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解决信访投诉难题  促进警民关系和谐

    时间:2011年05月1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为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切实解决群众信访投诉难题已成为了党和政府的共识。面对人民群众从不同渠道反映出的信访投诉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只能迎难而上,加以一一解决。因此我想结合实践认识对这方面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群众信访投诉反映问题的渠道。  

        应该说目前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投诉反映问题的渠道是很畅通的。立足县级公安机关自身来说,专业的归口有纪检监察口、信访口、督察口,不管从哪个口反映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处理。从接受的路径来说大致有来访投诉、电话投诉、信件投诉、网络转办、上级批转、领导交办等等。其中,随着信息通讯的发展,通过宽带网、手机、电话热线进行信访投诉的数量在剧增。  

        二、群众信访投诉主要反映问题的类型。  

        群众投诉所反映的问题林林总总,经分析**年统计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基本类别:  

        1、要求公安机关解决问题类。此类问题以刑事、治安案件处理、邻里纠纷引起的轻伤害案件调处为主,大约占投诉件的**%;  

        2、反映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类。这类问题主要反映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特别是涉及人身罚和财物罚方面的问题。大约占投诉件的30.8%;  

        3、举报反映案件或个人违法违纪线索类。这类问题主要反映公民或民警存在违法犯罪、违规违纪问题,要求进行查处,其中反映社会赌博现象的较为突出。大约占投诉件的23.1%;  

        4、反映涉财乱收费类。这类问题以反映办理二代身份证过程中照相馆多收十几、数十元不等居多,大约占投诉件的**%;  

        三、信访投诉件产生的原因初探。  

        1、从公安机关内部查找的原因。总体来看,无论是当前公安机关执法服务水平、执法服务模式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期待都有现实差距,亟待进步和完善。毋庸讳言,公安机关内部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诸如办事拖拉、推诿扯皮、随意执法、乱收滥罚、吃拿卡要报、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服务意识和态度差等等问题。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的问题也是最易使群众产生信访投诉的“导火索”,因此我们要借全省上下进行“机关效能年”活动的东风,寻找差距、剖析原因,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  

        2、从信访投诉人方面查找原因。这类原因的查找是为了进行合理的疏导和平衡,而不是将投诉归咎于老百姓的“毫不讲理”。从大的方面来讲,我国的社会化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民主化和法制化不断深化,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最大化的民主、维护自我合法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在这种大气候和意识氛围下最易产生两个极端:一是部分群众自恃十分有理,凡事非要理清个输赢、长短,坚决纠缠到底,根本不考虑个人付出代价和社会成本。二是纯属无理取闹,面向政府、当事人漫天要价,甚至有吃上访饭的专业户。这两类人更多的表现为越级上访、缠访、闹访等等。话又说回来,大多数信访投诉的群众的诉求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正当要求,他们的诉求只要基本得到了满足就很快会停访息诉。  

        四、解决信访投诉难题的一些基本思路探讨。  

        1、我们要从公安机关自身做起,加以改正。“打铁还得自身硬”,我们要多点主动性,少点被动应付,先将自身问题解决好,让“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真正落到实处。  

        第一、大力进行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程序化、公开化、规范化了,才能坚决防止执法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走样,从根源上防止偏差,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第二、在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措施上下足功夫。这类措施一直在制订和执行中,而且各个地方和部门各具特色和亮点,关键是要防止有措施不落实、不执行的情况;另外应当由更高级的权威机构对各地方、各部门行之有效、确实受到群众欢迎的好措施进行归纳、推广,以便统一标准、统一步伐,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更多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  

        第三、要从各个层面和环节正确回应不同群众的不同诉求。我们要充分尊重普通百姓的知情权并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我们应加强同他们的沟通、正确运用好回应方式,确保他们的权益落实。应当大力推行新闻发布制、告知制、反馈制、回访制等等,这些“回应模式”应当贯穿于公安执法和服务的各个环节。  

        第四、最大限度地从深层次逐步解决公安机关内部的问题。公安机关内部存在机构、编制不统一、职责不清、待遇不一等制度问题,更存在没有解决“吃皇粮”、公用经费和个人津补贴保障不足等现实问题。可以讲,乱收滥罚的产生,动因是部门和个人受利益驱动,更深层原因是经费保障不足。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和切实解决这些困扰公安机关的重大“瓶颈”问题。  

        2、解决具体信访投诉问题的具体操作措施探讨。  

        第一、领导切实重视、职责务必明确。应该说,当前党和政府对群众的信访问题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重视。各级机关部门开门大接访、干部大走访和下访、县委书记大接访等等都说明了此点。还应该明确,出现问题的单位领导理所当然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责任人”,要将“谁失火、谁坐牢”制度落实在信访问题解决上;  

        第二、多部门、多层次联动,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出现信访投诉重大疑难问题,应当由党委、政府的信访部门牵头,汇合产生问题的单位,加上当事人的乡镇级和村级组织,组成调查解决问题的强大组织。当然解决问题的组织力量要视问题的大小、解决的难易程度而定;  

        第三、找准问题的症结、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问题症结找到了,突破口就不难发现。有了突破口,我们要坚持原则性的同时,突出具体方式、方法上的灵活性,做到原则不动、妥协有度,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一步步前行;  

        第四、用足用好现有法律、制度和政策,讲究具体策略。对待具体的信访投诉人,我们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晓之以理。我们还要充分了解其幕后支持者,要一并对这些起支撑作用的相关人员做工作,反过来为我所用,化不利为有利,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之外,从情感心理上接近信访投诉群众,可以采取上门走访、慰问等方式拉近情感距离,充分了解诉求,以利解决问题。  

        总之,信访投诉问题的切实解决,直接关系到警民关系和谐建设,只要我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着“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一腔热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践行科学发展观提升户政管理水平(二)
  • 下一篇: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平安某市”建设能力的思考(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