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析消防部队指挥员如何提高接处警应变能力

    时间:2012年03月0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当前,消防队伍担负着扑救常规火灾、特种火灾和处置自然灾害、各类毒气事件、化学危险品泄漏、爆炸等各种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重要任务。往往由于这些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影响面大,危害严重,威胁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要求我们消防官兵接警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实施抢险救援,尽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然而,在整个接处警过程中,救援队伍的指挥员充当着主导角色,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可以说,抢险救援的成功与否,指挥员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消防部队一线的指挥员一定要牢牢掌握好指挥技巧,并加以灵活运用,才能确保每次战斗任务的圆满完成。  

        高效的指挥活动是一种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成功运用和检验。救援的指挥技巧便是指挥员智慧和意志、思想和品质、逻辑和直观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它是处置灾害事故过程中指挥员准确掌握事故现场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正确组织和使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去能动地达到预期战斗目的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这里粗略谈谈接警出动、到达现场及整个处置过程中,第一出动指挥员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和实际运用的一些体会。  

        确凿信息,获得更多时间。接到出警的指令,指挥员迅速出动,途中应主动与指挥中心调度员联系,通过先进的技术平台(灭火救援指挥箱、移动掌上pda终端等)获取进一步的信息,并核对事故详细地点,以便快速到达。同时,尽可能通过指挥中心与目击者或受害人直接对话,从中得到第一手感觉资料,这样有助于指挥员快捷、准确地感受现场情况,及早形成初步作战方案,为现场的救援行动赢得宝贵时间。  

        处变不惊,采取明智决断,以不变应万变。突发性的事故现场是复杂多样的,即使同样是两车相撞,也会因当时的道路环境、车辆速度和车况的不同而导致现场异样。另一方面,从现场传来的第一组信息经常是含糊不清、残缺不全的。因此,在途中我们常常对事故现场没有一个明朗的、完整的认识。间接反馈来的信息留在头脑中的概念,通常与现场截然不同。这就要求指挥员应具有坚定的意志,沉着冷静的气质,不被现场混乱(有时甚至是惨乱)的环境吓懵,沉着冷静地观察、果断决策,始终坚持“救生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紧张有序地开展抢险救援。  

        知人善用,发挥各自所长,达到人与装备的完美结合。基层一线指挥员应在平时训练和生活中,了解、掌握每位战士身上的长处与弱点,在抢险救援任务的分配中扬长避短,合理使用。例如中队有个战士有先天性恐高症,就不宜让他登上云梯车高空作业,但他水性好,用在水下救援和井下救人时却能大显身手。车辆器材装备也同样,针对不同的场合合理选择救援装备,以达到最佳救援效果。例如金属切割机、无齿锯、双轮异向切割机均属于切割类器材,但面对不同的材质它的切割效果则大不相同。所以,指挥员的能力就是能使每个人的长处在不同的抢险救援现场得到充分发挥,让每件装备性能发挥到极致,使人员特长和装备性能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发挥效用,共同取得抢险救援的成功。  

        通晓全局,运筹帷幄,权宜现场情况灵活应变。现场指挥员在救援工作安排妥当后,大可不必“以身作则”,也拿起装备进行现场操作。作为指挥员,始终要关照全局,应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权宜应变,控制处置全过程的顺利进行。一旦救援行动中出现危急情况,现场指挥员便应挺身而出,为完成抢险救援任务而奋不顾身。  

        总之,指挥员在灾害事故现场的责任是要有效地指挥,这就要求他必须恰当地运用指挥技巧,提高接处警应变能力,同时要努力克服“三性”的困扰。一是主观性,就是不善于运用唯物的观点客观地看待灾害事故的各个环节,一切从主观意愿出发,在头脑制造方案;二是片面性,就是明于知己,暗于知彼,或者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不能积极主动地熟悉救援战斗力量和灾害事故的各方面情况,仅凭单方面的观察就作出决断;三是表面性,就是被灾害事故现场的某些“假象”或最初不完整的信息所迷惑,过早地下结论,做出错误决定。因此,现场指挥员应极力排除影响正确判断的个人因素,在救援行动中增强应变能力,高水平地发挥指挥技巧驾驭好作战全局,确保现场指挥的实效性。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对构建立体式消防宣传格局的几点看法
  • 下一篇:浅析如何发挥社会消防中介组织在消防技术服务中的作用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