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典型材料 >> 浏览公安
  • 记派出所副所长某某(六)

    时间:2012年10月2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一件伤害群众感情的事,哪怕再小,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同样,一件为民解难的实事,无论多么细微,也会被群众记住……” *市*县公安局*派出所副所长*说,“人这一辈子不一定非得干多少大事,要是能把每件有意义的小事都干好了,那就是成功。”

        人称“边关警察”的*,****年在*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便被分配到*县的偏远山区*镇派出所工作,****年因工作需要又被调到距离县城更远的*派出所担任副所长。因为他从事警察工作十余年一直在偏远的山区工作,人们便亲切地称呼为“边关警察”。

        “边关警察”*,扎根“边疆”,热心基层,潜心钻研社区民警的业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先后被市公安局评为“十佳社区民警”、被团市委评为“新长征突击手”,且多次受到县、市级嘉奖,曾荣立三等功。

        *说:“人这一辈子不一定非得干多少大事情,要是能把每件有意义的小事都干好了,那就是成功。”

        *以警务区为平台,推行“五个一”工程。即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张便民卡。他潜心把警务区建成了“五个亮点”,即:共产党员的模范岗位点,联系群众的文明窗口点,法制宣传的前沿阵地点,侦查破案的工作前哨点,扶贫帮困、文明使者点。下面记述的是*近年警务工作二三事。

        时刻留心,终破“冤案”

        ****年春节前一天,在*镇浅水营南村居住的*来到该镇派出所,将带来的水果和大红枣放在*的办公桌上,感激地说:李所长,是你们这样的好警察让我见到了天日啊!

        据了解,****年*月出生的*原是*满族自治县*的村民,因为水库建设搬迁到*县*镇浅水营南村。

        ****年*月的一天,“外来户”*被一个陌生的青年人打伤,腿部骨折。青年打人后跑得没了踪影。*因为搬迁刚来不久,对村里的人还不熟悉,只隐隐约约记得青年的脸型、个头和体型。模糊的描述让民警们无从下手,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住院治腿花了*万多元,经过司法鉴定为轻伤害。打人的人抓不到,*心里感觉到十分窝囊、委屈,怨恨的气无处发泄,于是,他经常在大白天的打着灯笼,穿上写着特大“冤”字的衣服,在村里或人员聚集处以及上层机关“鸣冤喊屈”。

        这个情景,在*到*派出所工作后不久就上演了。*见此情形感到一定事出有因,便上前耐心询问。

        “我见不到光明了呀!”*说着,也用心上下打量着面前这个身材魁梧的警察。也许正是因为面前这位一身正气的警察让他觉得值得信赖,看到了“申冤”的希望,*便一五一十地跟*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虽然他并不知道眼前这位警察就是刚刚上任的*副所长,更没有预料到日后这位警察成了自己心目中的“包青天”。

        尽管案发当时没有留下任何可供破案的线索,但是,*却把这件事深深地记在了心里。他时时注意、处处留心,每次入村入户走访,他都会用心观察和了解与此案相关的情况,不放过一毫蛛丝马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年下半年的一次入户调查时,一个村民无意间的一句话让*感到有了一丝线索。随后,*根据这一丝线索默不作声地对村民张某进行了多方调查、印证。最后,经过询问和形象对比,张某面对目光威严的*不得不承认了打人的事实,案件成功告破。

        张某被刑事拘留后,*多次耐心细致地做张某父母的思想工作,让其认识到应该承担*的医疗费用和相应损失。苦口婆心,法理并济,终于,当事双方在*的协调下达成了赔偿协议。至此,受害人*的心里终于亮堂了,用郭自己的话说“终于见到天日啦”,郭从心里万分感激把老百姓的事情时刻放在心上的警察*。

        化干戈为玉帛,搭建“连心桥”

        ****年入夏的一天,*镇南关村的*和魏家分别聚集了二十多人,拿着铁棍儿、铁锹等家什在门前空地上摆开阵势,准备一决胜负。面对剑拔弩张、可能随时爆发的一场群殴事件,派出所副所长*和值班民警及时赶到,迅速将两伙人分别劝回自家院子。

        原来,魏家在*东北角,魏家门朝南开,*门朝东开,两家相隔一条西北与东南走向的小路,雨水顺着小路流下,正好冲刷到地势稍低的*的门楼楼基,日久天长,墙基裸露,垃圾淤积,使*心生不满、怨恨连连……于是,*在门楼的东北角垒了一个*米见方、*.*米高的水泥台子,不仅占据了路面,还正对着魏家的大门口。魏家认为这个台子挡住了他家的“风水”,使他家诸事不顺,便总与*口舌相见、怒目相视。这一天,两家的积怨终于按捺不住、即刻爆发,各自招朋唤友,拉开架式,非要决出胜负不可。

        面对此景,*沉着应对,首先耐心做*的思想疏导工作,讲明水泥台子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占了公用道路,二是影响邻里关系,诚恳劝其拆除。当*提出门口的垃圾和以后的排水问题时,*约来村中名望较高的村民老张帮忙想办法。大家纷纷出谋划策,商议在*门楼和北院墙的夹角处垒一个三角形的花池,既解决了排水问题,也不占公用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了阻挡魏家门“风水”的问题,还可以美化环境。

        为了尽快化解魏、李两家矛盾,*帮忙请来矿山的铲车,又拿上铁锹带头清理垃圾。

        “这个警察真是个好样的!”李某八十多岁的老父亲赞佩的目光瞅着*感叹地说。魏家的儿子被*的行为感动得无话可说,便拿上铁锹帮忙干活儿。至此,横眉冷对的邻居终于握手言和。

        七家寨村的潘某与邻居王某两家房基地之间空地的归属问题争议多年、结怨多年,“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村干部多次上门调解未果。后来双方都在自己一边设置了障碍,不让对方通过,给双方家庭的出行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一天,两家为相邻的空地归属问题再次发生纠纷,双方都操起了家什,眼看一场流血事件就要发生。

        *闻讯后及时到达现场,和村干部一起做双方的思想疏导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白天一直到深夜,一连三天,五次上家门苦口婆心劝解,终于将这历时十年之久的纠纷平息了。事后,潘某、王某按裁定各自垒好了院墙,留出了公共道路,还共同出资在小河上建了一座桥,同时把这座桥叫做“连心桥”

        姓潘的村民说:“这座连心桥,不光是潘、王两家的连心桥,也是警察和我们老百姓的连心桥。”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记派出所社区民警某某(四)
  • 下一篇:记市公安分局派出所社区民警某某(五)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