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消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1年06月0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今年以来,国内先后发生多起建筑工地火灾事故,造成了多人伤亡和重大损失财产,*“*•*”特别重大火灾的惨重教训记忆犹新。当前在建工地不同程度存在消防车道不畅通、无消防水源、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此外建筑工地人员混杂、因明火作业或违章操作等人为引发火灾的诱因极其突出,如何强化对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遏制亡人火灾事故的发生,应当进行深入思考及分析。现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在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消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建筑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的防火管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大型重要项目的建筑施工工地,更是消防监督工作的重点。

        一、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1、在建工地临时性建筑较多存在火灾隐患。由于建筑工地的特殊性和时限性,工地上的建筑除了规划建筑外,其余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办公、住宿建筑皆为辅助性的临时建筑,且一般在主体建筑完成后将被拆除,大部分的建设单位为减少投资成本,基本上采用搭建临时建筑的方法解决。

        (1)工地的临时工棚采用的大都是金属面聚氯乙烯泡沫夹层板,此类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得临时建筑耐火等级不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如发生火灾,建筑物在极短时间内失去整体强度,容易发生坍塌。由于此类材料遇明火易引起火灾,而建筑施工前期所需塑料蓬布安全网毛毡、木材壳子板竹排草毯油漆及施工人员工棚内被褥等多为易燃可燃物品,有些可燃物堆积在房屋边缘,紧邻周围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引起蔓延,造成大的火灾损失。

        (2)建筑工地未按要求设置临时水源。水作为主要的灭火剂,在火灾扑救中不可获缺。然而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建筑工地未及时设置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施工时未及时按要求设置临时水源,对工地周边的池塘、湖泊、市政消火栓等天然水源的清理、维护不到位。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因不能第一时间保障消防供水,容易使火灾扩大蔓延而使小火酿成大事故。

        (3)用火用电违章作业,电器设备质量不合格、电线私拉乱扯等现象严重存在电气火灾隐患。大部分临时建筑物内电器设备在采购、敷设、安装时都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严格把关,存在火灾隐患。部分临时建筑内居住的工人为了用电方便,存在有擅自拉接电线和安装插座、使用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建筑工地上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长时间使用碘钨灯等大功率电器等现象,给临时建筑带来了较大的火灾隐患,容易因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等引发带电设备火灾事故。另外施工人员吸烟现象普遍,稍不注意,就有发生火灾的可能。

        (4)特殊工种人员没有贯彻持证上岗制度。在施工过程中,特殊设备没有专人保管,不能够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如电气焊工种要有上岗证,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作业前要先了解一下周围的堆放物品情况,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然后,经过动火审批,才能作业。

        2、施工作业管理不到位,监管措施不力现象时有存在。因实行工程总承包,在实际施工中存在许多分包施工队伍,因而在逐级消防管理中往往存在越级、脱节现象,在抓落实、抓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只顾施工进度和工期,忽视消防安全,留下火灾隐患,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分析近年来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因明火作业违章操作而发生的火灾事故有23%。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未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安全意识差,管理不到位。二是无动火许可证、操作证等相关证照,违章操作。三是对特殊材料、周围环境、遗留火种的监管不力。四是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不强。

        3、消防宣传教育不到位,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建筑施工工地人员多为民工,人员组成复杂,流动性大,文化程度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没有人去专门对他们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宣传教育,他们也不懂得怎麽去使用灭火器和掌握扑救火灾的措施,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将无从灭火,势必引起大的火灾事故。在施工作业中无证进行明火作业、操作过程中违规操作、跨工种作业等违章现象时有发生;在宿舍内存在电线乱接乱拉、违章使用电炉、电加热器大功率电器及使用蜡烛、使用蚊香等违章用火的现象;在日常的生活中因磨擦容易进行报复纵火等问题,这些人为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工地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消防管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由于建筑工地的其特殊性,在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切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形成消防安全管理网络,消除管理过程中脱节和漏洞,规范管理,消除隐患,确保工程建设消防安全。

        1、加强组织建设,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建筑工地的防火工作必须强调领导责任制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各工地项目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从施工、监理、建设单位人员至上而下,制定措施,落实人员,明确分工,细化责任,逐级负责,把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真正落到实处。总承包单位在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分包队伍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分包单位要有制约机制,要克服只抓工程质量和进度,不抓消防安全的错误思想,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分包单位应明确对施工现场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将消防安全纳入安全员的日常监督管理范围,加强对施工现场电源、火源的管理。

        2、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消除火灾隐患。在日常消防监督管理中,要从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两个方面着手,对发现的消防隐患问题,要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整改,防微杜渐。要从源头把关规范临时建筑物的搭建。消防部门应在建设工程的许可过程中,对临时建筑的搭建提出合理、适当的消防工作建议。施工单位要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对危险品的储存、使用采取总量控制,责任到人,落实措施、严禁违章,杜绝隐患。施工单位的明火作业应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作业。严格动火审批制度,严格动火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落实现场监护,在确定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作业。消除违章动火,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3、加强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临时消防设施是实现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的保证,临时消防设施主要包括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应急照明、灭火器。临时消防设施可尽最大可能利用既有水源。同时考虑到成本问题,消防水源可尽量选用天然水源,市政消火栓,周围建筑或自身消防水池,实在无法解决的,再要求设置临时消防水池,对火灾危险性低的丁戊类厂房,低层、多层住宅小区和办公楼,体积小于10000m3的多层公共建筑(公共娱乐场所内装修除外)可不设临时消防水池。

        4、加强工地防火安全管理。首先要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在建工地施工现场功能众多、布局复杂,既有施工操作场地、原辅材料堆场、仓库,又有办公区、生活用房等辅助设施。施工中油漆、装饰、涂装、电焊等高危作业,生产生活电气线路繁多,都极易引发火灾。必须将施工现场的固定动火作业、易燃易爆材料存放、易燃废品集中站等高火灾危险性场所和临时办公区、生活区等场所进行区域划分,以减少火灾发生概率。其次必须保证消防车道的畅通。施工工地一般只有临时水源,消防设施匮乏,且由于楼梯间、电梯井、管理井门窗洞口施工未结束,建筑密封性差,发生火灾后,烟囱效应明显,火灾蔓延迅速,依靠建筑消防设施自救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工程施工时同步建设消防车道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十分重要。最后需要对施工现场、深基坑和住宿区域开展针对性的检查。在施工现场输配电设施、电线电缆、大功率用电机械、电焊气割作业点以及木工油漆等场所应有相应的防火安全制度,在施工中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落实安全巡检,并配备相应的移动式灭火器材。在施工人员住宿区域,要加强对电器线路的安全检查,严禁乱接乱拉电线和违章使用电加热、电炉和高功率照明,规范宿舍用电管理。严禁将油漆、汽油、强力胶等危险化学品存放在住宿区域内,注意明火作业时的防火安全。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因违章发生而群死群伤的事故。

        5、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对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进行集中授课、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防火安全教育。宣传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火灾的一般规律、特殊工种作业消防安全、灭火器材的使用以及初期火灾的处置和报警等等,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信息化建设对基层部队的作用
  • 下一篇:对消防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几点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