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兵本位”思想在干部自律及部队管理中的作用
一、前言
如何调动官兵主观能动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也是提高消防部队建设和发展水平的关键。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部队建设和管理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从内部加强管理角度看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官兵爱岗敬业、安心基层和奉献意识弱化,部分士官摆“老资格”;队伍缺乏积极、向上、好学的良好氛围;基层管理中干部素质和能力与部队建设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等,这些都是“兵本位”思想弱化的体现。何谓“兵本位”思想?笔者认为,“兵本位”思想是指现役军人始终牢记宗旨使命,每时每处都以“普通一兵”的思想和严谨务实的作风来要求和规范自己言行的一种价值观。2010年,消防部队相继开展了“八闽特色文化教育”、“三句话”学习等专项教育活动,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充分调动官兵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无论干部还是战士都应首先充分加强“兵本位”思想,使全体官兵摆正位置、明确目标。只有当官兵能够主动思考如何当兵、如何当好兵时,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兵本位”思想弱化的原因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消防中队作为消防部队的最基层单位,是集灭火、抢险、救援、处置突发事件等为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单位,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整个部队的发展方向。“兵本位”思想作为部队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其日益弱化存在各方面的诱因,也必然对干部自律及部队管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
1、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社会上挥金如土、美女依人、夜夜笙歌等腐朽糜烂、骄奢淫逸的生活,再加上收入差距悬殊和攀比心理作祟,面对金钱、物欲和美色的诱惑,一些同志难免出现心理的不平衡,理想信念逐步动摇,个人免疫力不断丧失,价值观随之发生变化。加之现代社会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大,现役军人微薄的工资津贴便更显得捉襟见肘。一些同志面对转业、复原后的就业、生活问题,心理压力不断加大,导致不能安心本职工作、艰苦奋斗作风传统弱化等现象。
2、队伍成分日趋复杂以致部分人浮于事
近年来,由于兵役制度的改革,士兵两年制第二年就考学就读,基层成长锻炼周期短,实践经验和业务知识的积累都有所欠缺。另外,地方大学生入警比例增大,他们从学校毕业实习一年或半年就直接走上了工作岗位,由于基层工作经验匮乏,在实际工作中力不从心。甚至一些大学生干部一进部队便以“官”自居,不能虚心学习业务理论知识;或是简单地认为动作言行粗鲁就可以与基层官兵打成一片,却忽略了以情带兵的根本原则。
3、工学矛盾突出,政治教育难得实效
基层中队水源熟悉、重大危险源调查摸底、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演练、抢险救援、社会救助等各项工作更是担子重、压力大,要求标准高,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很难得到保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大部分依然滞后封闭,就把官兵带进教室,关起门来,我讲你听,官兵学习被动、效果欠佳。此外,除平时规定的教育外,随之而来的各种专项学习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增加,繁杂、重复的学习使官兵无所适从,直接导致了基层中队各项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的较少,走过场的现象比较突出。最后,年终检查考评的标准往往与年初制订的教育计划有冲突,到最后出现临检再补、疲于应付的情况比比皆是,只求“搞过了”,不求“搞好了”,执行中“虎头蛇尾”,这都是导致思想教育工作难以取得实效的原因。
三、巩固加强“兵本位”思想在干部自律及部队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增强官兵“立足岗位、无私奉献”意识;
巩固加强“兵本位”思想就要求全体官兵认识消防部队所肩负的神圣使命,而消防部队的根本使命和宗旨则必然要求全体官兵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在灭火救援和抢险救灾中,要求全体官兵冲锋陷阵、舍生忘死,拯救生命解危难,保护好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消防监督工作中,要求全体官兵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整治火灾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巩固和加强“兵本位”思想,全体官兵才能自觉把个人理想、人生追求、成长进步与消防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增强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只有明确了消防兵的职责和使命,才能热爱本职、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建功立业。
(二)有利于增强官兵“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意识;
巩固加强“兵本位”思想就要求全体官兵认识消防部队的最高价值追求,公安消防部队来自于人民,消防官兵是人民的子弟兵,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价值观的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公安消防部队担负着监督执法、扑救火灾、抢险救援等职能,这些职能都是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人民消防为人民”“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消防官兵的庄严承诺。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公安消防部队存在和奋斗的根本价值所在。只有明确了“兵”为谁服务的根本立场,消防官兵才能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
(三)有利于增强“廉洁奉公、清白履职”意识;
今年来,一些执法监督岗位的干部政治信念产生偏差,受不住权与法、情与法、钱与法的考验,严重损害了广大消防官兵赴汤蹈火、流血牺牲换来的崇高荣誉,败坏了公安消防部队的形象,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如果丧失了“兵本位”,肆意滋生特权思想,便不能成为人民利益的忠实守护者、清廉风尚的积极引领者,难以忠实履行职责使命,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执法监督干部只有明确自身“兵”的定位,明确了消防部队“普通一兵”的服务对象和作风,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才能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四、如何提高和巩固消防部队官兵“兵本位”思想
(一)加强经常性思想教育工作,确保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党指挥枪”是我军必须始终贯彻的中心思想,在部队管理过程中必须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这是官兵树立“兵本位”思想的重要前提。通过加强对官兵的政治思想教育积极正确的引导官兵树立奉献精神,采取传统教育与现实形势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帮助骨干队伍认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存在于社会的重要而深远的社会价值和作用。让官兵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定位,才能在部队上下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
(二)强化条令意识,提高官兵对树立“兵本位”思想和部队管理的正确认识。在干部自律和部队管理过程中,要引导官兵养成自觉贯彻条例条令的习惯,学会用条令规范自己的行为。条令条例的贯彻落实对于每位官兵都具有同等效力,在部队日常工作生活中必须根据条令条例的规定坚决贯彻一日生活制度等相关规定,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坚决根据条令条例规定进行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条令条例的严肃性。同时也能避免一些干部、士官存在特权思想,避免出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失漏控管现象。所以强化官兵的“兵本位”思想和条令意识,培养自觉运用条例条令的习惯对加强部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三)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营造官兵互爱的良好警营氛围。让官兵切实参与到部队管理工作中,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才能使“兵本位”思想得到真正的尊重和体现。现在部队管理过程中,尤其是考学、培驾、入党等和战士切身利益相关的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言堂”现象。忽视战士想法、内定人选,其结果不仅使战士之间容易产生矛盾,而且使官兵关系也趋于冷淡。因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领导干部要“弯得下腰、舍得下面、听得进话”,要广开言路,经常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这样才能增强官兵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兵本位”意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