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消防部队文化装备建设的几点思考
警营文化是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来是警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文化装备是警营文化开展的基本武器,警营文化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使用管理好文化装备是关键。对文化装备的管理使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管理工作,键全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法规体制是确保警营文化正常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准确把握消防部队文化装备管理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文化装备管理为主题,以加强部队教育为主线,让广大官兵树立爱护装备、管好装备、使用好装备的思想,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是目前和将来消防部队文化装备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和主要途径。
一、当前消防部队文化装备管理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装备管理骨干作用发挥不强。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中队器材管理员对文化装备的使用方法对答如流,但是对如何维护、保养器材的方法知之甚少,普通官兵对文化装备的使用、维护知识更是极度缺乏,其主要原因是装备管理骨干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二)装备管理人员监督检查不够。由于各级单位装备管理人员少,一般很少对文化装备进行专项检查。各单位的对本单位的装备存在问题不了解、不熟悉,对装备满足于“会用”“能用”“好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三)维修和使用环节脱节严重。部分单位确实培养了一些对文化装备管理使用十分精通的干部和士官队伍,但是却远没发挥作用,他们并没有参与基层官兵文化装备的培训和装备检查,很多检测维修部门只是一味地接受、维修装备,而没有将装备维修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反馈给广大官兵,切实提高广大官兵在文化装备使用过程中的自检、自修能力。
(四)部门之间协调不够。文化装备在配备和使用过程中,一般同时接受着政工和后勤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在开展装备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协调不够也是装备管理的主要问题,如后勤装备部门未及时将新装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告知政治部门,政治部门仍按老方法对装备进行培训使用,不但未发挥出装备的应有效能,还可能造成装备的损坏,缩短装备的寿命。
二、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消防部队文化装备管理水平的主要对策:
(一)抓好教育机制的推广,引导官兵爱护好手中武器
做好文化装备的管理工作,重在教育和引导,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爱护装备、管好装备的教育活动,引导官兵从思想上真正形成爱护装备、科学管好装备、正确使用装备的浓厚氛围。应当以部队的《条令条例》为依据,以武警部队政治部和后勤部联合颁发的《武警部队文化装备管理规定》为基本教材,确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将条令内容和规定精神传达给每一名消防官兵。可利更用换装备、安全整顿、任务转换、文化活动等时机,每两个月组织一次专题教育,同时根据要求,结合新装备配发、新兵入伍等时机进行随机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灵活运用教育方法,为了深化教育效果,达到对文化装备的爱护,可以采取辅导讲座、板报专栏、广播影视、知识竞赛、网络传播、文艺表演等方法和手段,广泛开展教育活动,使爱护装备、管好装备的内容人人皆知。
(二)抓好责任机制推广,建立正规的科学管理
机制决定效能,文化装备管理是部队文化工作建设中的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工作,科学的管理机制,对于保障官兵劳逸结合、降低部队文化装备建设的成本、增强文化装备保障的能力、提高文化装备系统运行的效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部队文化装备管理,正处在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型期,并且文化装备受装备周期的制约,部队的装备物资还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将科学管理作为重要手段列入管理目标显得尤为迫切。一是要建立检查督导机制。要结合部队重大警营文化表演、装备调整、装备普查等时机,对文化装备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做到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上级检查与自查自检相结合,及时掌握文化装备保养工作动态,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明确监督职责,改进监督形式,抓好基层官兵对保养工作的直接监督控制、机关对基层的经常性监督控制,切实把监督的对象由装备人员转向全体官兵,把监督的范围和重点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预防,确保文化装备保养工作信息反馈渠道的实时畅通。二是要建立考核评估机制。针对文化装备保养工作经常性、动态性、技术性的特点,研究确立具体、量化的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合理区分考评层级,开发和应用多种考评方法、手段,严格考评程序,规范考评内容,切实发挥考核评估对文化装备保养工作的牵引拉动作用,着眼全面检验文化装备保养质量加大普查力度,着眼练就过硬保养技能开展比武竞赛,着眼增强实战保障能力全员全装拉动。三是要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根据各级各类人员履行职责的目标、标准和要求,研究制定配套的文化装备保养工作奖惩实施办法,有效运用目标激励、争先创优、岗位竞争等多种激励手段,特别是广泛开展“文化装备保养技术能手评定”活动,把岗位称职能力认定与单位文化装备管理等级评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官兵做好文化装备保养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装备保养工作的层次质量。
(三)抓好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文化装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随着部队文化装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部队文化装备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装备管理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和广泛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提高文化装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部队文化装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一是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在增强复合素质上下功夫。着眼文化装备建设的新发展,重视抓好文化装备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换岗锻炼,由培养“单一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变,使装备管理人员能尽快走上选得准、用得上、配得齐的良性循环轨道。二是学习运用“无缝链接”,广泛开展以“学习新知识、熟悉新装备、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使官兵熟练掌握文化装备管理的基本技能和管理程序。三是加强使用管理,把科学有效的管理,作为提高文化装备管理人才建设效益的基础和前提。要遵循按编配、定人定位管理的原则,进行人才配备,做到科学规范、合理使用。同时,对文化装备管理人才的数量、质量情况进行全面统计,按部队要求进行登记造册,做到情况清、底数明、用得上,确保部队文化装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特别是要创新文化装备管理方式,在立足现有文化装备丰富官兵文化生活的前提和基础上,必须把现有的文化装备管理好、使用好,充分体现新形势下对文化装备管理的效能。
只有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文化装备管理机制体系,以抓好教育机制的推广为先导,以抓好责任机制推广为基础,以抓好人才培养机制推广为手段,以提高全体装备管理人员的素质为目的,使文化装备管理真正走上符合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才是文化装备管理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