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春运”期间农用车违法载人增多的原因和管理对策
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开始,老百姓一向对春节格外重视,走亲访友、进城赶集、购买年货络绎不绝,尤其县乡道路人流日益增长。在较为偏远的乡村,人民群众为了出行有车即乘,导致农用车载人违法行为开始大幅度增长,但是从农用车设计制造的初衷和机械性能讲都不适合上路载客,且大多数农用车都行驶在路况较差的县乡村道路上,一旦发生事故,多为重特大交通事故。有效管理好农用车辆、预防和遏制农用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成为“春运”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本人就“春运”期间农用车载人的原因及管理措施谈一下自己的简单看法。
一、农用车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 1、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随着人财物的大流动和客流量的急剧增加,特别是春运期间人们出行较多,农村群众出门只顾省钱方便,忽视安全,在乡村道路上遇见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就随便乘坐,安全二字置于脑后,加上驾驶人安全意识不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2、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农村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偏远农村人民群众出行困难的问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加之乡村道路交通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缺少,路面情况复杂,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 3、路面管控存在不足。在“春运”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再加上警力不足,我们往往把有限的警力和工作重心都投放在国省主干道上,对于一些县乡道路往往是鞭长莫及,而且一些农用车驾驶人和车主善于打时间差,利用无警时段悄悄出动,逃避检查,容易产生漏洞,加大了管理难度。 二、交警部门应采取的管理对策 1、加强思想认识,将农用车作为“春运”管理的重点。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用车的安全管理,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要切实把农用车和农村道路的安全管理提升到讲政治的层面上来,充分认识加强农用车的安全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维护安全形势稳定,不仅是我们的职责之所在,也是当前的政治任务和首要任务,要以对党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重视的态度,切实增强加强农用车安全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到工作不松,力度不减,严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2、强化安全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我们要结合“五进” “春运”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服务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针对农民、农用车、农村道路的特点,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做到不驾问题车、不乘坐农用车。要组织民警在农村道路沿线、农村集镇、农村中小学校、农村集市等场所开展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一路平安”为主题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组织民警深入公路沿线村镇和农贸市场,展出宣传挂图,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同时,要指导路面执勤民警在查纠农用车、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时,耐心向当事人讲明危害,使之受到教育,增强执法和宣传效果。 3、强化路面监控,切实消除各类事故隐患。要控制农用车的违法,减少和避免各类涉及农用车交通事故的发生,强化路面管理是关键。一是开展农用车辆专项整治活动,对那些从事客运的农用运输车,要坚决予以取缔,该查处的要实行重处;二是管理要延伸。安排警力上路巡查要延伸到乡村公路,发现一辆,查扣一辆,该报废的强制报废;三是对驾驶农用车载客的驾驶人要严肃处理,组织他们办学习班,提高认识基础上,按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四是加大举报有奖力度。我们在搞宣传的同时,也要向村民们宣传举报有奖制度,如果举报属实,将坚决兑现奖金,以此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管理的积极性,让农用车违法载客行为无处藏身。 4、强化联合治理,建立起多部门共同管理机制。一是依靠乡镇党委、政府,积极联络有关职能部门,建立乡、村、交警队和安监、交通等社会力量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要把交通安全责任逐级分解到乡人民政府和村委会,实行目标管理,以发挥基层政权组织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积极作用。对交警部门日常交通安全管理难以顾及的区域,委托当地派出所协助管理;二是有选择性地在农村聘请一批在当地有一定声望、熟悉热爱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敢于管理的人士担任义务交通协管员,协助交警部门,从源头上防止农用车违法载人;三是要积极争取县委、政府支持,将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纳入地方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评内容。同时,要全面落实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交通安全责任制和重大交通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强对农用车违法载人的监督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