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安基层队伍管理
基层领导对公安机关内部来讲,就是战斗在一线的警种部门的科所队长的统称。基层领导在日常管理队伍中,时常会发觉部分民警的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不同程度存在“出勤不出力”的现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团队的整体战斗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现象的发生?笔者就当前民警队伍面临的困惑,基层领导在管理队伍中应如何应对谈一谈粗浅认识。
一、当前民警队伍面临的困惑浅析。
在这里,就基层民警队伍面临的困惑做一个全面的剖析,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
(一)激励机制不完善,民警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调动。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在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加大了警队执法规范、内务管理和民警的行为举止的监督检查力度,有效地树立了警察在社群中的形象;在倡导民警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激发队伍整体战斗力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个别警种和部门,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民警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而且并未彻底解决。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对民警个体的考核操作性不强,表现在基层民警的考核成绩与经济利益挂钩悬殊不大,吸引力非常有限。其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表现在激励措施未能与民警个体的政治待遇相衔接,致使民警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调动;其三,激励措施的兑现缺乏刚性规定,未能建立民警绩效考核档案终生制制度。 (二)用人机制不健全,戳伤了部分民警的积极性。虽然各级公安机关在用人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杜绝了用人上的一些不正之风,铲除滋生人事腐败的土壤,但也存在选拔环节设置不完善不科学的问题,表现在重理论轻能力,民意测评结果与基层单位集体推荐不对等,造成失衡现象,无形中戳伤了年富力强这部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公安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三)现实社会环境对民警队伍的负面影响。基层民警战斗在第一线,工作性质特殊而具体,时常要直接接触形形色色的社会阴暗面。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人们对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出现不同的追求。个别地方干群关系紧张,执法环境恶化,“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蔓延,以权钱交易为代表的各种腐败现象久治不绝。长期置身于这种环境中,民警思想受负面影响极大。 (四)执法环境恶劣,警察维权工作不到位,导致民警执法态度不坚决,直接影响了社会治安的有效管制和违法犯罪的有力打击。基层单位点多面广,民警在执法活动中要时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民群众,执法工作又相对独立,加之执法环境恶劣,警察维权部门人员相对不足,致使维权工作不到位不深入,民警遭受不明投诉后担心重顾虑多,生怕影响仕途,表现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多错多的现象,导致民警执法态度不坚决,直接影响了社会治安的有效管制和违法犯罪的有力打击。 二、基层领导在管理队伍中应把握好几个方面问题 (一)要充分认识队伍管理的重要性。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能不能把工作做好,关键看有没有好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当前举国上下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潮,这是一场新一轮解放思想革命。作为警队的一名基层领导应如何在新形势下“带好队伍”,是我们每个基层领导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可见,抓好管理带好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二)基层领导应扮演好两种角色。基层领导在一个战斗集体中充当着两种角色,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所谓指挥员就是基层领导拥有管理民警队伍,履行指挥调度民警参与各项执法活动的职责与权力,完成上级公安机关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战斗员就是基层领导在警队中身先士卒、做好模范表率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民警的心灵深处予以感化,从而削弱民警的失衡心态,增强民警队伍的凝聚力,提高队伍战斗力。 (三)抓管理带队伍要有针对性,应学会抓住“牛鼻子”。基层领导的管理能力,是一个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基层领导是一个单位的“班长”,也是一个战斗集体的“领头羊”。他们的管理能力必将对促进单位凝聚力提高队伍战斗力产生积极影响。那么,基层领导应该如何抓管理,怎么带队伍?其实,抓队伍管理要有针对性,学会“弹钢琴”,应紧紧抓住问题的关键这个“牛鼻子”。笔者认为有着良好的用人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才是关键。 (四)抓管理带队伍要常抓不懈,应学会情感带兵,宽严相济。“抓管理带队伍”,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走依法治警、政治建警的道路,科学实施激励机制,大力推行基层领导“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机制。抓管理带队伍要常抓不懈,应学会情感带兵,宽严相济。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为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让一部分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民警看到曙光,激活队伍活力,有效促进警务效能的最大发挥。 (五)坚持不懈地抓好常态管理。针对当前民警队伍状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队伍管理工作任务的繁重性和紧迫性,上级机关应更加明确民警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抓紧制定和完善各项机制性问题,尽快扭转当前民警队伍面临的困惑,促使民警队伍沿着健康、正规的轨道上来。 三、加强公安基层队伍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是狠抓民警素质教育,苦练基本功,增强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努力解决民警理论素质相对偏低以及理论学习的问题,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润物细无声”的激励作用,潜移默化地培育民警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严格的制度建设成为民警的行为准则。同时,加强对民警的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培养民警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二是定期召开队伍状况分析会,紧紧围绕队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队伍思想动态及民警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两头民警”管理情况、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活动情况。 三是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能吃苦、能战斗、讲奉献的民警队伍。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和科学创新精神,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同时对民警应有的工作条件、应有的政治、生活待遇也要积极争取解决。 四是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活动。要利用身边的违法违纪案例来震撼民警的灵魂。基层领导对抓民警队伍管理教育工作要有一套成熟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彻底解决民警的思想根源问题。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挽救民警,基层领导要刀子嘴、豆腐心。我们要深知做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套软功夫,要做大量的工作,像春风化雨,和风细雨般的,这是一个挽救民警的系统工程,既要严格也要爱护。 五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方针。在强调遵守警风警纪的同时,要为基层民警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激发民警活力。 六是大力推行“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目前在我们的队伍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在基层,存在着“刚性”多、“柔性”少的问题。在坚持“刚性”管理的同时,按照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应该更多地增加“柔性”管理。具体一点,就是建立一种潜移默化式的教育管理体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熏陶式的手段,在工作的场所形成一种氛围,让民警自觉地接受我们的一些理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言行。 七是完善对基层所队和民警个体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体系。运用奖惩、任用等制度的导向功能,弘扬正气,鞭策后进。适当加大奖励工资浮动比例,以充分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 八是要建设和谐警营,建起领导和领导、领导和民警、民警和民警的和谐关系,把每个基层单位建成关系理顺、情绪积极、相互关爱的和谐温馨警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