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教育培训 >> 浏览公安
  • 关于培养服务型基层民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3年06月0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建设服务型公安机关,公安民警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广大基层民警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他们的服务意识、素质能力、工作效能直接影响建设服务型公安机关的质量和水平。树立个个想服务、人人会服务、处处服好务的新时期民警新形象,是建设服务型公安机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要根植一种意识,观念渐进思想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面对新形势、新期待、新挑战,基层公安机关要积极引导民警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敢于超越,从已经不合时宜的“管理型”工作理念中解放出来,从“高人一等,管人者”的观念中解脱出来,着眼于思想理念上的更新、转变,根植公仆意识。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真心服务。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服务发展等理念融入服务型公安机关建设的各个环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在民警中根植群众观,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群众不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且是各项公安工作的基础和支撑,从而,进一步浓厚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并带着这种深厚感情去执法、去管理、去工作,获取人心、赢得民意。真正把维护最广大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第一要务。

        二是以警民互动为平台,交心服务。将“千警入门,温暖百姓”、警民相约警务室等活动常态化、将“我和服务对象换位置”、社区警民大联欢等活动真实化,让基层民警异地交流当一天司机、当一次办证人、当一回报案人,让他们真正排上一回队、咨询一次问题、接受一次询问,从而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切身体会,真正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三是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用心服务。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制定服务型基层公安民警工作规范,从服务的各个方面着手,细化标准,量化责任,实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民警个人年终目标考评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福利待遇、评先评优、晋级提拔等挂钩,强化民警的主动服务意识,使民警思想意识由“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由“服务好不好都行”向“服务不好就不行”转变。

        四是以引进满意度当场评分为契机,倾心服务。采取开门纳谏等形式,将服务型公安机关创建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以公开促公正,以督促促提高。引进群众满意度评分制,群众可对窗口及执法民警的工作表现进行现场评判,使民警的荣誉感得到升华,同时,根据群众的当场亮分,每月评选出三名服务优秀的民警列入光荣榜,三名服务不到位的民警列入后进榜,并视全年工作表现予以奖惩。

        二、要练就一种本领,能力突进水平高

        基层公安机关要始终不渝地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从人民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以塑造“四合格民警”为契机,引导基层民警练就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

        一是政治合格。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坚持以各种教育活动为依托,将自学与集体学相结合,以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民警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强化广大基层民警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敬业精神,进一步强化广大民警严格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的自觉性,进一步强化广大民警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法治意识、忠诚意识,保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使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的公安队伍。

        二是体能合格。以大练兵活动为载体,苦练基本功,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照“战训合一、轮训轮值”模式,组织基层民警轮流参加封闭式集训,并适时对民警进行体能测试,将测试成绩进行通报。对体能测试不达标的,统一进行补考,补考不合格的取消其本年度评先评优、晋级提拔资格,以相应的奖惩和激励机制,通过开展各类体能达标等活动,锻炼民警的体力和耐力,使每名民警跑得赢,追得上。

        三是技能合格。为应对当前违法犯罪智能化、暴力化,广大基层民警必须强化自身的技能水平,真正做到“打得过、抓得住”,就必须以战为训,从实战出发,从基本技能着手,突出查缉战术、徒手进攻防守、控制解脱技术、搜查抓捕等项目的训练,提高紧急应变、克敌致胜的战术技巧。同时,基层公安机关要组织各种比武活动,以赛促练,对比武全能前三名进行奖励,后三名进行淘汰,提高民警苦练技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是业务合格。将公安业务基础知识分警种分岗位,确定学习重点,使基层一线民警基本掌握、熟练运用本职岗位应知应会的知识。培养服务型基层民警,应突出执法为民、服务群众两个方面。在执法为民中抓住社会公平正义的生命线,按照谁办案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执法责任,实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以执法质量考评为依托,开展案卷质量评比活动,考评为优秀的过关,合格的培训,劣质的离岗,以促进民警执法水平的提高。在服务群众上,继续保持和发扬“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的最基本群众工作方法,以群众为师,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立足服务好群众,对于涉及治安、道路交通、消防、边防、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一口清,网上操作一次成,做群众工作一定行。

        三、要营造一种氛围,举措改进效能好

        基层公安机关要在广大民警中营造你追我赶,勇于争先的氛围,开展“三比三看”活动,比谁服务质量高、看谁工作效率好,使基层民警积极主动融入服务型公安机关的建设中来,使他们在工作中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当作亲人,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做到以细心体察民情知民心、以热心为民服务赢民心,以真心帮民解忧暖民心。在工作作风、自身形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上下功夫,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达到“能让群众一趟办完的,决不让群众跑第二趟”、“群众到公安机关办事不用求人”的目标,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安机关执法为民所带来的实惠,达到服务效能与社会效果的双丰收。营造人人争当服务标兵,创造一流业绩的工作氛围。

        一是作风上好起来。基层民警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从根本上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接待群众、接处警、执法办案工作中,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现象,彻底转变工作作风,快速反应,雷厉风行,突出一个快、做到一个实,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助民、帮民、富民,切实做到民警作风好转、人民得到实惠。

        二是形象上亮起来。基层民警要认真落实“四句话”要求,热情服务,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同时,要视警察形象如生命,注意自身修养,提升从警品德的底线。“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每个民警都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公安机关的最佳形象,以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三是方式上多起来。基层公安机关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因地制宜推出一批新的便民、利民、惠民的措施,以治安、出入境、交通、消防等行政管理为重点,优化流程,简化手续,采取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回访服务、延时服务、超前服务、协调服务、服务前移等举措,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四是内容上广起来。坚持以人为本,谨记服务内容就是民意,在依法办事,按规定行事的同时,按照警务跟着警情走,服务跟着民意走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及时拓展服务内容与范围,针对某些特殊情况、紧急情况、突发情况,要创新不拘格、 守法不守旧、改革不循规,及时推出服务举措,以提升公安机关爱民、利民、便民、亲民的良好形象。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县公安局出实招求实效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 下一篇:关于建立基层交警部门教育训练长效机制的探讨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