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消防管理 >> 消防综合 >> 浏览公安
  • 对强化职能转轨期培训基地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1年07月1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今年,公安部关于培训基地的编制正式下达,*月,总队党委决定学校从今年起不再进行地方学历教育招生并要全面恢复培训基地职能和落实基地编制。*月以来,学校党委不折不扣执行好了总队党委的决定,通过积极努力,基本完成了停招善后工作,没有在社会造成大的不良影响。到*年初,在校学生全部离校,学校承担学历教育的任务将全面结束。届时,学校的职能将全面转为部队培训和社会短训,即达到总队培训基地的全部职能。从现在起,学校面临一个职能转轨期,在这个期间内,学校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精减人员,落实培训基地编制;二是要通过调整、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适合部队培训为主、社会短期培训为辅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在此,本人结合对学校干部队伍结构分析和对全省消防部队培训实际的调查了解,谈几点看法。

        一、消防学校职能任务调整后的职能定位

        消防学校停止学历教育招生后,一方面,学校职能任务的重点应为部队内部培训。另一方面,由于消防工作的特殊要求,学校还要承担社会消防培训任务。新时期,消防部队建设的发展、消防部队职能拓展、国家兵役制度改革、消防部队培训需要等,对培训基地的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消防学校职能转变后,作为全省基层消防部队的培训基地,必须在发挥部队培训职能上有新的变革。即,要适应部队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适应灭火及抢险救援任务对人才的需求,要适应消防工作对部队内部及社会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因此,未来培训基地职责方面必须承担的主要培训任务是:承担部队士兵集训和业务培训;承担预提指挥士官的资格培训及部分专业技术士官改任指挥士官的集训;承担营职以下军官晋升职务的在职培训;参与、协助组织全省各类专业培训;协助组织大型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等的模拟训练;组织或参与消防科研活动;承担社会消防从业人员培训及职业资格鉴定。同时,根据我省消防部队的工作实际,还承担驾驶培训及总队安排的其他各类培训任务。

        从职能任务来看,要求我们培训出的人员必须能胜任基层防、灭火一线的具体工作。科技的发展使火灾形势趋复杂,消防装备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对基层一线的指战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培训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全省消防部队的培训基地,其职能任务,决定了在全省消防部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和人才兴消防的战略高度,按优于部队、高于部队的标准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培养人才的基地作用,普及推广科技练兵成果和消防科研成果的先导作用,带动基层全面建设的样板作用。基于此,首先要在培训基地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使基地的干部队伍建设各方面优于部队、高于部队。

        二、当前消防学校干部队伍与职能任务的不相适应

        按基地编制,学校只有*名干部编制。目前,消防学校有干部*人(不含上级借调人员),超编*人。从编制而言,人数必须精减,但从干部结构等现状分析,学校现有人员难以满足职能需求。

        (一)学校干部年龄、职务等级结构不合理。

        从分析表可看出,学校现有干部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营、团职干部比例偏高,年轻干部少,干部结构严重不合理,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二是正营到正连职之间干部出现断层,后备干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从统计表难以体现出来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干部其实难以适应岗位需要。

        (二)“两支队伍”配置与未来职能任务需要之间存在较大矛盾。

        要承担部队培训职能任务,必须有一批队伍管理能力强,在队列动作、队伍指挥在全省有示范作用的干部。同时,还要有一批在防火技能、灭火及抢险救援指挥方面有突出能力的教师队伍。但目前这方面学校比较欠缺。从上表也可看出,学校能承担带队管理的干部有9人,素质较高的不超过5人,但都不是特别全面;在教师方面,多数为女干部,消防专业干部少,且实践经验明显不足,徐万强同志牺牲后,学校更是缺乏战训类干部。因此,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两支队伍”建设明显达不到职能任务需要。

        (三)干部交流少,干部业务能力提高慢,观念更新不够。干部接触外界少,特别是与全省消防工作接触少,许多干部都是停留在学校甚至本处室的小圈子内思考问题。思想观念狭隘,开拓精神不够。专业技术干部对外学习和实践机会不多,水平提高不够。

        三、强化培训基地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设想

        培训基地职能的发挥好坏与否,除训练基础条件的制约外,具体更体现在管理干部队伍和教员队伍的素质。要提高全省消防部队集训、培训水平,必须打破消防学校封闭发展的现状,将培训基地队伍建设纳入全省消防部队范围,按优于部队标准配置干部。结合当前学校实际,提如下几点设想:

        (一)以编制落实为契机,使培训基地干部结构符合职能需求。

        对学校现有人员的精减不应只是人数的减少。以学校目前干部队伍现状看,如果只是将人数减至编制规定数,是难以使培训质量有更大提高的。未来的培训基地,需要更多既能管理、又能教学及实操演示的干部,这方面学校教师队伍不能满足。所以,在落实编制过程中,要更多的调整干部到基层一线岗位去工作、锻炼,同时,从基层选拔符合需要的干部到基地工作,通过整合,使基地干部配置趋于合理。下一步,随着学历教育全面停办,应根据干部的能力素质、适应岗位等对学校干部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做好调整分流,力求通过2-3年的调整,使学校干部结构梯次合理。其中,干部调整尽力解决好几个问题,即:降低高职务(含技术职务)干部比例,增加年轻干部数量;增加带队干部数量,减少理论教学干部数量;教员队伍达到少而精,能满足基地设施操作演示及必要的科研需要;综合能力素质强的干部比例增多。

        (二)以“两支队伍”建设为重点,满足培训人才队伍需求。

        管理干部队伍是推动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一是通过积极争取总队支持,针对管教合一的特点,从基层选拔年青管理干部充实到教学管理、队伍管理的第一线。二是注意从年轻专业技术干部中发现和培养有管理能力的干部,通过岗位训练和实践中的传帮带,培养双职能力干部。三是通过送出去的办法,加强对管理干部的培训,着力培养管理干部的开拓创新、组训任教和科学管理能力。

        教员队伍是培训基地教学训练的重要力量。针对专业多、编制少的特点,构建以专职教员为骨干、兼职教员相结合的教学队伍。一是从基层选调热爱教学岗位,理论基础扎实,军事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精湛的优秀专业技术干部到培训基地工作。二是聘请部队领导、机关干部、基层防、灭火一线的优秀指挥员、院校教员和有关专家学者到学校授课教学。

        (三)建立培训基地干部选调及基地与全省干部的交流机制。

        四总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教导队建设的意见》([*]参联字*号,以下称“意见”)指出,“要打破教导队干部封闭发展的状况,走交流使用的路子”。加强培训基地干部与基层部队的交流,是理论-实践-理论过程的完美体现,是提升全省消防部队干部水平的重要过程。要达到培训基地干部队伍建设优于部队,必须把好入口关并在干部调整、交流方面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建议,在落实编制的同时,制定落实培训基地干部选调办法,对培训基地选调补充干部的时机、对象、程序、标准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确保调入培训基地的干部能较好承担基地培训职能任务。同时,建立培训基地与全省消防部队的干部交流使用机制,即:经常选调基层优秀干部到培训基地担任教员,把在培训基地担任教员作为干部提拔的一个参考条件。同时,加大对培训基地优秀管、教干部的提拔使用力度,让他们有机会到基层去实践和锻炼。

        为提高“两支队伍”综合素质,还要加强与全省消防部队的工作交流,把教学活动与部队训练实践融为一体,了解部队需求,获取部队信息,开拓工作思路,拓宽教学视野,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把工作实绩与干部的晋职晋衔、立功受奖等切身利益挂钩,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增强培训基地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推进消防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
  • 下一篇:推进部队正规化建设确保消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