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村的建设

    时间:2012年01月0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交通安全村”是在城郊及农村开展交管理法制宣传,普及交通安全常识,教育群众和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能够法规,维护交通秩序,预防、减少交通事故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大队以肖桥警务区为载体,以肖桥村为龙头,以白茶村、温泉村为主体,在建设“交通安全村”活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制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大队以开展交通安全村建设活动为契机,改革勤务、警务制度,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把交通安全落实到村上,把公安交警摆到路面上,把管理扩展到社会面上”的总体思路。笔者认为,做好交通安全村工作,主要是抓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领导,明确目标,严格考核。建设交通安全村,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取得各级政府的理解和大力支持,率先建立一个样板交通安全村,带动周围村建立一批交通安全镇村。其次,以政府名义确定分批实施、稳定推进,逐年提高的总体规划,从基础工作、活动内容、实际效果三个方面明确交通安全镇村建设标准,如我大队在肖桥村村委员竖立统一、醒目、美观的“交通安全村”牌子,并制定谁牵头、谁主抓、谁负责、谁指导、谁考核等等规范性文件,把责任分到各级政府和职能单位负责人身上,坚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各级政府领导年度政绩考核和单位评先奖优挂起钩来,对完成建设任务的予以奖励;完不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形成领导抓,抓领导,验收标准明确,考核制度健全,奖罚措施严明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

         二、抓宣传,运用多种形式,增强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把提高村民的交通安全和遵章守法意识,作为搞好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从教育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宣传内容上,适应农民特点,编写便于理解、容易接受的《村民交通安全常识》,印成小册子分发到村民、镇民手中;针对村民、镇民经常出现的交通违章行为,以村为单位,制定《交通安全公约》,作为村约规定下来。同时,注重寓教于乐,为村民喜闻乐见。如我大队在肖桥村制作了宣传栏、黑板报、展览室、标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播放幻灯片、电影、录象、举办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逐渐在村上形成学习、宣传交通法规的浓厚氛围。

        三、抓龙头,紧紧依靠基层党政组织,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坚持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政组织的“龙头”作用,通过他们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建立由政府、民政、运管、交警及各个村主管负责人参加的创建交通安全村活动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创建交通安全文明村的规范性文件,并对交通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各村创建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社会治安秩序综合治理及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并与奖惩挂钩。交警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和参与检查、考核、评比各村交通安全创建工作。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村分管领导负责对驾驶员的教育及车辆的安全管理;负责召开每月一次的各村交通安全员会议,部署、研究有关交通安全工作。

        四、抓难点,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从影响制约交通管理工作的难点问题入手搞突破。一是整顿周边集贸市场,拆除违章建筑,疏通交通拥塞点,消除事故隐患。二是下决心解决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物作业等违法占道问题。三是重点整治秩序乱、事故多的路段。

        五、抓典型,树样板,发挥示范效应。改革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只有在实践中大胆探索,逐步完善,不断提高。创建交通安全村镇,不是一哄而上,而是本着科学务实、积极慎重的态度,抓试点、抓样板,逐步推开。

        从我大队建设肖桥村的成功经验表明,以创建交通安全村镇活动为启动的村级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改革,不仅提高了城郊道路管理水平,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村民镇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提高,交通安全村镇中村民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普及率大幅度提高。二是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在辖区道路上,没有看到堆物作业、摆摊设点、集市贸易等违法占道现象,也没有发现交通堵塞,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交通秩序良好。三是密切了警民关系。交通安全村镇的交警和群众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交警和群众接触增多了,相互了解加深了,感情也深厚了。民警在实践中学会了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四是促进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交通安全村建设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交通管理工作自身,内容在不断丰富,外延在不断扩大,不少地方的党委、政府以安全村镇建设为切入点,推进依法治村,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由于宣传形式丰富多彩,营造了浓重的文化氛围,增强了村民的文明意识和时代观念,繁荣了村镇文化,在广大城郊营造了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风尚。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
  • 下一篇:新形势下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新认识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