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的思考
预防监狱警察违法违纪等不正之风,始终是监狱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督部门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要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教育、监督、制度并重的预防惩治腐败体系,为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规定》颁布以后,对监狱警察的廉政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构筑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推进监狱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是监狱纪检监察部门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运用预测理论,对如何建立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构建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的原则和前提 (一)提高认识,注重实效,把握好四个原则 近几年,监狱警察的工作作风建设经过狠抓源头治理,强化执法监督,特别是开展“正警风、严警纪、树形象活动”以来,取得长足的进步。狱务公开公示制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警察执法的透明度不断得到加强,权力运行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行为”,罪犯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了有效的维护。但在个别监狱警察的执法活动中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未究的现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还有待提高,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警察执法活动中的不正之风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防治监狱警察不正之风工作的实践表明,纠风工作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障,监督是关键,既要防范于前,又要惩戒于后,防范应该重于惩戒,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构筑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是预防监狱警察不正之风问题发生的重要手段。 构筑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应在采集警察工作作风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运用预测理论进行科学的分析,及时提供给需要的部门和管理人员,充分发挥预警效用。在预警系统构建中应该把握如下四个原则: 1、是预防前置原则。科学灵敏的地预警机制不仅要应对已然的问题,更要注重对未然问题的预防,对隐形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分析。通过预警实现未雨绸缪,主动防范,达到事前预防的目标。 2、是有的放矢原则。在预警机制建设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绝对化和一刀切,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区别对待,客观进行分析,以实现有针对性地预警目的。 3、是确保客观真实的原则。警察工作作风的相关信息,必须确保客观真实,这样才能保证准确的分析警察作风的发展趋势,获得科学的预警结果。 4、是快速反应原则。对警察工作作风中暴露出的苗头性问题,预警机制要实现快速及时地反映,为纠风工作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突出重点,科学决策,处理好三个关系 构建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是推动纠风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实践的、动态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为此,要把握和处理好三个关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长期性和阶段性的关系。构建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的解决监狱警察中存在的不正之风问题。但又要认识到,通过建立预警机制,完善体制机制制度,必然能够进一步铲除不正之风滋生的条件和土壤,使不正之风现象受到有效遏制。因此,要克服畏难情绪,树立纠风工作必胜的信心。既要形成总体方案和长远规划,又要涉及单项具体问题,做到相互衔接,相互照应。既要立足于当前,着眼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预测出短期内将发生的作风问题。又要放眼长远,具有超前意识,加强前瞻性谋略和规划,从而将纠风工作的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实现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统一。一是要突出针对性。根据目前纠风工作反映的突出问题,对一段时间以来纠风工作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产生不正之风的深层次原因,研究探索有针对性的预警机制。特别是要在罪犯考核、加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容易产生的不正之风的工作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工作作风预警机制把握不正之风的发生和发展。二是要突出可操作性。把总体要求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做到预警机制与具体任务分解紧密结合,从大处着眼,从具体问题着手,尽可能做到详细具体易于操作便于掌握。三是注重时效性。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要与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结合“监狱警察岗位练兵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和即将开展的“科学发展观教育”等工作,查找出监狱警察思想和工作中的不足,切实解决损害监狱警察形象的违法违纪行为,树立良好的监狱警察工作作风。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巩固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灵魂。科学总结防治不正之风工作的基本经验,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既要坚持和发展这些年来积累的预防不正之风工作宝贵经验,又要借鉴当前最新的预防不正之风有效做法;既要充分重视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坚持与时俱进,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路,系统构建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要不断总结廉政文化建设、权力制约、制度建设、责任追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把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重新进行全面充实和理论提升,将其纳入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中。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构建预警机制涉及面广,必须处理好宏观与微观、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要通过对整体预测的全面推进,巩固、提高、深化重点预测;通过对重点预测的深入扩展,充实和促进整体预测;要紧紧围绕教育机制、监督机制、惩处机制,结合监狱工作实际,找准构建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当前,要对过去几年预防监狱警察不正之风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梳理,重点在四个预警机制方面努力寻求突破:一是深化警察的警示教育预警机制,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强化权力监督的预警机制,加大对执法过程中的监控力度;三是完善监督的预警机制,保障监督渠道的畅通;四是健全对不正之风行为的预警机制,保持对违法违纪人员的高压态势。在构建中对已经取得的成果要进行巩固。继续拓宽工作领域,拓展新的工作内容,紧密围绕执法和权力运行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通过重点构建推动预警工作全面开展。 二、构建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的对策和设想 (一)利用科学理论,构建监督预警机制 俗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测学是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根据,运用可靠的信息和科学的预测方法探索和研究未来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的演变趋势必须加以预先把握,才能保证纠风工作的有的放矢,杜绝不正之风现象的发生。构建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可以运用预测理论,通过以系统要素构建的形态模型、反馈模型、关联树等系统分析模型,综合运用类推法、趋势外推法、包络曲线法、模拟法、网络法、矩阵法和特尔斐法等方法,对监狱警察工作作风情况的发展趋势加以预测,进行科学的预警。 (二)把握构建要素,拓宽信息采集渠道 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的核心内容,是对警察作风管理目标信息的科学分析。要发挥好预警机制的作用,必须搭建好信息资源的汇集平台,把警察的任务完成情况,平时表现,各人喜好,家庭状况,思想素质,邻里关系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信息录入信息平台;结合纪检监察部门正在实施的绩效考核工作,把考评结果纳入预警机制,录入信息平台;及时把公开公示、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信访举报、行政管理工作中反映的有关队伍状况信息录入信息平台;与检察、法院及其它监督机关配合,扩大信息来源;??收集应用,及时掌握信息,增强预测的时效性,实现信息共享,发挥预警机制对纠风工作的指导作用。 (三)整合构建要素,提升预警效能和质量 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的纪检监察机关力量是不能保证预测信息的完整,应该在整合信息资源上求突破。首先,要完善预警信息的采集机制,规范信息的采集制度、规范信息的采集程序,对预警要素进行标准化分解,强化信息的分析机制。其次,建立起党内和党外、组织和群众、上级和下级、公开和公示、监狱和社会、宣传和舆论相互结合,全方位、主辅交叉的信息采集网络,为信息的定性分析提供比较全面的事实依据。 (四)健全预警机制,强化预警结果的实用性 利用警察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警察工作行为标准的量化分解,同时,将采集到的警察工作作风信息亦进行量化,按照预测学的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得出定量的分析结果,对分析结果进行定性评估,自动生成预警等级。一般设置为:一级红色严重警告,不正之风问题严重,必须加以解决;二级黄色危险警告,不正之风苗头明显,必须加以预防;三级蓝色良好状态,工作作风一般;四级绿色优异状态,工作作风优异。通过对过程和结果的评估、评定、预警,使纪检监察部门能及时掌握警察队伍工作作风的发展态势,总结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调整工作重点,采取必要措施,推进警察队伍的工作作风建设。 三、构建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需解决的问题??测方法、预测对象和预测结果。监狱警察工作作风监督预警机制,是监督主体(预测者)与监督客体(预测对象)依托监督制度(预测依据)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预测方法)得以建立的动态系统,他的预测结果准确程度受到各要素的直接影响。主要影响是:在监督主体上,监督得自觉性、主动性不强,预警意识淡薄,缺乏解决问题的紧迫感;监督客体上存在,认为来自上级的监督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来自同级的监督是对自己的不支持,来自下级的监督是不安分,容不得方方面面的批评和监督;在监督制度上,一般性要求多,弹性大,可操作性和稳定性不强,执行得好坏,难以衡量;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上,主要是对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掌握水平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预警机制的准确程度。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