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思考
*县是一个拥有近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辖区面积****平方公里,有乡镇**个,行政村***个,道路****公里,其中,国道**公里,省道***公里,县道***公里,乡村组公路****余公里。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村通”公路的不断建成通车,农村道路交通日益繁忙,道路交通的方式和机动车类型也有了明显变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路面管理失控现象严重。交通民警现在大部分警力是控制国道、省道、县道,乡村组公路却无力顾及,这些道路大多处于失控漏管状态,虽然实行了社会化责任包保制度,但有时包保责任流于形式,没有很好的得到落实,农村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现象严重,非客运车辆载人现象屡禁不止。 二是农村机动车管理存在漏洞。随着国家摩托车、汽车下乡优惠政策的出台,农村机动车增长迅速,特别是摩托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小型客车成倍增长,这些车辆分布在乡村各地,距离偏远,部分还处于深山区,机动车注册登记率和办证率低,年检率更低。 三是公路事故多发点段和隐患路段增多。现在的村村通公路大部分安全配套设施不全,公路建设部门重通车路程,轻安全设施,有些公路狭窄,坡陡弯急,标志缺失,临水临崖路段多,与主干公路交叉路口多,危险路段多。 四是农民交通安全意识相对滞后。随着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而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还停留在原来没有路和土路、泥路时期的水平,安全意识跟不上公路建设的步伐。路宽了,车多了,速度快了,而防范事故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还没有真正走入他们的心中。 五是农民出行困难,农民出行方式复杂。客运市场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惠及到偏远农村,部分农民出行不便,乘坐货车、农用汽车出行,以及摩托车超员现象严重,造成农民出行方式的复杂,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 六是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呈多发态势。前几年,交通事故特别是亡人交通事故多发生在国道、省道和城区道路等主干公路,而现在农村道路上的交通事故逐渐上升。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交警警力不足。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而交警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公路在以几何数增长,机动车也在快速增加,而交警警力的增加显得更加微不足道,尤其是偏远乡村的交警警力更是空白,*县按公安部要求,交警警力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二是客运市场发展不规范。公路修到了农民的家门口,而客运车辆的行驶路线还没有规划到农民的家门口,客运市场竞争无序,票价不合理等造成客运线路冷热失衡,致使农民出行难,他们只好乘坐所谓的“五小农用车”、超员车、超速车、破旧车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相当严重。 三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投入不足。对道路自身安全状况重视不够,致使事故多发路段和危险路段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理,从而诱发严重交通事故。现在新修的公路,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维护,没有维护资金,安全配套设施所需资金,乡、村、组更是无力对危险路段和隐患路段进行治理,形成了公路无标志,临水临崖多,路口交错杂,事故在多发的局面。 四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单一。多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虽然政府对交通安全工作比较重视,每年都召开会议进行工作部署,但由于受财政紧张等条件的制约,有些部门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还发挥不够,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费时费力费钱,又见不到什么成绩,于是便抱着不会出事的侥幸心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五是宣传教育还不够深入。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深入、不广泛,除了交警、交通、教育部门进行宣传外,其他职能部门的宣传教育很少到位,各部门没有形成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合力。 三、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几点思考 一是落实农村道路责任包保机制。建立健全乡、村、组三级联动包保机制,把社会化包保责任切实落实到实处。按照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路的方法,把农村道路管起来。充分发挥乡、村、组交通安全信息员的作用,交通安全信息员及时将农村道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报告公安交警部门,交警部门便可以及时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理,达到罚一警百的效果,解决农村道路机动车失控漏管的现象。 二是加大对险路险段的治理。争取政府重视和支持,加大资金设入力度,建立完善农村道路险路险段、事故多发路段安全防护措施,在陡坡、急弯、临水临坎临崖、事故多发路段建立完善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安全防护墩,以确保农村道路安全畅通。在重点时段,恶劣天候情况下,对于险路险段、事故多发路段政府要派专人值守,以确保安全。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交事业。只有发展和规范客运市场,让农民出行既方便,又安全,才能在源头上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目前*县只有少数乡镇开通了农村公交,绝大多数农村乡镇还是社会客运车辆在营运,存在有无序竞争、抢客、拉客等情况,建议政府努力增加乡村客运车辆班次,大力发展农村公交事业。只有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农用车违法载人和摩托车超员问题,确保农村道路不发生群死群伤重特大交通事故。 四是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力度。(一)推行“交警赶场”。把交警职责向乡镇、村社、学校、社区扩展延伸。每个乡镇逢场天,片区交警都要一早赶到该乡镇维护街道交通秩序,纠正道路交通违法。(二)是坚持民警下乡镇。公路巡警中队进驻乡镇,扩大执勤面,提高民警出警率,群众见警率,达到震慑交通违法行为的效果。(三)是在乡镇建立交通安全监督岗。对乡村道无牌无证车辆进行摸底、排查,并对其活动情况进行监控举报,从源头上消除隐患。五是切实做好农村群众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公安部在全国集中开展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活动,以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发生。以此项活动为载体,建立健全以乡为重点、以村为中心辐射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切实提高农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把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作为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保证安全畅通的一项治本措施,针对农村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使每一个农村驾驶人、每一个中小学生、每一个驾驶人家庭成员都受到深刻的交通安全教育,形成浓厚的安全氛围,达到提高农民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