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当前警力不足之我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不断扩建,车辆迅猛增加,然而,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警力递增明显与道路和车辆的增长不相适应,使交通管理部门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形势严峻,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警力,合理配置和运用警力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此谈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警力不足引发的问题和矛盾
1、交通管理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与勤务机制不完善之间的矛盾。随着各类交通事故、路面交通秩序维护、大型活动交通警保卫、处置群体性交通堵塞等工作的增多,交通管理服务、交通安全宣传等方面的担子越来越重,现有警力基本上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基层民警事事都要抓,往往又事事都抓不实、抓不好,造成管理效率低,“队伍拉不开”的局面一直困扰着一线大队的领导,有时因警力不足民警加班加点工作,导致民警得不到正常休息,影响身心健康的事常有发生。近几年来,各地不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交警部门多措并举,强化管理,确保辖区交通安全,民警正常休息时间被繁重的交通管理工作所占用,导致民警精神高度紧张,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给民警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2、交通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与民警素质参差不齐产生的矛盾。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交通管理工作形势日益严峻,政府和人民群众对作为其职能部门的交管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但由于基层民警素质不一、个人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民警素质所限,业务能力单一,且自身缺乏学习意识,有的民警多年来始终只能干一些简单的工作,业务上不能独挡一面,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反映出许多问题。如有的民警业务素质低,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意识淡薄;有的民警依法行政水平低,存在执法不严,或者重处罚轻教育;有的民警缺乏上进心和创新意识,认为“做多错多”、“百功不抵一过”,不思进取,存在“混日子”的思想情绪。此外,由于受现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少民警难以适应现代化交通管理的需求,迫切需要广大民警尽快转变理念,加快更新知识的步伐,全面加强对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
3、抓中心工作与保队伍生存之间的矛盾。交通民警站在马路上执勤,长期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由于受财政供养能力的限制,基层各级领导深知只有保生存才能求发展的道理,基层民警大批的警力和大量的精力用于创收或变相创收上,单位领导和民警的心思都花在完成“任务”上,存在因警力不足在抓服务、抓管理、抓中心工作、树形象上显得力不从心。
二、缓解警力不足的几点建议
1、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是激活警力的重要手段。目前交警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活力是影响和制约警力发挥潜能最突出的问题,队伍中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还时有存在,严重影响了交警职能作用的发挥和民警的整体形象。发挥民警的潜能,开创交管工作新局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警的基本素质、取决于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必须痛下决心,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和创新,大力推行以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为核心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平等竞争,择优选能的原则,推行双聘制度,改变以往用人讲人情、重关系、领导说了算的做法,在推行竟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让民警认真分析自身的能力、特长,选择较为合适的岗位参加竟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为原则,以“人尽其能、才尽其用”为目的鼓舞民警的士气。使有限的警力配置更加切合交通管理实际,最大限度地确保“重心下沉一线,警力沉入一线、警务前移一线”,按照以事设岗、以岗定责、以岗定人的原则,将各个岗位职责、任务细化、量化、规范化,使每位民警明确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使警务状态得到有效改善,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使民警深深感到既有希望、有前途、有奔头,又有压力、有动力、有劲头,让“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在实行竟争上岗的过程中建立激励机制,挖掘潜力,为广大民警创造公正、公平的工作环境,在政治荣誉、职级提高、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予倾斜,解决民警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等问题,消除民警的后顾之忧,从而挖掘民警潜力,增强警力资源。
2、整合警力资源、调整警务实体是缓解当前警力不足的重要保证。复杂的交通环境给有限的警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勤务改革就是要在有限的警力现状下,整合警力资源,促使警力有效下沉,从根本上提高整体战斗力,确保警力效率最大化。一是提升民警素质,科学用警。一味将增加警察数量作为解决警力不足的唯一途径是不现实的,而且警察数量并非是制约警力的唯一因素,在勤务改革中要注重培养民警的素质,首先是外塑精神、气质;再就是内强技术多专能,要使民警在熟悉本职工作的同时掌握多种技能,适应多种岗位,为科学用警提供资源。二是建立一个高效灵敏、指挥畅通、一呼百应的整体联动机制。在当前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勤务改革要在体制上进行警力资源整合,将业务职能相近,关系密切的职能部门该合并的进行合并,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将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刃上。三是根据勤务需要,机关股室民警轮流充实到高峰期路段巡逻守点,使警务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将警力集中向重点路段时段、重点地段延伸,每天保证有一名领导带班,实行弹性工作制,加大打击防范力度。四是打破固定模式。让原来的静态管理变成动态管理,强化道路点、线、面的管控,改变过去守点为主的执勤模式,实行高峰期与平峰期的巡逻守点相结合的勤务模式,明确高峰期与平峰期巡逻、守点的具体时间、路段、白天采取弹性、错时工作,夜间采取巡逻查控为主,最大限度的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同时将粗放管理变为精细管理,根据各路段交通流量和事故发生的情况,将事故多发点段、交通秩序乱点、堵点、主干道以及党政机关、学校所处路段列为重点进行管理。
3、坚持科技强警,加强培训、提升队伍战斗力是缓解警力不足的助推器。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交通管理部门要借助科技手段,坚持科技强警的方针,提高交管工作的科技含量。一是要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根据交通管理工作需要,添置设备,更新手段,提高交管工作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知识更新培训,全面提高广大交通民警运用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科技强警工作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强民警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大力开展政治理论和现代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强化宗旨观念教育,使民警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造就出一警多能、作风过硬、业务精通,能适应现代化交通管理需要的高素质民警队伍。三是坚持严格管理,为提升队伍战斗力提供有效保障。人是警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严格规范有序的管理可以充分挖掘人的潜力。管理就是战斗力,管理就是警力。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和气、办事公道”的要求,结合队伍正规化建设,从民警的一言一行抓起,四是要落实从优待警政策。建立民警绩效考核机制,民警工作中有了成绩、有了贡献,该奖励的要奖励,该表彰的要表彰,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民警潜能、提高警力效率。在提高民警政治、经济待遇的同时,从关心和爱护民警的身心健康出发,与民警多交流、多谈心、激发民警参与交管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