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多六少”提高群众工作语言表达水平
基层公安工作,无论是接处警还是执法办案,抑或矛盾纠纷调处,都必须天天和群众打交道,民警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笔者作为一名派出所长,在实践中总结出“六多六少”工作法,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一、在现场处警中,要坚持“规范性语言多,随意式语言少”。派出所接处警工作内容繁多,最常见的有打架斗殴、损坏财物等矛盾纠纷。民警到达现场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现场,化解矛盾。民警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方式技巧成为快速处警的重要因素。处警初期,民警要少说多听,了解警情,少发表自己的意见,理清处警思路;处警中期,要用试探性的语言观察当事人的心理态度,找准问题症结;处警后期,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化解矛盾,用规范性语言告知处警结果,如“今天的事情我们已依法受理,并拟立治安案件查处”;“我们已做了现场记录并固定收集了相关证据,受伤的人先到就近的医院治疗,必要时我们将提供帮助”;“我们将进一步调查取证,对能够调解的案件,将尽力帮助调解,责令责任人赔偿损失。对不能调解或调解不成的案件,将依法对违法嫌疑人进行治安处罚”,等等。坚决杜绝态度蛮横,言语随意,防止出现伤害群众感情的话,如“你懂什么,我们没有规矩呀”、“听你的还是听我的”等,这些言辞敏感,容易使当事人产生对立情绪,导致处警被动。 二、在矛盾纠纷调解中,要坚持“解释性语言多,反问式语言少”。除一些可以现场调处的矛盾纠纷外,大量的矛盾纠纷都必须在事后解决。处警民警必须提高语言表达水平,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提高矛盾纠纷调处的成功率。首先,民警必须进行换位思考,体谅当事人的难处,稳定当事人的情绪,消除其抵触心理。其次,民警必须尊重当事人的知情权,依法告知其权利和义务,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如矛盾调解的原则、赔偿的标准、公安机关的权力与职责、处理案件的程序和规定,等等。工作中,民警要少用反问式语句,如:“对方不肯赔我有什么办法呀”、“你说的哪里对”,等等,防止不恰当的言语给当事人心理造成伤害,导致矛盾激化,甚至造成上访事件。 三、在工伤事故、非正常死亡等事件的谈判协调中,要坚持“认同性、安慰性语言多,刺激性、伤害性语言少”。由于受监管不严、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区非正常死亡事件屡有发生,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派出所民警在工伤事故、非正常死亡事件处理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语,保持谨慎的态度,谈判协调前,要充分了解事情经过、死者亲属的诉求等,对谈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好应付准备,拟定商谈的步骤和方法。协商过程中,民警更要注意语言表达方式,对受害或者遭受损失的一方,要温情安慰,表示同情,多说些关心的话,如“我们充分理解你们痛苦的心情,即使赔偿再多的金钱也不能消除你们心理上的痛苦。但人死不能复生,经济赔偿多少可以给死者家属带来一些心理安慰”,这样既温暖了死者家属又提出了处理意见,对谈判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作中,民警切忌有刺激性、伤害性的语言,如“人都已经死了,怎么弄呀,赔钱啊”;“死者哪没有责任呀”;“要这么多钱肯定谈不起来”,等等,这些敏感词句触及死者家属的痛处,容易导致谈判中止,甚至产生群体性事件。 四、在社区工作中,要坚持“家常式语言多,管理式语言少”。社区警务内容广泛,人口管理、治安防范、入户调查等工作纷繁复杂,但所有工作都离不开与群众的沟通交流。社区民警与群众接触,要以拉家常的方式,缩短警民之间的距离,消除群众对民警的戒备心理,使群众愿意讲真话、吐实情,为社区警务打造坚实的工作平台。谈话中,民警要注意言语内容,考虑群众感受,多说些家常话,不能高高在上,采用讯问式语言与群众交流,切忌单刀直入、讲伤害群众感情的话,如“你家儿子在哪儿工作呀,这次坐牢回来表现怎么样”;“你们暂住在这儿有多长时间了,有没有干什么坏事啊”、“你们这些私房出租户要主动到公安机关申请登记,要不然我们就处罚你们”,等等。这些管理式的问话,会造成警民之间的隔阂,不利于民警开展工作。 五、在案件排查走访中,要坚持“迂回式语言多,直切式语言少”。案件发生后,民警必须深入辖区开展调查走访、线索摸排,向群众了解案发的时间、经过和可疑的人、物等,在第一时间明确侦查方向,锁定犯罪嫌疑人。而在调查走访中,民警需要注意讲话的方式方法,不能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这样容易引起群众警觉,不利于深挖线索,相反迂回侧击,反而能在不露声色中掌握案件情况,提高侦查破案的效率,如:辖区发生一起盗窃案件,王某有作案嫌疑,民警在向邻近群众询问王某活动情况时,不能直接说:“王某最近犯了罪,我们要了解他的活动情况,你们要如实回答”,这样容易使群众产生诸多顾虑,况且被访者如与王某有特殊的关系,民警直入主题将不利于调查取证,倘若能够旁敲侧击,同时询问村里的张某、王某、赵某的活动情况,在谈到王某时故作不经意状,在迂回闲聊中,逐渐获得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情况,为获取线索、尽快破案提供条件。 六、在窗口服务中,要坚持“理解性语言多,情绪性语言少”。派出所民警在窗口服务中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群众,他们中有的为了迁移户口步行数小时赶到所里,却因为手续不全而未能办理;有的为了办理身份证而特地请假,却因为户籍原因只能失意而返;有的为了更正出生日期,数次到派出所查阅档案,却因为与原始凭证上的日期不符而修改未成。面对如此情况,少数群众不满派出所工作,对民警说三道四,甚至情绪激动、破口大骂,这时民警必须进行换位思考,体谅群众的心情,安抚其情绪,多说些理解性、解释性的话,如“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我们会尽快为您办理”;“对不起,你的手续不全,等您完善手续后,我们一定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办理”;“您的心情我们很能理解,等我们联系相关部门后再给您答复”,等等。面对有些群众的无理要求和不雅言语,民警必须稳控自己的情绪,不能意气用事,说出如“你手续不全,我们也没办法”、“回去办好手续后再来,我们正忙,没时间接待你”等影响公安机关形象的话,防止伤害群众感情,疏远警民距离。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