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经验交流 >> 浏览公安
  • 监管大队:做好本职“小”事情 谱写和谐“大”文章

    时间:2012年01月2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为了更好履行新时期“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安全感,**市公安局监管大队本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理念,着手于“小”, 将小事做好,把小事做细, 积小安为大安,聚小和谐为大和谐,使办好的一件件小事成为警民大和谐纽带上的一个个“连心锁”。在不久前的进行的“双评”活动中,高密监管大队的群众满意度达到**、*%,名列各行业之首。

        一是不放“小患”。“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启示我们,“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为此,高密监管大队领导始终告诫监管民警,警务活动中一句不规范的语言、一个不文明的小举止、一项工作中的小疏忽、一次执法中的小漏洞等等,都会成为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小隐患”,从而产生警民隔阂,疏远脱离群众。因此,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从不忽视、放任、放纵、放过工作和队伍管理中的任何一个“小患”,如每天交接班时,重点查看了场所内的监控设施是否运转正常、是否完好有效,重点犯械具是否牢固可靠,值班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值班记录是否准确详实,等待,防患于未然。

        二是不积“小怨”。监管民警整天“亲密接触”的是一群“特殊人群”,这些人有的性格怪异、脾气暴躁,有的罪行累累、破罐子破摔。监管工作面对在押人员。在押人员亲属,这样的特殊群体,一些不足和问题难免使他们有怨言、怨气,若许多小结、小怨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就会使怨言成怨恨,抱怨成结怨。因此在监管工作中,他们通过深入社区、深入在押人员家庭,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采取工作措施,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开通“泄洪闸”,畅通“疏导渠”,防止积压、积怨、积恨、积仇,化怨气为和气,解小结通心结,消隔阂变密切,确保警民关系和谐。

        ****年以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公安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死亡事件,进而引发了舆论炒作。监管大队领导经过深入分析,认为,一方面被监管人员死亡事件反映了我们工作中确实存在着制度落实不彻底、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由于我们对社会开放程度不够,导致群众对我们工作存在误解、错解的问题。为此,监管大队积极推出公安监管场所对社会开放活动,让社会各界“走进监管、了解监管、宣传监管”。通过采取召开在押人员家属座谈会、邀请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参观等形式,将监管大队的执法和管理情况置于广泛的监督之下,增进了社会各界对公安监管工作的理解。去年来,先后有高密市纪委、各镇街办、驻军等**多个单位近****名干部、群众、学生到看守所参观。这一措施的出台,极大的稳定了在押人员思想,加深了群众对监管大队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三是重视“小愿”。民生无小事。在新的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有许多新期盼、新要求,公安民警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关注民生,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顺应民心,满足民愿,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选择,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困,了解、关注、办好关乎民生的“小愿”,防止“民愿”变“民怨”,做到警民同呼吸,心连心,共和谐。

        按照法律规定,在押人员在关进看守所之后、法院未判决之前的这段时间,在押人员是不能会见其亲属的。这样导致了许多在押人员亲属对看守所管理教育工作存在许多误解,十分担心自己的亲人在看守所挨打、挨骂,吃不饱。如何搭建一座他们相互交流的平台,解除在押人员及其亲属的相思之苦?监管大队领导经多次研究、分析,决定利用拍摄录像的方式,为他们传递“心声”。于是,大队里专门购买了新录像机,将在押人员一日生活情况拍摄成DV片,专门来到在押人员家中播放,消除其亲人们的误解。同时,将在押人员亲人的期盼、希望,拍成DV,及时反馈给在押人员,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截止目前,他们已拍了**位在押人员情况,走访了**家在押人员家庭,反馈回了**多位亲人对在押人员的期盼。

        四是抓好“小节”。小节决定胜败。为此,工作中他们一是规范民警行为。通过集中讨论学习的方式,提高自我修养,规范自我执法行为,使执法的每一个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真正地赢得群众的信任。二是改进工作作风。注重教育民警处理好与群众接触过程中的“小细节”:对来所办事的群众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推行首问负责制,不让群众多跑冤枉路。工作作风的改变,进一步赢得了群众的好感。三是强化制度建设。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通过狠抓纪律作风建设,加强经常性的反腐倡廉和纪律作风教育,杜绝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发生,集中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伤害群众感情,侵犯在押人员利益的突出问题。监管大队距离高密城区有近**多里的路程,许多家在外地来所探监、办事的在押人员亲属,等办完事情,基本就到了吃中午饭时间了。为了急着赶路,他们往往是饿着肚子回家。大队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了管理教育好犯了罪的在押人员,照顾好前来办事的在押人员的亲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监管大队专门在民警饭堂一边辟出一间功能房,建起“爱心餐桌”,免费供应前来办事的在押人员的亲人饭菜,受到了在押人员家属的好评:“孩子犯了罪,我们觉得已经很对不起政府和看守所领导了。现在,看守所领导还为我们提供饭菜,我们的心里真是过意不去!我们一定协助看守所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争取早一天出去,报答社会!”

        五是要做好“小事”。 所谓“小事”是指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锁碎的事。实际上,监管民警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是在做平凡的小事,比如:作一份笔录,接待一次来访,与在押人员谈一次话,到在押人员家中进行一次家访等等。针对个别民警存在的:小事做不出大“名堂”的问题,大队领导教育和引导民警,小事随小但却连着民心。必须把“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贯穿于公安监管工作中,从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急需的小事做起,切实做好与群众利益攸关的小事。让人民群众从小事中看到、感受到监管民警的诚意,赢得人民群众点点滴滴的“小情感”,汇集成了人民群众对监管工作的“大情感”从而累积对监管民警的信任,促进警民和谐。

        留所执行犯刘某某,*年前,妻子因重病住进医院,为了筹集高额的费用,一时糊涂走上了抢劫的歪路。入所后不久,妻子去世,家里只剩下一个*岁的女儿跟着姥姥生活。巨大的打击让刘某某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大队领导领导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一面做他的思想工作,一面进行了家访。当民警们来到刘某某岳母的家时惊呆了:这不足**平米的小房狭窄、破旧、凌乱,再加上刚失去母亲的孩子,一片凄凉。领导当即决定与他们结成“对子”,每月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和一定的费用,帮助其女儿上了幼儿园。并且,多方联系,为其岳母办了农村低保,解除了老人和孩子的生活之忧。今年来,他们共协助*名家庭困难的在押人员申请办理了“低保”,参与调处了*起在押人员婚姻纠纷,帮助*名在押人员子女入学入托。

        六是不拘“小满”。近年来,高密监管大队下大力抓了队伍建设和监所安全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先后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监管战线亲民爱民先进模范集体”、“全国二级看守所”、被省厅评为“全省公安优秀基层单位”。成绩面前,个别同志产生了自满情绪,认为等级上去了,名誉获得了,可以松口气、歇歇脚啦。对此,大队领导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能因为群众做了一些工作,办了一些小事,取得了一定成效而沾沾自喜,居功自傲。他们始终把“群众赞成程度,高兴程度,满意程度”作为工作标准,着力改变不适应、不符合群众意愿的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警民之间形成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良性关系,谱写了警民和谐新篇章。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依托规范化建设推动公安监管工作全面发展
  • 下一篇: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