立起正确的表奖导向、政绩导向、用人导向。 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推进“公安民警大走访”活动不断掀起新高潮“大走访”活动能够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基于强有力的思想发动和大力度的氛围营造。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在这方面下功夫:一是深化宣传推动“大走访”。要积极抢占主流媒体和重要栏目,开展不间断的大力度宣传,发动社会各界更加积极、踊跃地参与。通过采取“公安民警大走访”典型经验交流会和典型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对先进典型进行充分挖掘和大力弘扬,同时推动典型向更高层面跃升。二是营造文化氛围推动“大走访”。创作一批“大走访”题材的摄影、绘画、书法作品,抓紧创作高质量的诗歌、小品、歌曲等文艺作品,繁荣网络文化,开展网上交流互动、网上在线讨论、网上宣传鼓劲。三是强化领导责任推动“大走访”。凡是要求民警做到的,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做到,选择难度最大的,选择反映最复杂、最突出的问题去解决,做好表率,当好示范。形成主要领导把班子带起来、班子把全警带起来的工作局面。四是强化督导检查推动“大走访”。把督导检查“公安民警大走访”作为长线工作,研究配套的督察方式、手段和处理意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省公安厅下派的各类工作组,都要把检查“大走访”活动作为工作内容之一,一同检查、一同指导、一同汇报,全面加大督导力度,推进“大走访”活动全面、深入、持续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