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三化”紧密结合有效防控火灾事故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和应用,易燃易爆、化工原料、化学危险品大量应用于整个社会生活当中。特别是新一轮全国援疆工作的启动,一大批工程的上马,给全区消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近两年来,我区消防部队相继开展了防火和灭火两个“三化”,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在扑救*“*.**”*国贸大厦**米高层火灾中得到了实战的检验。但是,目前部队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防火监督和灭火救援彼此不了解和熟悉对方的工作,各自为阵,使得部队没有形成最佳合力,不能充分发挥其最有效的作用。就灭火和防火两个“三化”紧密结合谈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在落实两个“三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防火”和“灭火”工作的脱节。多数防火干部不熟悉灭火指挥知识,战训干部不了解防火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缺少相互配合和沟通,各自为阵,工作相互脱节的现象十分突出,成为制约和束缚消防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二是战训干部对防火工作程序和规范的有关内容不熟悉,在组织官兵对单位进行“六熟悉”时,常常会遇到单位工作人员提出相关的防火措施而自己一知半解无法解答的尴尬局面,而且,在“六熟悉”过程中也不能有效地发现问题,不能起到消防监督的作用,为本来有限的警力浪费了时间和人力。 三是由于对防火工作的生疏,战训干部在指挥火灾扑救时,战术思维狭窄,“一条干线铺到头,两支水枪拉到顶”的老灭火思维一直延用至今,固定灭火设施用的是少之又少,不能贯彻“固定灭火设施为主,固定灭火设施与移动消防装备相结合”的战术思想。 四是防火干部灭火经验不足。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大学生干部,虽然他们都通过了灭火指挥员资格考试,但他们大多没有基层中队工作经验,没有火场实战经验,对于灭火也只是纸上谈兵,他们对规范的理解只停留在书面上,对于其在火场中的功能并不能真正体会,这就会给防火工作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更实现不了防为消的工作理念。 五是一些有过基层中队工作经验的防火干部,由于长时间疏于对灭火工作的研究,加上基层管理的正规化程度越来越高,消防装备建设越来越精良,火灾发展越来越复杂,这些都使他们已经不能与时俱进地跟上当前灭火工作的需要了。 六是熟悉环境的防火干部不会指挥灭火,而会指挥灭火的中队干部又不熟悉环境。虽然灭火人员定期组织对辖区单位进行“六熟悉”,但是由于其他工作的需要,不可能安排足够的时间对单位辖区一一进行熟悉,只能重点熟悉一些重点单位,而着火的单位大多是一些非重点单位,而防火监督员由于工作的需要,必须对辖区内的分管单位一一监督。这就造成了另一个现象,熟悉环境的防火干部不会指挥灭火,而会指挥灭火的中队干部又不熟悉环境,从而延误战机,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落实好两个“三化”,要做到八个结合 (一)落实好两个“三化”,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方面的紧密结合。在建设工程消防竣工验收时,改变传统的“单打一”工作模式,建立起防火灭火部门相结合的联合验收机制,对于提高验收质量和效率、扩大消防验收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只有防火监督部门的验收,难以达到完整意义上消防验收的目的。在验收中发挥中队的作用,利用中队的消防装备和车辆对建筑的消防设施,如水泵结合器、消防水池、取水口、消防管网等进行现场使用验收,就能及时发现施工中遗留的问题和实际使用中的问题,并及时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完善,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验收的质量,特别是隐蔽工程的质量。同时,吸收司令部门人员和中队人员参加验收,也是让中队对一个新单位进行全面熟悉的过程,对于中队开展“六熟悉”,结合实际制定灭火救援应急预案大有帮助。近几年来,*支队在联合验收的工作机制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落实好两个“三化”,在消防监督检查方面的紧密结合。消防监督检查是防火监督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防火监督部门根据抽样性检查规定以及重大节日、重大活动、重要季节消防保卫工作的特点,需要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社会面开展监督检查。司令部门和责任区消防中队根据有关规定,需要定期深入辖区单位开展灭火救援“六熟悉”,制定灭火救援应急预案,也需要到单位进行基础调查和检查核查。如果不进行有机整合,不仅会浪费警力,重复劳动,同时也会给消防重点单位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因此,在组织消防安全检查中可以有计划地吸收战训干部参加,将消防监督检查与“六熟悉”工作同步进行。 (三)落实好两个“三化”,在火灾原因调查方面的紧密结合。火灾现场往往破坏严重,给火灾原因调查分析带来许多困难,有的火场甚至无法取证。处于灭火第一线的战训人员若能意识到这一问题,在灭火时有意识地注意观察火灾现场的总体情况,特别是燃烧重点部位、着火点、火灾蔓延方向、火场温度、烟气颜色、现场物品布置、电气设施运行等情况,在战斗行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火灾结束后注意保护现场,就能为火灾原因调查提供宝贵的资料。防火人员在调查火灾原因时要注重向灭火战斗人员询问了解火灾现场情况,对于确定起火部位、起火点以及分析火灾原因都会有很大帮助。 (四)落实好两个“三化”,在大型活动和重要施工现场消防保卫方面的结合。从制定消防保卫方案开始,就要统筹考虑防火、灭火两方面的准备工作。在大型活动开展和火灾危险性大的重要项目施工之前,防火监督部门应事先进行检查,督促单位制定相应的保卫方案,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大型活动和施工期间,司令部门和消防中队须进行现场监护。****年秋季,*举办建州五十年大庆。根据组委会布置,单位提出了完整的消防保卫工作方案。*支队防火、司令部门分头各司其职。在节庆期间,有一条电器线路突然出现短路,引燃了分会场的可燃物,在现场监护的两部消防车立即投入扑救,一场有可能引发的恶性火灾很快被扑灭在初起阶段,确保了大庆的顺利进行。 (五)落实好两个“三化”,在灭火救援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方面的紧密结合。制定每一份灭火救援应急预案都需要掌握单位基本情况等大量数据,如果司令部门、责任区中队从头调查则要花费许多精力,同时也给单位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而防火监督部门根据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管理系统整理的防火档案,通常都比较完整规范,可以直接利用,这就减少了重复劳动。同时,防火部门对重点单位实施动态管理,还能及时对重点单位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可以让中队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的修订完善。由于防火监督人员对企业情况熟悉,在司令部门和中队开展演练时,可以共同配合,穿针引线,使灭火救援应急演练更好地实施。 (六)落实好两个“三化”,在灭火战评总结方面的紧密结合。长期以来,灭火战评总结通常在司令部门人员和中队干部中进行,其实在这方面吸收防火监督人员参加,对于加强消防监督工作也很有价值。防火人员参加战评总结,可以直接了解建筑物自动消防设施、安全疏散、防火分隔等系统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发挥作用、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等,这样可以通过火灾现场来检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是否科学、是否符合火灾实际,从而进一步指导建筑防火审核等基础工作。 (七)落实好两个“三化”,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上紧密结合。防火干部和中队干部所掌握的信息,许多都是对方非常需要的,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交流信息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做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如防火干部发现重大火灾隐患,一方面要严格执法,督促其尽快依法整改;另一方面,要及时向其辖区中队通报情况,让中队能做好有针对性的灭火预案,并开展训练,通过防消齐抓共管,确保安全。当有新型消防产品投入市场后,防火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向灭火人员通报情况,并组织灭火人员对其性能、使用方法等进行了解和学习,以便灭火人员在战斗中遇到这些设施时,能做到胸有成竹,充分发挥其作用。中队在灭火战斗和六熟悉过程中,要作为消防监督管理的补充力量,发现有违规行为,要及时向防火部门通报情况,督促整改,这样既能达到防火监督目的,又有效缓解了防火干部监督压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