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人事队伍 >> 浏览公安
  • 锻造职业化公安队伍的思考(二)

    时间:2012年01月1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为期三年的“三基”建设,为公安机关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硬件”设施怎么管、“软件”工作怎么做的问题,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各级领导面前的又一个新的课题,是不断深化“三基”建设的关键环节。“细节决定胜败”,“精细决定质量”。实践证明,提升公安队伍的正规化水平、职业化素质,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以精求深,以细求实,按照纪律部队的要求,制定并实施科学的管理制度,实行集中、统一的指挥和规范、严格的管理,实现公安警务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职业化公安队伍。

        目前,公安机关实行职业化、精细化管理主要应做到教育训练从严、日常管理从严、工作标准从严、执法执纪从严,实现由“模糊管理到精确管理,由人为约束到制度规范”的目标。具体可以概括为“四化”即:内务管理“军事化”,教育训练“专业化”,执法执勤“规范化”,制度规章“标准化”,真正走出一条“借鉴管理新理念,体现公安新特色,突出工作新发展”的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子。

        一、立足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构建具有公安纪律部队特点的职业化内务管理体系,实现内务管理“军事化”

        毛泽东同志指出:“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要常喊看齐。”公安机关是一支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公安机关的职业化,需要强有力的纪律作风和日常养成作保障。为此,在精细化管理中,我们必须以《内务条令》为依据,坚持从小处着手的原则,突出细节管理,建立和坚持具有公安纪律部队特点的内务管理体系。努力实现目标管理向质量管理转变,由目标控制向过程控制转变,由重结果、轻程序管理向结果、程序管理并重转变,由应急式型管理向长效型管理转变,真正使“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体现到各个生活、工作环节之中。

        一是统一规范办公标识,营造赏心悦目、具有公安特色的办公环境。近年来,**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在“三基”建设全面实现达标的基础上,对所属各单位的营区设置、办公环境设置和内务设置做了统一规范,尤其是对分局机关及各基层所队的办公门牌、办公导示牌、民警办公桌牌、胸牌和职责制度,及会议室、大门厅的标牌标语等进行了统一设计、制做、悬挂和摆放,使全局的所有所、队、科及分局机关的内观标识从外到内全部实行了一个标准、一个样式、一个色调、一个规格、一样的内容。

        二是统一规范行为要求,培养良好的作风养成。从细化民警的警容风纪、纪律作风、办公秩序、礼节礼仪、文明用语和行为举止、环境卫生等学习、工作、生活最基本的行为抓起,完善机关和各警种一日工作规范,将以往管理的各个环节关口前移,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准则。

        二、着眼精细化管理的着重点,构建比较完善的职业化执法执勤体系,实现执法执勤“规范化”

        公安法制工作是公安工作职业化的基础,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公安机关的基本职业活动是执法执勤活动,提高公安执法公信力,关键在于执法规范。为此,各级公安机关要从民警的最基本行为抓起,把规范执法执勤做在平时,将问题解决在平时,把精细化管理工作渗透到每一起案件的办理、每一件事情的处理中,体现在公安执法工作的实体上、程序上和实效上,实现执法质量和执法效能的统一。

        一是完善执法执勤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执法素质。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开展“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专题讨论活动和公安民警价值观教育活动,努力克服以“管人”、“治人”者自居的错误思想,坚持问计于民,问情于民,问需于民,把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公平正义、严守法纪的理念根植于每一名民警的头脑之中,贯穿到每一项执法工作和每一个执法环境中。同时,要以“网上练兵”、“轮岗轮训”、“一案一评”、集中培训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五法一例”等基本法律知识活动。

        二是完善执法执勤办案体系,全面提高执法水平。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要求,要对接受报案、审查立案、调查取证、到采取强制措施、做出处理等各个环节以及公安行政管理业务的各个流程,细化制定出台规范民警执法执勤行为的办案手册,对民警执法执勤工作明确严格的语言规范、行为规范、程序规范、法律规范,使每一个执法行为、每一项执法措施和每一个执法环节,都有明确、严密、可操作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瞄准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点,构建制度健全、激发活力的职业化队伍建设体系,实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标准化”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规范体系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从人管人到以机制管人彻底转变的基本保障。目前,**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从实际出发,注重在健全治队“法典”上下功夫,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了全员绩效考核,建立了充满活力的公正、公平、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建立起“职责清晰化、工作规范化、管理精细化、考核数字化、奖励多元化”的正规化管理工作新格局,培育了正确的民警职业职务行为导向,使全体民警树立了“和谐、向上、平安、愉悦、健康”的职业理念。

        一是健全制度,实现由“人管”向“制度管”的进一步转变。今年以来,分局党委注重发挥规章制度管全局、管长远、管根本的作用,经过反复的调研和论证,制定和完善了人事管理、内务管理、教育培训、执法执纪、打击防范等一套集管理、教育、打击、防范、监督、考评的公安业务和队伍建设管理制度,把民警要干什么、怎么去干、干到什么程度全部细化、量化,构成一个完整的标准化的警务运作流程体系,努力使民警们的一言一行规范化,责任指标具体化,检查评比经常化,不断激发广大民警的源动力和战斗力。

        二是实行岗位竞聘,进一步激活班子和队伍发展的活力。通过建立起科学、透明、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采取公开程序、公开职位、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任用各级领导干部,并坚持以群众公论为基础,以政绩论英雄,看人品、看业绩、看能力,形成清风正气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真正将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优秀干部选用上来,进而激发民警工作的能动性与积极性。

        四、突出精细化管理的基准点,构建满足公安实战需要的职业化训练体系,实现教育训练“专业化”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观摩全国公安民警大练兵汇报演练时指出:“要持之以恒地开展公安民警大练兵活动,不断增强公安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体能素质,努力把公安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目前,大练兵工作应在以往好的做法的基础上,按照贴近实战的要求贴近一线、贴近实际、贴近业务,在增强大练兵的日常化、实战化、实效化上下功夫,以较好的训练模式和较高的职业素质来促进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广大民警的基本职业素质和履职综合能力,努力塑造一支枝精业强的精锐之师。

        一是围绕实战深化练兵内容。要坚持为实战而练的思想,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精什么”的原则,明确培训导向,细化培训任务。如刑警围绕提高破案能力应该练什么,派出所民警围绕保一方平安、提高防范、打击和服务水平应该练什么,所、队长应围绕警务管理、指挥基础知识,提高警务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应该练什么等等。同时,要进一步树立向科技要战斗力的思想,使练兵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时代性。

        二是适应实战深化练兵模式。以制定不同警种和系统的民警年度练兵目标为导向,以推行民警练兵达标为载体,紧紧围绕练就实战型精兵的要求,“干中练、练中干”,结合中心工作,突出业务特点,分层次、分警种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门业务培训班、研讨班。同时,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把练兵融入工作之中,最终达到人人适应岗位、人人精通本职、人人胜任职责。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公安机关队伍建设
  • 下一篇:浅谈当前监管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