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三大重点强化农村管控
应该说,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一直是交管工作的主战场、重头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各级领导经常部署工作,津市交警大队也始终把农村交管工作做大做强做活作为根本,把保农村安全作为目的,特别是随着农忙时节的到来,农村交管工作更加活跃,更加复杂,管理工作难度更大,津市交警大队再强管控,突出对农村道路监管,对农村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对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教这三大重点,全力预防农村地区交通事故,为农民安全出行,为农民春耕生产提供有序、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突出农村道路监管。多年的经验和工作实践表明,近60%的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时下又恰逢农忙季节,人流、物流、车流增多,交通参与者不断增多,加之雨季的到来,道路等级较低,车辆档次较低,影响行车安全的不利因素随之增多。为此,津市交警大队把主要精力、主要警力放在农村,突出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车辆及驾驶人、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管控,加大对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三轮汽车的排查,进一步完善重点驾驶人、重点车辆台帐,还充分依靠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各乡镇、村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办公室(服务站)的积极作用,充分发动群众的优势作用,严格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和农村责任机制,对乡村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坡陡点段,弯多急路段,客运班线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并逐个制定整治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完善乡村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切实改善乡村道路通行情况,提高通行质量和能力。在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的关节点治理上,进一步拓展思路,在依法的前提下,立足自身予以解决。
二、突出对乡村道路严重违法行为的整治。津市交警大队结合乡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研判,加大路面管控力度,提高见警率和管控率。特别针对乡村道路中存在的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无牌无证机动车上路行驶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排除事故隐患,发现一起,处罚一起,有效地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针对农村地区的客运班线,做到对7座以上客运车辆逢车必查,同时,依靠各乡镇党委、政府,协调、联合安监、交通运输、农机、公安派出所等单位,坚决取缔无证驾驶、无牌上路行驶、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及时消除各种事故苗头,全力预防事故的发生。还加大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整治力度,坚持严管态势不放松,做到整治力度不减弱、严肃整治纪律,扩展整治范围,创新整治方法,加强整治宣传,把整治范围向乡镇、村组延伸,向农村群众农中红白事拓展,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
三、突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可以说,农村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津市交警大队紧紧围绕农村这一主阵地,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抓宣传教育内容,为使宣传教育内容更新、更符合乡村实际、更贴近农民生活,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乡村集贸市场、加油站、汽车修理厂等社会宣传平台,在人流、车流聚集的地区,采取张贴宣传漫画,书写墙标、坎标交通安全宣传标语,摆放交通事故案例挂图,播放预防事故光盘、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等各种途径,重点普及乡村群众基本的出行安全常识,如不乘坐超员和无牌无证车辆,驾乘摩托车需戴安全头盔等安全知识,重点宣传农用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违法载人、无牌无证、无保险、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不良后果。同时,逢农村赶集日子,在农村集市和广场等繁华地点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设立咨询台,现场向群众进行宣传,提示广大村民遵守交通法律,文明行车、走路,努力营造交通文明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一个月来,民警5次下到农村赶集,发放宣传资料*份,近*农民受到教育。还充分利用大队车驾管办证大厅和处罚中心这两大服务窗口,对前来办证办牌和接受处罚的当事人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指正教育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
二是抓宣传教育效果。津市交警大队在开展乡村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中,坚持点面结合的方式,强化交通安全宣传的规模化,力求达到一人受教育,全家讲安全的效果,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村建设工作,包保民警深入省道、县道沿线的村镇,督促、指导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橱窗、黑板报,张贴交通安全标志牌,还积极开展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民警深入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采取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交通安全图片展览,交通安全知识测试等形式,对学校师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教育其不要乘坐违法车辆,不要在公路上玩耍嬉戏,积极动员学生带动家人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将安全宣传教育由学校延伸到家庭,努力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另外,还加强应急管理。津市大队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适时掌握本地气象信息,及时对雨、雾等恶劣天气作出提前预警。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应急预案处置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在突发紧急情况下拿得出,用得上。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