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党建群团 >> 浏览公安
  • 浅谈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2年10月1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生活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党员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制约着部队党的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下面,笔者就当前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谈几点管见。

        一、存在的问题

        (一)民主集中贯彻不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主权利体现不充分。在处理一些重要事项时,借口时间紧、任务急,以碰头会代替支部会议,甚至以文件传阅等形式代替会议研究决定,造成了工作被动,甚至出现决策失误。二是正确集中落实不到位。在研究问题时,支部委员讨论很深入,都发表了很多好的意见,但书记不善于归纳总结,影响了决议的质量。

        (二)党务透明度不足。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党务公开内容不够全面,党务公开栏、制度、流程等这些硬件的东西都存在,但对于真正的党务公开内容还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形。党务公开的内容属于那种不痛不痒的,对于党员和群众真正希望看到的公开不够具体、全面。

        (三)组织生活质量不高。有的同志把“首长”身份带到党内,使职务高、阅历深、资格老变成了“个人说了算”的“资本”,导致其他同志不敢正确的开展批评。还有些班子成员认为“批评别人是揭别人的丑,与别人过不去”,不想因此搞得面红耳赤,影响同志间感情。个别班子在开展批评中“走过场”,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在批评中一味摆功评好,对存在的问题有意回避,用成绩遮盖问题。这就导致了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出现了不想批、不真批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民主意识淡薄。有些党组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治思想、特权思想、“官本位”思想等。普通党员对行使党员权利漠不关心,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有的是想监督而不敢监督,更多的是习惯于“拥护”和“服从”,也致使某些领导干部滋生官僚主义、不讲民主、拒绝批评、害怕监督等。同时,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于沿用传统的领导方式方法,过分强调领导的权威和作用,听不进不同意见,不采纳合理性建议,不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

        (二)公开机制不健全。党务公开是一项敏感性工作,必须在党组织统一领导下进行,这就要求党务公开必须有健全的机制做保障。特别是不同单位,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等方面的界定存在差异,操作起来随意性较大,制度建设跟不上党务公开的实际需要。

        (三)党性意识不强。一方面是认识不到位。部分党员不能以一名真正的党员的身份参与组织生活,不能从真正的党员的视角看待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思想上有顾虑。有些同志之所以不敢、不愿批评别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上有包袱,怕得罪人,影响自己日后的成长进步。因此,都抱着老好人的思想,恪守中庸之道,谁都不愿指出别人的问题和不足,不愿得罪人,不愿帮助别人进步,也不愿意改变自己。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党性修养。一是强化民主意识。民主意识强调的是个人的品位、人格,没有好的品位、人格就不可能在工作中做到民主平等,做不到心平气和地说理论事,做不到按规矩办事。因此,要不断提高班子整体的品格修养,强化学习教育,提高班子整体素质。我们应当看到,不学习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领导干部在部队中是示范者、排头兵,领导干部的学习态度对于部队学习风气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要结合当前开展的民主集中制专题教育,突出民主集中制理论学习,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民主集中制的本质内涵。二是讲究领导艺术。支部书记的领导方法和艺术,对于正确处理好党内各种关系起着关键作用。班子内部偶尔因为工作有些意见分岐、矛盾冲突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之后,如何妥善处理、积极化解。对班子成员在决议中因想法、思路不同而出现的矛盾,要通过发扬民主,统一思想,用协调的方法去解决;对精神状态和工作姿态差异造成的矛盾,要通过思想互动,用增强事业心的方法去解决;对心理气质、情趣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要通过互相适应,用沟通思想感情的方法去解决。

        (二)深化党务公开,保障党员权利。一要抓公开内容的设计。公开什么内容对于推进党务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公开的内容上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只公开一般的事项,而对官兵最关心的重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不公开,党员就不会感兴趣。因此,在公开内容的设计上,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就要进行最大限度公开,做到官兵关心的必须公开,官兵询问的必须公开,涉及官兵利益的必须公开。二要抓公开范围的设计。长期以来,由于党务工作的特殊性质,党内事务存在着公开范围过小、渠道过窄的情况,虽然在领导班子内部可能是清楚的,但一般的党员和官兵不知道。这就给人以暗箱操作的错觉。应当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尽量扩大公开范围。

        (三)优化党内风气,端正批评动机。一是要优化党内风气。班子内部要大兴“开展批评是党性”的风气,倡导“讲真理不讲面子”的精神,每个班子成员都自觉做到坚持原则敢批评,胸襟宽阔听批评,人人把批评作为一种正常的党内生活,作为对自己的一种关心爱护,乐意接受批评。尤其正副书记要虚怀若谷,善纳群言,敢于否定自己,消除委员心理上无形的压力。二是要端正批评动机。批评不是“乱批评”、“瞎指责”,而是要求班子成员从部队建设大局和增进班子团结的愿望出发,对班子或同志中存在的问题、缺点,不把私人感情带到党内生活中来,要以对同志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批评,跳出个人的小圈子,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达到增进团结、推动工作的目的。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关于加强公安机关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
  • 下一篇: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党总支2012年工作要点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