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实现监狱科学发展

    时间:2011年08月1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年**月,周永康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政法机关要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政法工作全面进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对新形势下政法工作规律性的概括,充分体现了抓源头、抓根本、抓基础的战略思维,紧紧抓住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是指导新时期政法工作的指针。

        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王文海要求我省司法行政系统联系工作实际,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提出的“四个重在”和“三具两基一抓手”科学的方法论抓好“三项重点工作”,把工作理念、工作作风引导到求是求真、求实求效上来,在抓基层基础中寻求突破,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做到抓住要害、把握关键、提升形象,有的放矢、统筹协调,全面促进监狱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确保监狱安全稳定。

        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改造质量如何,是否重新危害社会,已经成为关乎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提出“要把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场所工作的首要标准”。

        *省女子监狱坚持首要标准,把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放在第一位,积极推行和完善监狱“*+*+*”教育改造模式,建立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体系,创新教育改造内容和方式方法,加强对服刑人员的分类收押、法制教育、心理矫治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大个别教育力度,更好地发挥监狱文化育人功能,全面提升教育改造质量。为服刑人员刑释后的再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利用监区文化建设这块阵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知识竞赛等活动,活跃业余生活的同时,陶冶罪犯的思想情操,矫正其恶习,净化改造风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学文化、学法律、学技术的氛围,通过丰实多彩的教育改造手段,激发她们爱党、爱国、爱集体的热情,以有益的活动替代传播流言蜚语等违规行为。

        监狱是不同文化的聚焦点,罪犯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省女子监狱对罪犯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确保了监管秩序的安全和稳定,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如:《弟子规》的学习和应用,通过“母亲节”、“鹊桥会”帮教,让母女及夫妻间有矛盾的进行面对面沟通,缓解了家庭矛盾,稳定和加速了罪犯的改造之路。并通过对罪犯进行通过恢复性行刑建立的罪犯和被害人双方对话程序,发挥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熏陶功能,让罪犯向被害人写致歉信,引导罪犯的悔罪寻求被害人的谅解,化解或修复旧的矛盾,修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实现罪犯的道德回归,人性的复苏。从根本上化解矛盾,藉以重新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二、坚持完善机制,深入推进管理创新

        *省女子监狱在管理和教育改造罪犯的实践中,紧密结合女警管理主体的固有优势和女性罪犯改造行为、生理与心理特点,坚持“关怀与矫治相结合,以矫治为目的”的原则,强调攻心、关心与用心,实施矫治、感化与挽救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转化方式、方法,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一是思想上攻心,消除犯罪根源。在全体服刑人员中广泛开展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中华精神文明教育,强化罪犯良好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的形成与人格的再塑造。

        二是规范化文化技术教育。依托监狱电教中心建设,拓展和创新正规化教育工作的渠道和方式。文化教育工作以扫盲教育为重点,确保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把技术作为教育改造工作的有力抓手,开展刑释就业帮扶,建立了服刑人员刑释就业信息指导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计算机技术培训中心等,与大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使罪犯掌握能立足社会的实用技能。

        三是生活上关心,实施感化挽救。建立了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推行了责任警察心理辅导、监区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和监狱专业团队综合矫治的“三级心理矫治网络”,开设了日用品超市、会见同餐厅、亲情电话室、清真灶、营养餐等。这一系列措施,都从罪犯日常改造生活的细节着手,对加速其思想改造起到了明显的感化与促进作用。

        四是推进教育改造社会化。树立开放的教育改造工作理念,探索监狱内外互动式、开放式的教育新途径。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联合帮教、法律援助、就业指导、过程教育、心理咨询、建立帮教志愿者队伍等,形成以我为主、社会与家庭钓参与的教育改造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服刑指导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刑释就业培训中心”的作用,有效的开展辅助教育活动。积极联络和沟通,组织实施“文艺演出进监狱”、“法律服务进监狱”、“社会爱心进监狱”等活动,拓展社会帮教、亲情帮教的范围和领域,稳定罪犯改造情绪,增强改造信心,提升改造效果。通过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为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有效促进了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坚持规范管理,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公生明,廉生威。”公正是法律永恒的价值追求,廉洁是执法者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有的为争得一分公平甚至比争得一分利益还执着。特别是在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监狱机关的执法活动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执法不公不廉很容易引起民怨甚至激起民愤,最终导致监狱机关形象乃至党的形象受到损害。对此,作为监狱人民警察的我们更应该要高度重视,着力解决制约公正廉洁执法的突出问题,使执法能力、执法水平、执法公信力有一个质的提高。

        监狱干警的执法能力,直接代表了监狱机关形象,影响着监狱机关的社会公信度。*省女子监狱深入推进监狱警察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按照司法部的统一部署,以全警参训、立足岗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基本要求,认真开展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切实提高警察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一是抓好法律政策的学习培训,确保广大警察始终坚持党的监狱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一步强化警察依法治监意识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二是抓好岗位技能训练,突出加强监管技能训练和教育改造技能训练,为警察有效履行岗位职责提供必备条件。三是抓好信息化实战应用训练,深入推进科技强警战略的实施,提高警察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四是抓好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演练,提高警察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五是抓好舆论宣传工作学习培训,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和突发事件及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工作水平。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党和人民群众寄予厚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党建带队建、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监狱干警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切实做到“四个在心中”。把全面加强和改进监狱机关党的建设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以优良的党风、狱风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监狱工作肩负着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首要政治任务,使命光荣而艰巨。按照中央“三项重点工作”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四个重在”的要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监狱工作“首要标准”,大力弘扬“听党的话、无私奉献、用心谋事”的*司法行政精神,锐意进取,争创一流,全面实现监狱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深化社会管理创新,强力推进整体作战
  • 下一篇:社区民警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