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公安分局关于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交流文章

    时间:2011年08月3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月**日,省厅《*公安简报》第**期刊登*分局关于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交流文章《东营市公安局*分局依托信息化实现公安工作新变革》。全文如下:

        近年来,东营市公安局*分局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深化工作模式变革为着力点,突出抓好指挥中心、信息研判中心、执法管理服务中心、督察信息中心、油地军联动中心等“五个中心”的实效应用,全力打造远程指挥、精准打击、动作规范、实时监督、联勤联动的公安工作新模式。

        一、强化指挥中心建设,“无线对讲”变为“可视对话”。一是实现了可视化指挥。为*个派出所和*个交警中队配备*G车载远程执法记录仪和**套单兵系统,指挥中心自转警后,对受令出警车组行驶路线、处警过程实时监控,对复杂警情指挥长根据现场情况对话指导民警规范处置,进而决定请示汇报、增派警力,有效解决了以往指挥长在指挥大厅内对现场情况“看不见、听不着”的被动处境。二是实现了动态布警。借助东营市局四色预警研判平台,根据发案区域、发案特点科学调配警力,部署巡逻路线,让巡逻车辆“动起来”、让处警车辆“快起来”,切实发挥信息化引领实战的效能。在全市率先完成接警平台升级改造工作,主动对周边县区多发性案件规律、特点开展预警分析研判,根据预警研判成果提前部署防范,最大限度地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标。三是实现了“扁平化”指挥。对交警、派出所出警车辆统一编制出警车组,划分出警区域,由指挥中心直接调度出警车组处警。随着***数字警务系统的试点应用,指挥中心直接将派警单发送到出警车组上,大大提高了派警速度。完善油地公安“首接警、先出警、共侦破”、“先处警再移交、先抓获再移交”的工作模式,实现了接处警快速反应和无障碍工作衔接。

        二、强化信息研判中心建设,“常规部署”变为“精准打击”。一是抓好基础建设。改造完成了集信息研判、指挥调度、视频监控、动态管理、数据存储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研判中心,从指挥中心、国保、治安、刑侦、交警等警种抽调**名具备一定分析研判能力和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民警组成研判队伍,从预警研判、综合分析、嫌疑人轨迹追踪、大情报系统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提高了防控能力,增强了打击效果,运行以来已抓获在逃人员**名。二是组织技战法研讨。组织“大情报”技战法讨论会,提炼工作经验,探求新思路、新战术,力争通过“大情报”系统实现抓一个、带一伙,破一案、带一串的良好效果。三是将研判成果应用到实战。根据研判分析,编发《治安动态信息》**期,先后成立了打扒专案组、打击街面犯罪专案组、打击电动车盗窃专案组,有力地打击了各类多发性侵财犯罪。今年以来,共立各类刑事案件***起,破获***起,其中通过信息化分析研判破案***起,占破案总数的**.**%,信息化破案率比去年同期上升**.**%。

        三、强化执法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四处请教”变为“在线指导”。一是对执法办案远程指导。开设法制在线专栏,依托法规资料库和网络管理系统,及时解答一线民警在执法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民警规范化执法提供参考和交流平台。对重大疑难案件和敏感执法问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研究,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入进行研讨,及时解决执法中遇到的问题,保障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执法管理服务中心可通过网络视频传输系统与一线执法民警进行沟通交流,实现了即时指导。二是对执法办案证据远程保存。不断加强车载现场音视频传输系统、单兵装备、数码鹰、同步录音录像系统等设备的配备,形成了对接警、处警、立案、询(讯)问等办案过程“全程化”、“链条式”音像资料证据体系。执法管理服务中心对各类执法活动监督的同时,及时将音像资料保存在后台服务器,固化相关证据,实时进行监督。三是强力推进同步录音录像系统的应用。制定了“两不审”制度,即案件网外流转不审、行政拘留处罚以上案件无同步录音录像资料不审。为确保录音录像客观真实,制订“四个一致”硬性标准,即录像资料时间与传唤时间一致、录像资料时间与电子笔录时间一致、录音内容与电子询问笔录内容一致、录像询问人与电子笔录询问人一致。

        四是强化督察信息中心建设,“抽样检查”变为“全程监督”。一是对固定场所全程监督。在基层所队“四室一厅”(即值班室、讯问室、调解室、民警集中办公室、服务大厅)及所有的窗口服务单位全部安装同步录音录像系统,督察信息中心对执法办案、窗口服务开展实时、全程动态监督。二是对外出活动全程监督。依托公安专网和*G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对民警巡逻处警、外出办案、入户走访、安全检查等活动实时监督。三是对执法单位报备情况全程监督。通过视频监控,及时掌握各单位对违法犯罪嫌疑人的留置情况。通过设置系统运行时间,由督察信息中心负责及时提醒基层单位报备,并推行网上报备等新型、快捷方式,受到广大民警一致欢迎。

        五是强化联动指挥中心建设,“各自为战”变为“联勤联动”。一是组建联动队伍。建立油地军港社会治安联防联动警务室,成立了联动队伍,可一次性调动当地油地军港多方维稳力量***余人。油地各方投入资金***余万元,接入监控探头***个,建成专用通讯塔*个,形成仙河辖区内镇区、油区、海域、农村全覆盖式的监控网络。二是组建联动指挥中心。建立油地军综治联动指挥中心,设立油地军联调室、信息采集室、警民联系室,在重点油区、办公区、公共复杂场所等处安装、整合视频监控探头****余个,其中***余套监控系统与指挥中心并网连接,初步实现了对辖区内重要路段、重点部位及居民小区全时段、无缝隙覆盖。三是组建油地监控指挥中心。在东部油区建立油地联动监控指挥系统,使东部油区各油地基层站、所、队之间实现了警情信息的互联、互通、互助。同时,与仙河联防联动警务室、孤岛油地军维稳联动指挥中心实现了实时对接,提升了东部油区的动态防控能力。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基层交警大队“五进”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 下一篇:关于加强城区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