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挥监督机制作用预防违规违纪推进交警队伍建设
*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公安工作的根本,也是保证。交警作为公安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一个独立的警种,其工作性质和所承担的任务有其专业性和特殊性。尤其是基层交警部门,它是公安机关为社会和群众服务最直接最广泛最密切的“窗口”单位,每天都与基层群众打交道,也是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特殊群体,其队伍纪律作风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和形象。塑造新时期的交警队伍既是长期任务, 也是现实的需要, 一刻也不能放松。公安工作要在新时期开创新局面, 实现新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盼, 就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矢志不渝地抓好队伍建设。当前我们的工作,我们的队伍,我们的行风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个别问题和不足的存在,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工作,损害我们的形象,引发群众的不满。因此,如何加强交警队伍纪律作风建设,以过硬的纪律作风,以严格的日常监管,有效防范交警队伍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严肃而认真的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应该认真探讨的重大课题。以下就如何充分发挥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作用, 积极预防并及时发现、解决交警违规违纪问题,深入推进交警队伍反腐倡廉建设,切实改进交警队伍纪律作风谈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发挥监督制约机制在预防和及时发现违规违纪中的一些做法
为加强队伍管理,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积极应对新形势下队伍管理工作的新要求,近年来,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紧密结合队伍管理现状,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兴警,制度管警,科技强警,致力于“树好形象,打造品牌,清正严明,确保队伍零违纪”的工作思路,建立和健全了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执法执勤监督制度。一是加大内部监督力度。成立监督小组,制定监督工作规范,明确监督工作职责,加强执法执勤监督检查。以道路执勤执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车驾管业务为重点,对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进行监督;对交通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以及民警遵守纪律、履职履责情况开展有效的监督;领导直接深入路面一线进行实地检查,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学校与当地一些司机长时间促膝谈心,从询问司机、走访群众中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从他们对极少数交警不规范执法的看法、怨言中查找交警队伍里的违规违纪行为。二是拓展外部监督渠道。通过聘请法制监督员,设置举报电话,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页上建立执法执勤监督专栏,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定期刊登交管执法监督信息,定期召开监督员会议,听取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大走访”对社会舆情反映、群众举报问题进行调查,使外部监督发挥积极作用,形成强有力的外部监督。三是加强执勤执法设备的投入和更新、增加执法监督设施投入,对民警在岗履职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管理和监督检查通报,对整个执法过程进行动态监督,弥补监督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一系列的严格监督制约措施,及时发现有效地预防了队伍中一些违规违纪行为,推进了队伍正规化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队伍的整体合力,促进了交通安保、系列专项整治等交通管理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强化内部和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几点构思
1、以强化教育为基础,筑牢预防违纪违规的思想道德防线。预防违规违纪,教育是基础。一要强化宗旨教育。各级公安机关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群众路线教育,引导民警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期待,把方便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向,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政策和措施,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要把思想教育与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教育干警树立严格执法、依法办案的观念和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公正廉洁的基本道德。从内心接受职业道德的约束,培养内在的道德自律感,自觉抵制金钱、物质的引诱。二要强化忠诚教育。公安民警离开忠诚,一切都无从谈起。中国警察是唯一在警察前面有“人民”二字的,要把忠诚教育置于思想道德建设的首位,持之以恒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民警头脑,不断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特别是公安历史教育,不断强化对党绝对忠诚的意识,不断增强广大民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使“忠诚、爱民、清廉”融入民警血液,成为自觉行为。三要强化法纪教育。要开展经常性的党纪条规教育、作风纪律教育和廉洁从警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五条禁令”、“五个严禁”、《纪律条令》等从严治警规定,把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以违法违纪典型案例为教材,开展警示教育,从中汲取教训;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开展正面典型教育,增强自律意识。,增强党员干部对党纪警纪的敬畏之心,培养公安民警秉公执法、清正廉明的职业操守,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筑牢预防违规违法思想道德防线。
2、以建章立制为抓手,构建预防违规违纪的制度体系。 一支好的队伍,是带出来的,是管出来的。公安交警部门要建立完善以《队伍管理制度》、《政务管理制度》、《内部车辆及驾驶人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为主的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增强其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现规范化管理,以制度来管人管事。一是健全党风廉政责任制度。每年年初,要对廉政责任书进行修订,明确责任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年终对各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进行考评,对考核成绩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廉政建设规定的给予处罚。二是对个别思想作风不过硬,易发生违纪行为的同志,通过专人谈心做工作抓预防;对涉财涉物等重点工作部门和风险岗位,通过建立相应制度,采取相应制约机制和公开办理等措施重点预防;对春节、假日违规违纪行为易发时节,向干警发公开信、发廉政短信、提廉政要求等。同时,建立《八小时以外廉政监督卡》制度,制约个别干警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违纪违规活动;落实“家庭预防”, 管好身边的人,办好身边的事,防止违规违纪行为。三是实行中层以上领导和民警述廉报告制度,由其他工作人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评议,强化廉政监督,积极预防。
3、以强化监督为关键,保持交警执法执勤权力的正确行使。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违规违纪。防止违规违纪、权力腐败,除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没有其他出路。一是各级领导同志要以“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为己任,自觉肩负起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层层落实目标任务,大队与各科、室、所、队一把手和每个民警签订责任书,把治理公路“三乱”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全体民警,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治理公路“三乱”局面。同时,加强对民警执法执勤情况和遵守纪律情况督导检查,定期召开研判分析会,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督促整改。二是积极做好信访举报和查处问题,对案件当事人反映的问题,深入科室、中队进行调查,对当事人产生误解的反映,及时向当事人反馈,教育民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有苗头的反映,及时找民警谈心,将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深化“三访三评”,把“大走访”触角向社会全方位拓展延伸,开门纳谏,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注重在汇聚民智、对症下药、整改提高上下功夫。同时,要找准结合点,围绕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提升效能。既要强化公安机关内部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纪律和严格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督察、法制、政工等部门的监督合力,又要真心实意、积极主动地接受人大、政协、检察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四是紧紧围绕交通治安管理的重点任务,实施严格的责任制,建立科学的检测体系,充分发挥检测在推动科学管理中的杠杆作用。通过建立领导牵头、逐项分解、定期汇报、督促检查、公开通报等一整套制度,用奖惩措施、制度措施、检测措施,强化民警的纪律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严肃队伍纪律,做到奖罚分明,奖优罚劣,解决民警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要认真学习全国各地先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一系列争先创优的活动,树立典型人物,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确保民警文明执勤、依法行政和防止违反“五条禁令”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全面提升队伍的素质,打造人民群众诚信满意的交警队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