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领导讲话 >> 会议讲话 >> 浏览公安
  • 在消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三)

    时间:2012年02月1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在这里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消防工作,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消防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公安部消防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消防工作和消防部队建设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年战斗在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一线的广大消防官兵和专兼职消防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

        近年来,*省的消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省消防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省委、省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消防工作。省政府采取每年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办法,将消防业务经费、车辆器材装备、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整治等纳入政府目标任务,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二是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成效显著。据统计,三年来全省投入*.**亿元,用于消防工作建设,市政消火栓达到了****个,装备了消防坦克、检测维修、移动通讯指挥等一批特种消防车辆装备,消防员**项个人防护装备基本配备到位,城市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特别是这些成绩是在*整体经济条件并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取得的,也更突出地表明了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重视和支持。三是社会防控火灾能力明显提高。通过持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大力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保持了火灾形势的持续稳定。省政府和公安厅主要领导,特别是张晓兰副省长在百忙中带队深入重点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促进了各级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四是消防部队履行职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消防部队地处西北,自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总队党委“一班人”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积极主动地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大力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努力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次会上,我有机会了解到平凉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示范单位的情况,总体感觉*省消防工作特别是社会火灾防控工作是扎实的,取得的经验也是符合消防工作发展规律的,有些创新的做法是值得推广的。希望*各级公安消防部队继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加强与各行业部门的协调配合,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推进消防工作特别是社会火灾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借此机会,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强化责任,不断增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消防工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与传统消防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发生火灾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因素增多,火灾隐患大量滋生,消防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火灾防控压力前所未有。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群众对火灾问题的敏感度日益增强,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公共消防安全服务、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消防科技发展水平等公共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与社会消防安全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采取了持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一系列超常规措施,保持了火灾形势总体平稳,但全社会防控火灾的基础仍然薄弱,火灾总量仍然很大,一次致多人死亡的火灾时有发生。进入**世纪以来的十年里,全国发生一次死亡**人以上的火灾**起,共造成***人死亡、***人受伤。有些火灾虽然未造成群死群伤,但损失惨重。深刻分析火灾频发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单位消防工作责任不落实,农村、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基础薄弱,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不力,消防监督管理水平不适应。*是石油、化工、稀有金属生产贮存、运输集中的省份,省内西油东输、西气东输管线长达****多公里,兰州等地还是全国化工生产储存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场所集中,火灾危险性大,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特别是今年年初发生的“*•*”兰化爆炸事故,更是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和公安消防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精心组织谋划,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研究解决制约消防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努力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全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

        全面加强火灾预防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必须抓住消防工作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下大力气前移火灾预防关口。公安部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国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并于今年*月初在*石家庄召开现场会进行了全面部署。两个月来,各地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按照公安部的部署要求,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了构筑“防火墙”工程的良好发展势头。公安部领导对构筑“防火墙”工程高度重视,刘金国副部长近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防火墙’工程旨在把隐患消除在火灾发生之前,包括把火灾扑灭在初发阶段,严防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全国一抓三年,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参加”,要求“现在工作思路已很清晰,任务已很明确,措施也具体,关键是抓好落实,并在抓创新落实的方法上下功夫,以真正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从政府及社会层面看,需要着力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责任、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基础、提高社会单位自主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责任。公共消防安全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需要政府和有关行业、部门落实“四项责任”。要落实组织领导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消防经费、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社会消防力量发展、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纳入政府任期工作目标,制定实施“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落实部门监管责任。消防工作社会性强,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方方面面,必须落实部门监管责任,齐抓共管。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将消防工作纳入本行业系统管理内容,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具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要落实各自消防工作职责,严格依法监管。要落实设施建设责任。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车辆装备器材等公共消防设施是公共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应当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实施城乡消防规划,及时修订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消防规划,不断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要落实检查考评责任。地方党委、政府应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考评内容,纳入政务督查内容,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定期组织监督检查、考评验收。

        二是要进一步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基础。农村稳则国家安。没有农村火灾形势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火灾形势的稳定。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应当按照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着力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要夯实组织建设基础。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成立消防安全领导组织,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可以成立消防工作专门机构,其他地区乡镇可以依托综治办、安监办等机构,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要夯实设施建设基础。要将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要加强城市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足配齐灭火器材,适应扑救初起火灾的需要。要夯实群防群治工作基础。积极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动员、组织广大村居民开展群众性消防工作,是提高农村社区火灾防控能力的有效途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公约,组织开展多户联防、轮流值班、消防提示检查等群众性消防工作;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要落实消防管理责任,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改消除火灾隐患。要夯实队伍建设基础。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需要,依法建立专职、志愿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任务。设有治安巡防队的村庄、社区,要建设治安、消防合一的治安联防消防队,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三是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单位自主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单位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只有全面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单位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落实到具体单位就是要全面提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要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要想及时消除社会单位存在的大量火灾隐患,单纯依靠监管部门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单位自身的主体作用,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各类社会单位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限时消除。要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分析以往的重特大火灾事故,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单位在火灾发生初期没有及时组织有效的扑救,以致“小火酿成大灾”。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他单位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结合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要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社会单位能否在火灾初期有效组织在场人员疏散,是避免火灾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单位员工应当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并明确疏散引导人员,一旦发生火灾,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安全疏散。要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社会单位应依法落实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职责,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教育培训,做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切实提高执法服务和灭火救援水平

        公安消防部队是消防工作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各级消防部队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锤炼过硬队伍,切实提高监督执法、灭火救援能力,以过硬本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方面,要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主动分析研判本地区消防安全形势,针对突出问题持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建立消防、治安、内保、警务督察及公安派出所“多警联勤”的消防执法机制,形成整治火灾隐患的合力;要按照新《消防法》的要求,着力改革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大力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要切实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完善服务窗口功能,提高办事效率,扩大公共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要开展阳光执法,严格落实警务公开制度,着力提高执法透明度,坚持以公开促公平,努力把消防队伍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公正、文明执法队伍。

        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部队实战能力。各级公安消防部队要按照部党委“打造消防铁军”的战略部署,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火灾扑救的规律特点,有针对地加强技战术训练,加强灭火救援基础工作,深入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攻关,切实做到科学指挥,科学训练,科学施救,不断提高灭火实战能力。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部队管理,加强执勤备战,随时做好打大战、打恶战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部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志们,做好消防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省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关心、重视消防工作,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支持、配合消防工作,广大社会单位和人民群众进一步积极参与消防工作,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共同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的消防安全保障。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在2012年全县公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下一篇:在全市公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八)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