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新形势下如何建设和谐的警民关系

    时间:2012年01月1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警民关系是指警察在打击、预防犯罪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各种警务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警民关系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涵,是能否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前提。

        去年来,看守所内躲猫猫死、洗澡死、喝开水死、睡觉死、激动死……一桩桩在押人员的离奇死亡,使看守所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给监管工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执法环境,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如何认真分析并积极消除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对进一步加强公安监管队伍建设、促进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保持监所的长期安全稳定、确保国家司法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主要问题

        衡量监管民警与人民群众关系和谐不和谐,距离到底有多远,影响有多深,是比较抽象的问题,不能用具体数字精确计算,经过我们的调查分析,感到当前影响公安监管警民关系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个别民警素质不高。随着监管民警队伍正规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级公安机关通过提升其政治地位、落实“从优待警”措施、优化工作条件等手段,为监管民警创造了很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振奋的精神,健康的状态,投身于公安监管事业中。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监管民警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公安监管场所管理工作向前发展的步伐,恶化了警民关系。

        二是个别民警为警不廉。公安监管民警每天都同被监管人员打交道,经常接触的都是阴暗面,面对被监管人员扭曲的心灵和不良习性,极易受到“污染”,可以说是一个高责任、高风险、高污染的职业。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些人在一夜之间暴富,过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在这种不良现象的诱导下,个别意志不够坚定的民警,便滋生了“向钱看”的思潮,由追求高尚的情操,变为物质生活享受的追求,想高消费,想“高水平”享乐,条件不具备,就搞权钱交易。近年来,一些监管民警因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而被追究刑事责任,从“管人者”沦为“阶下囚”,教训十分惨痛,

        三是个别民警宗旨观念弱化。工作中个别民警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特权思想严重、动辄以管人者自居,从心理上拉远了同人民群众的距离。有的个别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没有很好进行换位思考,没有带着感情去执法,完全不顾及违法人员的感受,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服务不到位。对在押人员缺乏耐心、爱心,态度粗暴、冷漠

        四是监管民警心理压力大。身处一线的公安监管民警,由于岗位特殊,岗位重要,责任重大,加之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多数会产生一些诸如自卑失落、挫折压抑、内心失衡等心理症状。有的因不能及时排除而产生厌烦情绪、麻痹心理和过激行为,这是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五是个别地方领导对监管工作思想重视不够。有的单位甚至有的公安机关领导对监管场所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监管场所是“养老”的好场所,没有意识到监管场所的重要位置,对监管工作重视不够,认为看守所莫非就是“一看二守三送走”,把在押人员“管好送走”就行,工作难度不大,是任何人都可以完成的工作,甚至有的人认为就是工作不行的人才安排到看守所工作。这给外界对监管场所的评价产生了偏差,给监管场所民警工作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了警民关系和谐。

        二、产生影响警民关系问题的原因

        一是认识偏差。少数公安机关领导片面地认为监管工作无非是“一看二守三送走”的事儿,对监管工作的复杂性和艰险性缺乏足够认识。认识是的偏差,导致工作上的偏薄。一些工作中难管理、有问题、年龄偏大的民警便被安排到看守所工作,这既给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带来极大的隐患,也给公安机关内部及外界对看守所看法产生了偏差,严重影响了公安监所的声誉。

        二是环境特殊。和公安机关其他岗位相比,监管民警工作环境有这样三个特点:即:单调枯燥、信息匮乏、高位风险。在监管场所工作的民警虽说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到,但工作环境却是非常单调枯燥的。每天穿梭于长长的走廊,管教于冰冷的监区。提审、会见、监控、巡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总是机械重复着一种简单原始的工作模式。监管场所相对封闭,和其他业务科室联系较少,信息和知识资源不够丰富。监管民警与社会接触面小,学习进修的机会又少,致使他们综合素质提升缓慢。目前,我国正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反映到监所内部,就是羁押对象日趋复杂,监管与反监管的斗争更加激烈、隐蔽和复杂。监管民警每天都像“坐在火山口,骑在虎背上”,谨言慎行,如坐针毡,有的因此出现了强迫症状和抑郁心理。

        三是付出与回报不对等。多数监管民警长期工作在监管一线,往往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本号安”。因为无暇顾及其余,以致素质越来越低,竞争力越来越差。加之部分领导对监管工作的漠视和偏见,最终导致了监管民警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集中表现为“四难一易”,“四难”,即:轮岗交流难,立功受奖难,职务升迁难,待遇落实难;“一易”,即犯错误受处分容易。此种状况,极大地挫伤了广大监管民警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监管民警认为监管工作没地位,没出息,没奔头,觉得只要管好自己不出问题,值好班,看好门就可以了,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工作消极被动。

        三、多措并举,建立和谐警民关系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主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践行执法为民的宗旨,贯彻公安监管机关与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开创公安监管工作新局面的重大举措,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要领导重视,政策倾斜。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到公安监管场所是一个“教育人、转化人、感化人、改造人”的场所,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部门;要认识到监管场所开展深挖犯罪工作是刑侦工作的“第二战场”及天然的犯罪资源信息库这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大对监管场所的警力、财力、物力投入,积极为为监管场所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条件。要充分认识到监管场所发生在押人员脱逃、自杀、在押人员打死在押人员、民警违法违纪等问题是给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摸黑和丢脸的事,是社会舆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从而强化安全措施,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传媒在舆论与监督方面的特殊作用,学会应对媒体的舆论与监督,防止监管场所的事故被媒体炒作。

        在此基础上,各级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要把那些政治上放心、工作责任心强、热爱监管事业的同志充实到监管民警队伍中来;要给以政策上的倾斜,严把进人关,畅通“出口关”,切实提升监管民警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努力营造一个舒心、平等、和谐、有为的拴心留人工作环境;要落实从优待警方针,采取多种措施激活监管民警队伍,全方位的关心监管民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要努力帮助监管部门改变闭门造车的做法,采取多种形式到外面去,多了解社会,多与他人交流;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监管民警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努力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正面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强化教育,提高认识。要培养监管民警健康向上的心态,乐以奉献的精神,不断强化积极的自我认定,不管监管工作环境如何艰苦,只要监管民警拥有积极心态,全心全意地干好本职工作,同样可以走出困境,提升自我,获得成功。用积极的心态重新审视自我,认识世界,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健全。要透过监控、巡视、提审、会见这些简单反复的琐碎事项,看到监管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爱岗敬业的意识。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不管任何岗位,只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工作,再单调、再枯燥的工作也会变得趣味横生,监管民警要从平凡而重要的工作中重新认识自我,千方百计保证好监所安全、维持好在押人员思想稳定、维护好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好司法程序正常进行,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三是要规范执法,提高素质。目前,监管场所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要结合实际抓好民警的法制理念教育,切实解决民警思想上存在的错误执法理念,把依法治所、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管理教育过程,烙进每个民警的思想中,努力提高监管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提升监管民警的素质,增强民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自觉性;要注重执法过程,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贯穿于整个执法过程,推进执法工作流程化、规范化,同时要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制,强化执法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确实把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坚决杜绝打骂、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的行为,努力改善在押对象生活质量。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考核奖惩机制,一套科学、高效、规范的勤务模式。要落实好各项管理措施,严格执行好各种规章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力度,确保监管工作每个环节都健康有序地进行。通过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勤政为民,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信任。

        四是要学会调节,释放压力。要教育和引导监管民警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及时摆脱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如果有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要适时进行宣泄,要想方设法通过适当渠道把心中的郁闷释放和宣泄出来。如,找一个人倾诉,听听音乐,进行体育锻炼,转移注意力等。还可以与心理咨询师联系,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以便使自己尽快走出心理误区。监管民警在工作生活之余,不妨多读一些励志书籍,参加一些有利以身体、身心健康的活动,舒缓工作的压力。监管民警要有开阔的心胸,端正的心态,俗话说:“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成败”,没有健康的心态,就没有良好的工作状态,也就不可能把各项工作做好;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认识到做好自己工作也是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这一重要意义,从而努力做好每项工作,确保看守所安全。

        五是要廉洁自律,公正公开。要敦促监管民警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忠实地执行国家法律,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抵制来自“权力、人情、金钱、美色”等方面对执法工作的干扰,确保公正地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要严格按照《看守所条例》从事执法活动和管理工作;在留所服刑、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热点、敏感问题上,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规范执法。管理、监督在押人员时要做到文明礼貌,不因自己的好恶、以及亲情、关系等给予特殊的照顾。不打骂、体罚、虐待、侮辱在押人员,不采用可能引起在押人员精神疾病的处罚措施和可能伤及在押人员身体健康的非制式械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展示监管民警的良好职业形象,提升监所的声誉。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如何做一名优秀看守民警
  • 下一篇:科学把握基层公安信访工作的基点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