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从优待警工作

    时间:2011年08月0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创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从优待警已成为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认真履行公安机关“三大使命”的重要保障,是一项“得警心、暖警心、稳警心”的系统工程。如何正确做好当前形势下的从优待警工作,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面前的问题。和谐警民,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民心工程”;而从优待警,更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凝心工程”。这项工作对于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队伍的活力和潜能,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公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结合我自身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从优待警工作做一探讨。

        一、坚持从优待警思想上要明晰“四点认识”

        (一)从优待警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需要我们每个民警去身体力行、去用心构建。如果让民警饿着肚子、背着压力去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无异于天方夜谭。我们每个领导干部只有一切从关心爱护民警出发,一切为解决民警实际困难着想,把民警的呼声和需要作为第一考虑、第一选择,在公安机关内部大力营造以警为本、关爱民警的良好氛围,才能将民警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二)从优待警是新时期公安队伍管理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社会格局瞬息万变,各种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日益剧增,各种诱惑千奇百怪,广大公安民警的执法环境变得日趋严峻。加之工作任务异常繁重,致使给广大民警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给队伍管理也设置了重重阻碍。执法难、难执法是我们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全民法治意识的提高,但更多的是个别群体利益的片面诉求,故意去刁难执法人员,甚至威胁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面对这样的社会形势和执法环境,只有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合理布局警力,减少民警负担,及时给予工作上的关心,政策上的倾斜,情绪上的疏导,才能让我们的全体干警保持健魄的体质、昂扬的斗志和依法行政的平和心态。

        (三)从优待警是提升民警归属感、成就感、荣誉感的基本途径。从优待警注重的是人文关怀,强调的是民警的主体意识、本位理念,推行的是赏识激励教育,强化的是民警的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目的是解决好民警的政治、经济待遇和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我们不仅注重从物质上帮助民警,更要从思想上升华民警的价值观、人生观,牢固树立“忠诚、为民、拼搏、奉献”的*公安精神。我们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提升民警的自我价值,通过对民警搭建成就事业的平台、多姿多彩的生活舞台等形式,从而起到了统一民警思想,平衡民警心理,不断加强和提升民警的归属感、成就感、荣誉感的作用。 

        (四)从优待警是凝集警心,激发队伍潜能的迫切需求。人民警察是一份既光荣又神圣的职业,同时也是这个时代里最危险、最辛苦的职业之一。许多民警在执法中遇到过阻碍或遭到暴力袭击受到伤害,还有一些民警付出鲜血乃至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警务保障,维护好民警的基本权益,落实各项福利待遇,保证队伍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活力。 

        二、抓好从优待警理念上要把握“五个统一”

        一是从优待警与政治建警的统一。广大民警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是“政治合格”。因此,应当大力加强民警的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民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素养,并在实际斗争中加以锻炼和考验;应当关心民警的政治进步,积极为其成长创造条件,要形成敢于破格提拔,敢于打破常规选树那些有突出贡献的年轻民警。

        二是从优待警和从严治警的统一。从严治警是从优待警的必要前提,从优待警是从严治警的必然要求,二者对于抓好队伍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从严治警,那么我们的从优待警将会变成“养虎为患”。因此,我们始终把从优待警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内容,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从严治警;同时,如果片面强调从严治警,放松从优待警,那么从严治警也就失去了目的和归宿,队伍的战斗力也将受损。

        三是从优待警与科技强警的统一。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公安工作要适应新形势,不仅要有高科技的装备,还要增强高科技人才的开发,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大科技投入。落实从优待警,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警为本”的思想,从选、用、育以及激励等各个环节上,为培养公安队伍中的一流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四是从优待警与营造舆论的统一。民警队伍无论是在对敌斗争还是在自身建设中,都需要得到人民群众与社会各界的关怀、理解和支持,因此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也是从优待警的重要方面。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对落实从优待警工作的有力依托和支撑。

        五是从优待警与提高待遇的统一。如果民警经常为自己应得到的待遇回报而担心,那么就很难安心工作,难以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近年来,我局在民警工资、福利待遇方面逐年提高,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安干警的关心和爱护,切实为民警解决了后顾之忧。

        三、落实从优待警措施上要做到“两个加强”

        做好新时期的从优待警工作,就应该做到“内”与“外”的相互配合,做到公安内部的从优待警工作和全社会对从优待警工作关注度的统一。

        (一)在公安内部加强从优待警。一抓身心健康。通过对民警定期体检、健全民警医疗档案等形式,及时了解民警的身体状况,构建民警健康状况预警系统。通过聘请心理老师开设心理健康热线、强化心理训练等形式,帮助民警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及时为民警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缓解民警精神压力,稳定民警情绪,疏通民警心理屏障,减少不良心理因素,切实增强民警对各种心理压力的“免疫”能力。另外,树立“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长远用警观念,认真执行民警休假制度,不搞疲劳战术,并通过等级化考核切实保障落实。二抓科技强警。充分发挥公安科技为业务工作服务的巨大作用,抓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上警察、信息共享等现代科学手段,把民警从人海战术、手工操作的落后工作方式中解放出来,减轻工作压力。我局先后投入300多万元,配备了电脑、彩色打印机、电子案卷配套设备。为了能更好的发挥这些电子设备的作用,提高办案效率和精确度,我局以轮训为依托,定期开展信息化培训。截至目前我们共举办培训班6期,受训民警240人。三抓家庭稳定。稳定的家庭是民警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尽可能地关心和帮助民警家属,也是从优待警的题中之义。工作中可以采取定期探视慰问、召开联谊会以及成立民警家庭困难互助协会等多种形式,赢得民警家属对民警工作的支持,从而把从优待警延伸到民警家庭。四抓维护权益。工作中注重对干警的权益保护,为受到不法侵害的民警撑腰做主。我们在查处违法违纪现象的同时,更要发挥好政工纪检督察部门对民警的保护职能,对那些恶意投诉、诬告民警的不法行为予以在电视台上公开曝光和严厉打击,还民警以清白。让那些因正当执法受到人身伤害的民警和受到错告、诬告和恶意骚扰的民警都得到组织上的安抚和心灵上的慰藉。五抓组织关怀。各级公安机关应及时了解民警在家庭、婚姻、子女、疾病等各种生活问题上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抚慰和帮扶。许多民警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在亲人为他们的职业而骄傲时,下岗、失业、患病却时时袭击着他们脆弱的家庭。我们如何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发生,就是要把从优待警工作做在平时,做在每位民警工作、生活的具体细节之中,贯穿公安工作的始终。通过组织的关怀去感化民警,让每一个民警在工作中都能时常体验到来自组织的种种关怀和片片温暖,不断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六抓文体育警。我们对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要求,建立健全文化体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和相关保障机制。加强了对文化阅览室、健身房和各种文体活动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并统一标准,提高功能,为民警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抓住工作间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采取体能考核奖惩和限期达标督促制度,充分调动和组织广大民警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有效的减少“警三高”、“警大肚”现象的发生。

        (二)在社会领域加强从优待警。一是积极争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人事、劳动、财政、社会保障等各方力量,落实好民警的工资及有关福利待遇和政治待遇,并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如解决民警超时加班补贴、完善民警医疗保障制度等,住房公积金。二是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我们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公安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让社会从方方面面了解警察这个职业,了解警察所从事职业的危险、拼搏、奉献精神,从而达到公众对警察职业的认同感。让广大群众对民警的执法和服务给予更深的理解,为民警搭建良好的执法环境,实现全社会的从优待警。

        行胜于言。从优待警,不是喊破嗓子,而是做出样子、付诸行动。真正的将从优待警落到实处需要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它将给每位民警带来欣慰,给警营带来和谐,给整个社会的和谐带来法治的力量!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交警如何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勤执法
  • 下一篇:实践“说理执法”构建和谐执法环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