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主导警务”作为一种新型警务理念,是公安思想文化的创新,是公安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指导基层公安机关开拓创新的风向标和试金石,也是孟建柱部长提出的“公安工作一切为了群众”的重要体现。现就结合多年来睢县公安工作不断提升的群众满意度,浅谈一下基层公安民警如何践行“民意主导警务”理念,不断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一、掌握“民意主导警务”中重点主导什么的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名相魏征劝谏唐太宗李世民时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在这种民本思想的推动下,一代
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当前,我国倡导“以民为本”的思想,实现了中华民族再次崛起和腾飞。从中可见“顺民意”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那么,作为基层公安机关,在警务实践中,应该让“民意”主导什么?笔者认为:一是要让民意引导公安决策部署。一个基层公安机关的决策就是对一个区域、一个时期公安工作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每一个基层公安机关在研究重大决策时必须将“民意”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将“民意”作为首选项,融会贯通于公安工作各个环节。对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事坚持“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坚守“零懈怠”,做到“决策之前,听民声;决策之时,听民议;决策之后,求民笑”。二是要让民意引导战术战法。在具体的打防行动中,重点打击什么,重点防范哪些,如何开展工作最有效果?民意的作用至关重要,听民意,就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出现 “公安很卖力,群众不买账”现象。在今年开展的打防犯罪“春雷行动”、“打黑除恶”行动等行动中,在民意引领、民众参与下,捷报频传。三是要让民意主导警务创新。目前,整个公安工作正处在一种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创新过程中,就要将民意作为创新的源泉,将民意作为创新的导向,按照民之所需,增设创新的内容;根据民之所盼,革除机制顽症,依据民之所求,改变运作弊端。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动公安行政管理和服务提档升级,回应群众呼声,顺应群众意愿,满足群众期盼。深入推进派出所改革,调整派出所设置,配足派出所警力,实施大派出所警务布局。推进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实施社区“等级评定”等长效机制,改变警力配置“倒金字塔”弊端,实现基层警务向“服务为主、防范为主、基础为主、群众工作为主”转型等。
二、把握“民意主导警务”中如何主导的问题。“民意主导警务”不仅是思想理念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科学运作的问题,要想在具体公安工作中使“民意主导警务”理念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必须做到:一是顺势而为。所谓“势”者,乃社会发展之趋势,民心所向之势。制定方略、出台措施,必须围绕当前我国以民为本、注重民生的根本去去落实,去实践。每一项公安工作的安排部署要将国家政策与民意导向中寻找一条最佳的接入点,使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公安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与民意形成有效地融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彰显。上级公安机关提出了关爱弱势群体的要求后,基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失地农民”、“留守儿童”、“残疾人群体”开展了针对性帮扶活动。围绕“热点”付“热情”;围绕“难点”破“瓶颈”;围绕“重点”出“重拳”,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民心人意。二是应声而动。“方向既定,看行动”。基层公安工作中,对民意反应速度的快慢,重视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公安团队信任程度。在警务工作实践中,对人民群众群众的呼声,无论高低都要作为第一信号;对于人民群众期盼,无论大小都要第一时间响应;对于人民群众建议和指正,无论对错都要都要第一时间反思、反馈。这样,人民群众才会从心里认识到公安机关重视他、信任他,他们才会设身处地帮助公安机关、支持公安工作。三是迎难而上。公安机关特殊性就是破解一般机关难于解决的问题,对于民意指向的难题决不能回避、更不能搪塞,而要克服困难予以破解。工作中,我们围绕群众反映的“外出打工家中防范薄弱”的问题,采取“一村一警”的模式,警全部精力科学分配到每一村庄,组织严密防控,将刑事案件发案率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围绕科技化水平滞后的问题,在当地经济水平地下的条件下,动员发动全县20个乡镇,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对全县*个村庄在全市率先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实现了“村村无遗漏,乡乡有平台”;为了应对群众提出的快速规范接处警问题,年初筹资80余万元对110接处警系统进行更新换代,整体反应速度和点对点调度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一系列警务推进中,民警虽然付出很多,但收获的却是民心所向。
三、弄清“民意主导警务”实效靠什么检验的问题。孟建柱部长强调指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民意主导警务靠什么检验,如何评判优劣,孟部长给出了明确答案。一是要结合“三访三评”纳民意,听反映。“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是新时期深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党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公安机关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是新形势下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作为基层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寻求创新,强化措施,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坚持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细化活动要求,纵深推进,进一步树立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通过走访实效检验民意。二是结合职能作用发挥,看历史,比实效。要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新机制、夯实基础、提升群众满意度,创建平安睢县”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牢牢把握“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以维护全县社会大局稳定为己任,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为核心,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命案侦破工作为龙头,建立科学的打防机制,提升打防效果,切实加强对敌斗争、严打整治、规范执法、基层基础和队伍正规化建设工作,力争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实实在在的打击实效检验民意。三是结合发展趋势,看规划,比思路。工作规划是否顺应时代发展,工作思路是否清晰,基础建设是否实用规范,警务改革是否深入,能影响未来的发展成效,能间接反映出民意效果。基层公安机关要谋划工作要立足高远,高屋建瓴,以全局性、战略性的眼光放眼未来全面谋划,工作中做到“五个新突破”。既是以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夯实基层基础,努力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和警务实战能力的新突破;以执法培训为抓手,加强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促进和谐执法、公正执法,努力在提升办案能力和执法质量上取得新突破;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努力在实现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的能力的新突破;以加强教育管理为重点,以警务督察为保障,努力实现队伍规范化建设新突破;以基础建设为重点,以科技投入为支撑,努力在强力推进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上求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