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基层民警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浅谈

    时间:2012年01月1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新世纪以来,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公安机关面临的维稳压力前所未有。基层民警作为连接群众与政府最直接、最前沿的桥梁,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事件”“*事件”“*事件”等一系列事件表明除却简单的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群众缺乏利益诉求渠道,政府公信力的缺失等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才是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层民警如何在工作当中对群体性事件做到“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在日常工作当中就要提前预防、尽早发现、及时处置。

        一、善于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前兆和表现,群体性事件也是如此。当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受阻,在一些事件面前往往会出现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基层民警要善于利用“大走访”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社情民意,重视小矛盾、小问题,提前预防,强化预警,未雨绸缪,成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器。

        二、公正执法、依法办事

        有些地区的群众利益受损,甚至出现群体性事件,很多与政府部门的不依法办事,不按政策办事有关。只要我们公平公正执法,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安机关真正为他们办实事,让人民群众相信你。依靠你,这就为下一步的工作打好了基础。

        三,迅速反应、灵活处置

        及时处警后,在缓解群众情绪的基础上,基层民警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并用,对于一些非主要问题,我们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予以解决,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理解,促进事件解决。同时对于制造谣言事端,煽风点火的人员要予以严厉打击,防止事态的扩大。

        四、信息公开、政策透明

        堵不如疏,一些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而政府部门又不及时公布事件处理情况,导致矛盾越积越深,进而演化成群体性事件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要及时公布事态的处置进展情况,讲清政策,引导舆论媒体对事件的报道,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引导人民群众相信政府能够处理好。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基层民警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做好人民群众和政府的服务员、联络员,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多方配合以求得事件的圆满解决。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如何构建新时期的警民关系
  • 下一篇:谈如何以车驾管窗口为阵地开展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