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典型材料 >> 浏览公安
  • 全市深化作风年活动典型材料(十六)

    时间:2013年04月2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一、案由

        *县*隶属该县林业局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该检查站在检查运输木材车辆过程中经常会查到木材运输车辆超限运输,即实际运输的木材立方数超过准运证核准立方数。按照规定检查人员须根据《浙江省森林法管理条例》对车辆进行处罚,每超*方杉木罚款***到***元,每超*方松木罚款***到***元。从****年开始,一些木材老板在运输木材车辆超方被查时,都要求少罚款,可以另外给检查人员现金。该检查站逐渐形成不成文惯例,即按每车***元收取罚款,所收罚款的二分之一开发票给木材老板,余下的一半罚款由当班人员下班前在办公室里平分。该*共有**名工作人员,其中有**人在案发后因受贿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处主刑,*人被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共受贿总额有**余万元,造成****多万元育林资金的流失,严重影响森林*的有效保护。

        二、分析

        作为“林海卫士”的木材检查员蜕变成了“木材蛀虫”,一个单位的十二名工作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那么,这个集体究竟是为什么会一点一点腐烂掉的呢?

        *.个人私欲膨胀的“扭曲心态”导致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追求物欲、金钱至上的不良思潮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著名侨乡,人们的思想观念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较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也冲击着侨乡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念,为人处事爱讲面子,比阔气,容易形成简单地以财富来衡量人生价值与地位的价值取向。有少数干部在追求自身价值时,迷失自我,不择手段地追求经济利益,甚至不惜以身试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理想信念动摇。

        *.忽视政治理论和党纪国法学习,少数干部法纪意识淡薄。从检查站干部的沉痛忏悔中可以发现,尽管他们走向违纪违法的轨迹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忽视学习党纪法规。他们平时热衷于交际应酬,沉溺于灯红酒绿,以致无暇顾及学习,法纪观念淡薄。有的甚至成了法盲,从而在思想上为违纪违法埋下伏笔。

        *.少数干部自律意识不强,难以抵挡不法分子的诱惑。这些拥有综合执法权和行政审批权的职能部门和基层站所的工作人员,他们直接面对企事业单位和办事群众行使公权,又拥有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自由裁量权,也使他们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行贿对象。少数工作人员抵挡不住诱惑,成为不法经营者攫取非法利润的工具。在金钱这一“粘合剂”的作用下,行贿、受贿双方构成了既得利益群体,行、受贿双方心照不宣,各怀鬼胎,按约定给付“回扣”成为“潜规则”。

        *.体制机制缺陷和监管乏力,客观上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当前,我们的反腐倡廉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制度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这个案件中,首先是对木材检查员的监管制度不健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法定参照依据,自由裁量权“自由度”过大,很容易导致执法腐败。二是现有的管理监督机制执行乏力。在一些监管制度只是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三、启示

        *.加强学习,筑牢防线,使干部不想腐败

        古语说“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干部的堕落,都是从自身思想蜕变开始的。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学习意识,在自己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一是加强党性锻炼。通过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政治立场、培养良好的政治品质,增强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二是学习党纪国法。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和特点,联系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党纪处分条例》等重要的党内条规和《行政监察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不断增强法纪观念,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最基本要求和最基本职责,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做到“高效做事,规范用权,清廉为民”。三是培养健康情趣。健康的生活情趣不仅能怡情养性,更能提高道德修养。党员干部要特别注重培养八小时之外的健康情趣,摆脱低级趣味,还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所以,党员干部要牢记这个教诲,谨慎择友,把握分寸,保持距离,坚持原则,守住底线,清廉从政。

        *.健全制度,加强监督,使干部不能腐败

        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必须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堵塞可能滋生腐败现象的体制机制漏洞,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制度化水平。当前,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二是探索建立廉政风险筛查预警机制,开展对权力运行过程的风险管理,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

        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长期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国法为“摆设”。对此,一是大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继续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加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监管,做到查审分离、查处分离、罚缴分离。二是认真落实行政问责制,重点对不作为、乱作为、重特大责任事故等问题进行责任追究。三是强化制度执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握跟踪监督、严格考核等关键环节,积极推进,严格执行,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有效提升制度执行力。

        *.严肃查处,以儆效尤,使干部不敢腐败

        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一是加强信访举报、矛盾纠纷排查、*处置等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进一步加大纠风工作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注重预防、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三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影响和妨害科学发展的案件,严肃查处重点领域的违法违纪案件,切实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心生畏惧、自我收敛。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全市深化作风年活动典型材料(十五)
  • 下一篇:全市深化作风年活动典型材料(十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