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交警如何通过“三访三评”促进警民和谐
今年,全国公安机关迅速推进和广泛开展了以访问民情、访察民意、访排民忧和评议工作、评查问题、评选先进为主要内容的“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交警队伍作为公安机关的一个大警种,是跟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警种之一,当前又正处于社会交通管理矛盾增多突发期,因此开展好“三访三评”,对于深化“大走访”工作,促进交警与群众的和谐关系建设显得十分迫切重要。本文结合我县实际,就深化“三访三评”工作谈点粗浅看法。
一、广泛的群众性,决定了交警部门开展“三访三评”工作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广大基层交通民警执法的主要对象是广大交通参与者,频繁的执法活动,最容易与群众产生矛盾纠纷。交警由于担负着特殊的职能,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保护与被保护、服务与被服务等多种关系,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与人民群众之间产生了一种无形的、由诸多矛盾组成的距离,制约着交警与人民群众间的“零距离”的实现。而这次“三访三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排解民忧的平台,打开了警民密切联系和拓展群众工作的渠道,拉近了广大群众与民警之间的距离,优化和改善了执法环境。通过“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把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请进来或通过警务开放活动等,增进了警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人民群众能够了解和理解交通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认识到道路交通管理是一个社会工程,仅靠公安交警一家的力量是不足以维护社会交通环境的稳定,提高了群众对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认知度,使群众愿意协助和配合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开展交通管理工作。 二、 以真心换真情,*交警“三访三评”工作显露成效 这次“三访三评”活动中,*公安交管部门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根本,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出台和完善了一批便民利民新举措,立足服务,简化程序,服务大厅提供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一)抓好队伍管理,从源头上转变交警的思想作风。活动中,*交警通过加强政策形势教育、宗旨爱民教育、执法守纪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增强了广大民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解决了为谁奉献的问题,正确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摒弃了特权思想,改变了过去以管理者自居,盛气凌人的不良风气,走出单位大院和警营,深入基层和辖区百姓家中,以平民的心态、平和的语气、平等的地位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亲眼看,亲耳听,亲手摸,用第一感官与群众拉近距离、建立感情。 (二)细化访评措施,提升交通管理工作和队伍建设水平。活动中,*交警认真落实“便民、利民、爱民、惠民”措施,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按照“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学校”的“五进”要求,通过认真组织走访广大交通参与人,征求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合并整理后,以群众意愿为先导、以突出问题为重点,以群众利益为核心,从群众最不满意的方面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使交通管理工作和队伍建设水平得到提升。 (三)接受社会监督,完善交通管理工作机制。活动中,*交警通过开展警营开放、警民恳谈等活动,本着亮问题不怕丑,查根源不怕痛的态度,创新了监督机制,从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客运场站,辖区群众中聘请执法监督员,随时接受他们的监督,听取他们对民警执法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并欢迎对交警执法不公的执法行为进行举报,通过各种办法加强民警自身法治化建设,使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抓当前,重长远,开展“三访三评”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三访三评”活动着力于增进公安交警同人民群众间的感情,着力于提高交通民警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着力于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期待,着力于增强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全力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社会发展创造平安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要想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就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提高认识,做到统一思想。“三访三评”活动是在公安机关总结提炼近年来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中警民恳谈、民调评警、在线交流、短信评警等经验做法基础上,对下基层走访群众工作的深化和提升,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并且作为今年全面带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一条主线。这就要求所有的基层交警思路要拓得更宽阔一些,办法要想得更久远一些,有思路才会有出路,有想法才会有做法,努力把临时之举变为长效之策,把走访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变为广大交通民警的自觉行为。建议建立健全公安交管部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进一步推动走访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二)要提高警民沟通能力,真心实意察民情。公安交管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是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的重要窗口和纽带,做好群众工作是交通民警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可以通过健全完善群众工作教育培训制度,进一步创新培训方法,拓宽培训途径,注重用民警身边的事例说话,聘请那些群众工作经验丰富、成效突出的优秀民警担任教员,采取互动教学、情景模拟、随岗培训、言传身教和传帮带等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民警、教育民警,努力培养更多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定期总结基层民警创造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提炼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作为培训教材供民警学习借鉴。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锻炼中提高,对新招录民警,要安排下基层工作;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机关民警,要分期分批安排到基层一线锻炼,努力在实践中练就做群众工作的硬功夫、真本领。 (三)提高队伍素质能力,抓好管理顺民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多样化的趋势明显增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使得民警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公安交警部门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抓好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一方面领导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体贴、关心、爱护民警,通过对民警开展“三个必访”活动,即有思想问题必访、有家庭纠纷必访、民警生病必访,及时化解民警因工作、生活、家庭、情感问题调适不当而产生的不良情绪,舒缓其心理压力。还要切实保护民警正当执法权益,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干扰民警正当执法,诬陷、侮辱、打骂以及暴力袭警者必须迅速依法严惩,理直气壮地保护民警的合法权益,积极为民警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民警感受到温暖,觉得工作有奔头,有希望,有前途。另一方面要严格管理,要求民警严格遵守“五条禁令”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在队伍中树立一种正气、一种志气、一种激情,焕发队伍的战斗力。 (四)要提高舆论宣传能力,树立形象赢民声。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既是群众工作,也是社会工作;既是社会管理工作,也是社会服务工作。当前,整个社会日益开放透明,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与社会的互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社会评议。“三访三评”要想取得成功更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要主动向新闻媒体提供有关“三访三评”活动的新闻信息,最大限度为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便利条件。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与新闻记者之间的交流活动,保持彼此间的经常性接触,不断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同时建立信息通报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向社会和媒体通报交通管理工作情况,满足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知情权,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基层交警如果说能够做到了解一切群众,了解群众一切,一切为了群众,把群众装在心里,把群众的自家的事来办,以人心换人心,让群众感觉到你是尊重他在乎他的,那么我想,警民之间将会越来越和谐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