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公安机关开展“三项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三项建设”是公安部党委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不稳定因素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战略性任务。县级公安机关处在对敌斗争、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是“三项建设”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县级公安机关“三项建设”成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公安部党委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笔者结合县级公安机关开展“三项建设”的实践,浅谈以下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关于对“三项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三项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其宗旨和根本目的就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如果把公安机关比作一架翱翔的飞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飞行的方向和目的地,而信息化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则是飞机有力的“双翼”,缺一不可,甚至稍有偏斜,飞机就会偏离“航线”;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则是飞机的“燃料”和“动力”,缺乏“燃料”和“动力”,飞机就不可能成功达到目的地。可以说,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公安部党委部署的“三项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公安机关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客观需要,全面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当前,社会早已进入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公安机关还停留在过去的“人海战术”和“手工作业”上,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公安工作势必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而加强信息化建设,是破解公安工作发展“瓶颈”的“金钥匙”,是提升公安工作水平的“助推器”,是信息化条件下对敌斗争的“杀手锏”。可以说,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机关提升执法水平,满足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根本途径。执法活动贯穿公安工作的的始终。孟建柱部长指出,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也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最基本的履职要求。当前,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党和政府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制需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公安执法活动不能坚持与时俱进,还停留在过去的“粗放型执法”上,公安执法就不可能得到党和政府的认可,就不能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就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可以说,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就等于抓住了公安工作的“牛鼻子”,是提升民警队伍内在素质、打造人民满意警队的根本保障。 第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夯实群众基础,筑牢公安根基,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不能丢。如果公安机关疏远了群众,脱离了群众,公安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观国际警务发展的潮流,都能说明这一点,像美国的“社区警务”战略、英国的“邻里守望”战略,说到底也就是群众工作。可以说,不管科技装备如何发达,管理手段如何先进,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是公安工作成功制胜的坚强保障,只有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才能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县级公安机关如何加强“三项建设” “三项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制定长远规划,明确阶段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建设实效,确保此项工程循序渐进,扎实推进。具体来讲,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高标准定位。公安部党委部署的“三项建设”目标宏伟,任务艰巨。作为基层公安机关来讲,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胸怀全局,放眼未来,以对公安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明确各项建设的具体目标。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以打赢信息战为目标,坚持高目标规划、高起点建设,始终使公安信息化占据“科技高地”;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要以执法“零过错”、工作“零投诉”、服务“零距离”为目标,打造一支严格、文明、公正执法的公安队伍;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方面,要争创“人民满意百分之百”为目标,着力构建血浓于水的警民鱼水深情,积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二)抓住关键环节。在“三项建设”过程中,各级公安机关要正视问题,找准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县级公安机关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少、建设水平低。对此,争取资金投入,精心建设规划,力争使有限的资金产生最大的效益,这就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作为我们**来讲,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业县,县财政是一个典型的“吃饭财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响亮地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我们通过积极工作,赢得了党委政府对公安工作最大额度的资金投入。近两年来,县财政共投入资金****余万元用于公安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内部挖潜,外部借力”的工作方针,通过优化组合公安机关内部科技人才,开展科技攻关,实现了“用最小的钱,办最大的事”,仅在城市报警系统建设和通信卫星指挥系统建设两项工作中,通过技术攻关就节约经费***余万元;通过利用社会资源,与网通、电信等部门进行技术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建成了城区道路监控系统;借助移动、联通信息平台,建成了GPS卫星定位和民警手机定位系统,从而实现了科技效能的最大化。通过两年来的建设,**的公安信息化已初步实现了“凹地”崛起。 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当前,主要存在部分民警为民执法意识不强、执法随意性大,表现为“三重三轻”,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重实体轻程序。因此,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端正为民执法理念上下功夫,真正把执法为民、公平正义、严守法纪的理念根植到民警头脑中,从源头上解决执法不规范问题。二是要在建立健全执法规章制度上下功夫,找准刑事、治安案件办理中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执法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健全的制度堵塞执法漏洞,促进规范执法。三是要积极推行科技执法,将科技手段引入到容易出现问题的执法环节和部位,以科技促进公正执法。去年以来,**县公安局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建成了道路测速系统和城区交通电子抓拍系统,用科技手段固定违法证据,强化执法监督;为一线执勤交警全部配备多功能现场执法记录仪,使交警的执法过程全程录像,执法行为受到全面监督;在看守所、拘留所、刑警大队审讯室、派出所留置室、户政室和车管所、出入境办证大厅、公路巡警执勤点等部位全部安装可同步录音、录像的监控设备**套,对民警的执法工作进行即时监控,最大限度地杜绝了民警违法违纪和执法的随意性。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方面,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少数民警特权思想严重,以管理者自居,存在“四难现象”;部分民警群众工作能力较低;一些地方治安防控能力薄弱,盗抢案件时有发生,群众缺乏安全感。因此,要突出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强化民警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民本思想,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其次,要围绕“三懂四会”,提高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使每个民警都能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其三,积极推行向辖区述职活动,广泛征求群众对公安工作意见和建议,将公安工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其四,要积极探索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新举措、新路子,多方位、多渠道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去年以来,我们组织县局警官艺术团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深入社区、农村,为群众送法律、送服务、送温暖,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我们大力开展了“入村进企保平安”活动。组织全局民警分包联系全县***个行政村和**个重点企业,实现“一村一警、一企一警”,积极与群众交朋友、摸情况、解难题、办实事。通过多方努力,去年,我县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满意度双获“全市第一”,行风评议在全县**个参评单位中,连续两年位居前三名。
(三)找准工作着力点。就是以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把“三项建设”与公安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具体工作举措融入队伍管理,推动“三项建设”扎实有效开展。去年以来,我们结合**实际,在四个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一是抓从严治警,用“零容忍”的态度抓队伍,在全局叫响“宁听怨声,不听哭声”,用“铁规”保障“三项建设”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去年以来,共查处民警违纪**起,处理民警**人,其中免职**人,有力地推进了“三项建设”。去年*月份,我局某派出所在办理一起治安案件中,因出警迟缓,引发群众投诉。我们调查后即对负有领导责任的所长予以免职,将指导员调离工作岗位;二是抓文化育警,率先成立了县级公安机关警官艺术团和公安文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在全局叫响“一所队一特色,一民警一爱好”,大力加强特色文化建设,着力提升民警“软实力”,靠“素质”推进“三项建设”;三是抓绩效考评,以能力论英雄,凭政绩用干部,大胆推行民警队伍动态化管理,先后有**名素质高、能力强的民警被提拔到中层岗位上来,有**名民警被免职,靠组织手段推动“三项建设”,取得了良好实效。 三、关于对“三项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在“三项建设”的整体规划上,要统筹兼顾,全盘安排,防止顾此失彼。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和长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和短期行为。要总体把握,科学建设,不仅每项建设自成体系,而且相互之间要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对接,实现科技效能的最大化。 (二)将“三项建设”纳入整体绩效考评。实践证明,绩效考评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助推各项工作的有力“杠杆”,凡是纳入绩效考评的工作,都成为基层关心关注的焦点,都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将“三项建设”具体任务量化细化,纳入绩效考评,使基层公安机关知道抓什么、如何抓、抓到什么程度,从而确保“三项建设”的目标任务在基层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取得扎实成效。 (三)要在提升民警素质,加强“软件”建设上下功夫。“三项建设”是公安部党委继“三基”工程建设之后部署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由硬件到软件的转换,是从外在到内在的转换。因此,在“三项建设”过程中,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把提升民警素质,包括科技应用水平、工作理念与行为、执法水平、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开展思想练兵、素质练兵、科技练兵、执法练兵,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强化培训,训练提高,强力推进。 (四)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三项建设”工程庞大,意义深远,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各级公安机关要在加大投入、强力推进,集中打好阶段性“攻坚战”的同时,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意识,从落实领导责任,完善工作制度,强化绩效考评等方面入手,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工作常态化,避免“一阵风”,切实推进“三项建设”持续深入健康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