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公安工作如何在实践中创新

    时间:2011年05月2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摸着石头过河”是邓小平同志曾经在关于中国发展中提出的一个论述,他在这里是把“石头”比喻成“实践和经验”,实践和经验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其根本实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我国各类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如何针对自身工作的特点,转变工作思路,进一步创新公安工作,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挑战和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我们公安工作长期的实践和考验。

        明确公安工作在实践中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是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也是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基本内涵: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以人为本的关键是人的思维,思维能力决定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公安机关要在发展中不断调整思维定式,超前谋划,准确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牢牢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二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的必然要求

        社会在发展,固定的思维模式将影响到公安工作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公安机关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同时,如何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公安机关要实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目标,应在国家法律规定下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各地区、各部门、各警种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共同开展。与其他社会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有效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社会化,是全*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课题之一,是当前我们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公安机关既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担负社会治安管理责任,也要高度重视与政府其他职能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的联系和配合,注重形成合力,避免孤军奋战。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建立系统性的社会管理制度。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是打破传统模式努力完成新使命的特殊要求。

        *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公安机关是国家为实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目的,依照法定程序和特殊模式组合起来的,具有特殊职权、功能和高度权威性的社会系统。面对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斗争新形势,公安工作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打破固有的传统模式束缚的 基础上,积极服务上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完成新使命的特殊要求。

        影响和制约公安工作创新的不力因素

        一是政治斗争的长期性有所松懈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开放,如同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但同时苍蝇蚊子也进来了。一方面引进先进科技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包括帮会文化在内大量腐朽、没落思想文化的侵袭也随之加剧,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推行“西化”、“分化”的战略长期不会改变,反而更加隐蔽,国内安全保卫部门担负的反渗透、反颠覆、反破坏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当今世界,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民族宗教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危及国家安全威胁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问题,同时影响和危害社会政治稳定的各种非法组织、“组党”结社等问题将长期存在。个别地方少数党政领导干部以及政法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对此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对政治斗争长期性缺乏深刻的认识与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不到位,在案件定性、证据规格、法律适用等方面长期难以达成共识,形不成合力。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发挥的能力作用不全,导致个别组织乘虚而入。

        二是网络舆情的渗透性不断增强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任何人都能利用其快速传播速度,传播事件发表意见、参与议论。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同时也是引发各类极端事件的“信息集中源”。如“邓玉娇事件”、“七十码”、“躲猫猫事件”等等,形成的影响力也将随着网民队伍的不断扩大而增强。西方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将互联网作为反华的重要渠道利用互联网进行舆论渗透,在网上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花钱雇佣网络特务,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热点难点等敏感问题进行炒作,歪曲事实、误导视听、蓄意制造社会矛盾,试图占领舆论阵地。 三是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基层政权组织弱化

        个别地方上少数党政干部发展观、政绩观、稳定观不正确,事关民生的矛盾和问题积累较多。一些矛盾化解不及时,问题解决不及时,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政府公信力低。少数干部只注重经济建设,对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引发利益矛盾冲突认识不够,对可能引发的群体事件视而不见。一些乡镇以及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建设弱化,特别是少数地方社会综合治理措施不落实,群防群治组织不健全,治安防范、社会管理、帮教等工作落实不到位;基层组织管理和社会关系调整能力丧失,有的村、居委会软弱涣散,形同虚设。把有些本属于本职工作的矛盾焦点推向公安工作。

        四是信息资源协同共用存在不完善

        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单靠传统的工作方法已不足以有效打击日益增长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科技强警成为公安机关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和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牵动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纽带,不论是公安信息资源、互联网资源、社会信息资源和视频监控资源还存在着关联深度和广度不够等局限性,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类信息资源为公安机关所共享,各警种各部门之间整体协同作战的机制还正处在建设中。

        提升公安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是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确保政令警令畅通

        统一指挥,是指方针和政策的统一,总体规划和部署的统一,情报信息掌握和处理的统一,专案侦察和各项工作指挥的统一,业务规范和考核标准的统一。分级负责,是指公安部国内安全保卫局对全*公安内安全保卫部门的情报信息统一掌握和处理;全*性的重要案件、专项任务、重要对象和重要阵地的侦察控制统一部署和统一指挥;对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重要案件和重要工作,统一协调。地方各级公安机关国内安全保卫部门根据公安部的总体部署和规划,具体负责本地区可能影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情报、侦察、控制和处置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确保政令、警令畅通。

        二是构筑隐蔽战线协作机制,及时掌控不利因素

        构筑隐蔽战线职能部门,坚持以秘密工作为主,注意做好各项隐蔽措施,防止暴露秘密,将有影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行为或嫌疑人,公安机关国内安全部门及时将其纳入视线,积极隐蔽开展情报、侦察、控制和处置工作,在工作中必须站在全局高度考虑问题,既要依法开展工作,又要讲究斗争艺术,讲究策略谋略,综合运用法律、政治、经济、行政等各种手段处理各类复杂的矛盾和问题,防止授人以柄,及时掌控不利因素的发生,为上级提供准确及时信息。

        三是充分发挥公开管理优势,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总书记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国保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对培养群众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观念,增强敌情观念、保密观念,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工作。针对信息时代的特点,积极主动有计划的引导媒体,要在第一时掌握和发布准确、权威信息,做到不失语、不迟语、不妄语、不诳语,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特别是境外媒体的不准确报道。同时,要把网上情报信息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来抓,加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舆论的分析研究和社会各界思想心态的监测研究,为上级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四是有效利用信息综合平台,建立深度运用机制

        近年来,随着公安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如何挖掘信息的最大效益,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运用,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实现对公安工作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已经成为各级公安机关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立足长远顾全大局,互惠互利,遵守规则,通过信息综合平台,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安信息网上建库的各类信息资源为公安机关所共享,切实提高信息服务实战能力,通过规范化的协同机制实现公安机关和各警种各部门之站整体作战,提高整体实战能力。

        五是拓展情报收集领域渠道,不断强化阵地意识

        要增强全体公安民警的情报信息意识,不断提高公安民警开展信息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案件分类型、人员分地区、聚合分场所”的思路,紧紧抓住犯罪嫌疑人吃、住、行、销、乐等环节,多渠道、深层次拓宽信息情报的来源,引入情报经营理念,通过各种经营方式深度开发,进而多渠道掌握社会各层面、深层次的情报信息,达到“敌动我知、敌来我晓”的目的。同时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的优势,深入街道辖区、乡镇村组和单位、家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关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合理诉求,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如何缓解交通民警的心理压力
  • 下一篇:浅谈对民警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