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消防管理 >> 防火研究 >> 浏览公安
  • 浅析在推进农村消防工作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若干因素

    时间:2012年03月0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消防工作一盘棋,任何制约消防安全工作发展的因素都不能忽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消防安全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基层民众的关注和重视,然而,除城镇火灾尤其是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火灾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恶劣影响外,我们还清晰地看到,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同样面临严峻的形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农村火灾的频发不仅给基层民众造成了重大损失,还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城乡差距,造成了社会新的不安定因素,进一步突出了农村消防工作基础的薄弱。结合新形势下的农村消防工作实际,笔者针对推进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忽视若干因素谈一下几点建议。

        以人为本,加强领导,增强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当认清当前农村消防工作面临的形势,紧紧抓牢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一有效机制不放手,将农村消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把农村消防工作纳入地区农村工作的大框架之中,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组织机构,积极探索农村消防安全建设联动机制,因地制宜,全面安排部署,强化农村消防安全防控责任制,摸索消防安全工作实现乡镇----农村----家庭的层次拓展,完善农村消防安全覆盖网,着力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

        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工作法律法规,为农村消防工作开展提供政策依据和支持

        扎实推进农村消防工作,必须建立一个长效机制,需要各级政府针对农村消防安全现状,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并结合新《消防法》,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为有效推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支持,并制定农村消防工作实施办法,将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机构、基础设施投入建设等具体内容纳入到实施办法中去,多措并举,以激励先进,惩治不作为为手段,把农村消防工作于农村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指标结合起来,把奖惩机制与领导任职考评内容结合起来,层层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农村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农村火灾防范机制,实现目标管理。

        绘制农村消防工作蓝图,实现消防工作规划和城乡发展总体规划融为一体

        面对当前农村火灾形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地政府应结合地域实际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树立农村消防工作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理念,及时进行消防规划评审,制定出台农村消防发展规划或主动争取将农村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道路、消防水源建设等必要因素纳入到乡镇总体规划中,依照规划内容,将立项、设计、规划、实施同时展开,结合地域实际,合理安排消防安全平面布局,结合实际,扎扎实实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防火灭火硬件条件。

        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消防安全保障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与之俱来的消防安全压力也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农村消防安全工作需求,各地应结合地域经济、发展规模等实际情况,以财政投入当成首要途径,同时力争把消防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多元化的消防投入机制,大胆吸收外来资助,有效整合资源,争取以小钱办大事,争取大钱固根基。在消防基础设施上不吝啬,不小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充实和提升抵御火灾的能力。结合地域实际,按先试点再普及,最终完善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为村一级机构配备手抬机动泵、水带、水枪、灭火器、消防斧及改装的消防车等简单设施器材,另一方面,要考虑在主要街道和场所消防水源的保障。充分发挥沟渠、河道、池塘、专门的消防水池等取水平台作用。

        广泛动员,积极引导,加强农村消防队伍建设

        最大限度减少农村火灾造成的损失,在某种意义上讲,除了预防为主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提升基层民众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这也同当下全面推进“四个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公安现役警力编制紧张的情况下,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开展动员,积极引导基层民众参与到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中来,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形成一个主体负责,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全新局面,并要结合农村结构发生变化,把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大部分青壮年进城打工,农村出现“空巢”和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现象以及当发生火灾时,缺少青壮年劳力等客观存在因素考虑到农村消防队伍建设上去,更不能因经费和队员待遇而导致专职或义务消防队被取消,当地主体机构应想方设法,强化民众凝聚力,编织好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网络,多种形式消防队伍齐头并进,形成有效战斗力。 

        加大农村消防安全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农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全面提升农村群众自防自救的能力,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提高农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要因地制宜,充分依靠好农村消防宣传教育阵地,依靠和发动各级政府、村民自治委员会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团体,采取有效的形式和手段,大力推进消防宣传下乡、进村、入户、进课堂,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用火、用电、用油以及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等知识和技能,形成浓厚的符合各地特色的消防宣传氛围,特别是在冬春火灾多发季节、春耕垦荒烧荒期、民间习俗、秋收季节等火灾多发时期,掌握好这些阶段的火灾特点规律,研究防火宣传策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比如可以采取发布通告、宣传车走村串户的巡回宣传等方式或者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播放和刊登消防知识与消息等手段,广泛地宣传消防安全常识、消防法律法规知识,还可以通过在广大农村、乡镇设置消防宣传栏、广告栏、宣传标语等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活动。铺天盖地把消防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灌输和普及到农村基层,潜移默化地提高广大农民消防安全意识。

        突出行之有效的消防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

        筑牢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一方面提高农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就是应开展行之有效的消防教育培训,不断夯实农村群众自防自救的能力,使农村群众具备和掌握基本的防火巡检查、基础消防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操作及火灾扑救技能,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要立足于整个农村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以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对治安协调员、农村电工等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消防培训,尤其是农村学校等人烟密集场所的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把消防安全知识和自救自防技能扩大到学生中,扩展到课堂上,结合预案和实践演练,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技能教育培训氛围。使农村群众逐渐熟练掌握防火灭火常识以及扑救一般火灾的基本技能,达到提高农村自防自救能力的目的。

        依托基层派出所监督管理职能,加强消防监督管理。

        农村和乡镇属于三级消防监督管理,应该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由公安派出所负责具体实施,消防机构给予业务上的指导。扎实推进农村消防工作,应充分基层派出所具有对辖区情况熟、联系多的优势,加强对农村的消防监督管理,改善农村消防工作现状,遏制农村严峻的火灾形势。并不断提升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熟练掌握防火检查、消防宣传、消防设计审核、火灾调查和查处整改等业务工作的操作的开展流程和方法。开展好便民利民服务。公安派出所在承担各项公安业务的同时要把消防工作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彻底改变以往受责、权、利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使农村消防工作出现无人抓,无人管,漏管失控等现象。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析弱势群体消防安全现状与对策
  • 下一篇:关于火灾事故调查的几点探讨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