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教育培训 >> 浏览公安
  • 县公安局出实招求实效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时间:2013年05月2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为民”是人民警察的宗旨。*县公安局在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三访三评”活动出实招、求实效,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建设为民公安,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三走访”访察民情。访贫帮困。以“学雷锋、访民意、解民情、创满意”活动为载体,走访慰问低保户、特困户、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主动上门与困难群众结“对子”。据统计,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人次,捐款捐物价值*.*万余元,捐赠生活物品***件,为群众做好事***起。访问民需。开展访民问需的民意主题征集活动,活动期间共开警民议事会**场次,发放调查问卷****余份,电话回访群众***余人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条。访听民议。开展“公安工作由您评”等主题活动,主动向党委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群众汇报公安工作,邀请投诉公安工作的群众、警风警纪监督员等就社会治安形势、公安队伍建设、公安服务效能进行评议。截止至*月底,共举办 “平安*恳谈会”**场次,警营开放活动**次。

        二、“三举措”访排民忧。全力提高民警化解矛盾的能力。结合群众工作实践总结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四步快速调解工作法”即:现场调解法;分开调解法;共同调解法;冷静调解法;和“五步工作原则”即:热情接待,耐心讲解;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说好开场,分别劝导;诚挚教育,委婉批评;因人而异,攻其薄弱。避免矛盾纠纷因工作方法不当而引发由小变大、由简单变复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力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以及新型犯罪,分别成立了由局党委成员牵头的打击防范“两抢一盗”专班、“霹雳行动”专班、“反扒行动”专班、“治爆缉枪”专班,有力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开展“提升服务效能、打造‘星级窗口’”活动,推行预约、错时、上门等户籍办证服务,为辖区行动不便、生活困难的群众上门免费办理身份证等户籍业务。人口、车管所等服务大厅及各户籍室设置群众休息区域,摆放沙发、茶几、阅报夹、饮水机,便民柜摆放药品、矿泉水、雨伞等物品,人口与出入境接待服务大厅“咨询台”,还实行大队领导轮流坐班,主动为前来办事办证群众提供咨询、导引服务。

        三、“三公开”疏导民意。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群众接受信息的方式,该局以主流媒体为载体,畅通、疏导民意,满足群众知情权需要。公开报刊杂志宣传。以《*日报》等报刊为平台报道大案、要案的侦破情况,让群众知晓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工作成效。电视媒体深度公开报道。在该县电视台开辟“法制*”公安栏目,对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亲民爱民、为民服务的典型事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对教育实践活动中收集的群众建议进行跟踪报道,充分展示新时期人民公安队伍的新形象。网络微博公开发布。以公安微博为窗口,正面引导网络舆论,及时发布大要案件,敏感性、群体性事件等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事实真相,引导网民“顶贴”、“注水”。对群众网上提问即时在线答疑,让办事群众知晓办事程序、时限。同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投入**余万元,印制公安便民服务手册、责任区民警公示栏、警民联系卡、防盗抢诈骗宣传单等系列法制宣传资料**余万册(张),发放到社区、村组的每家每户。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议如何引导社会单位承担消防宣传培训工作
  • 下一篇:关于培养服务型基层民警的几点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