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对公安边防部队做好民族地区群众工作的思考

    时间:2013年06月1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人民群众是公安边防工作的力量源泉、胜利之本,群众工作历来是公安边防工作的根基所在和核心内容。广泛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充分调动边境地区的一切积极因素,对实现边境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边境地区实际,就公安边防部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切实提高对群众工作的思想认识。抓好从管制型警务向服务型警务的转变,积极搭建警民互动平台;建立一系列以“服务”为基本理念的制度和机制,改进服务工作,努力实现边防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建立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的边防警察公共关系;提高对实施“爱民固边”战略的认识和理解,坚定对深入持久开展“爱民固边”战略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把实施“爱民固边”战略推向高潮;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尊重驻地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学习掌握民族知识,全力促进民族团结。

        (二)、全面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从而打牢群众基础,抓好民心工程建设;通过加强“三基”建设,达到“三懂四会”,用作为换支持,以服务树形象,从根本上提高部队的执勤执法素质和实战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

        (三)、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完整的群众工作制度。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优化警力配置,推动警力下沉,明确基层单位干部晋升、评功评奖、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广大官兵安心基层、服务基层;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以边防官兵和辖区群众双向熟悉率、利用群众提供线索破案数、群众信息采集应用情况、群防群治工作开展情况、控制发案情况、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官兵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群众工作效益评估;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依据考核情况,以奖惩激励为手段,树立群众工作导向;健全监督制约制度,加大警务公开力度,拓展警民沟通渠道,增强信息互动,争取群众支持,使群众工作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最终保证群众工作在边防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边境地区的群众工作。结合边境地区民族特点,充分发挥边防部队政治工作的优势,广泛深入地开展“警民共建、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拥政爱民”等活动,积极参与边境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落实党的爱民、亲民、富民政策;利用与群众接触面广的有利时机,广泛深入群众,搭建警民互动平台,拓展警民交流渠道,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普及法律知识,组织民兵、治保人员开展边境联防,牢固群众的国防观念、国边界意识和良好的法纪观念,提高思想觉悟;结合边境民族地区实际,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研究探索既符合边境群众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又能适应边防工作形势需要的群众工作新模式、新方法,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公安边防群众工作网络,使广大边疆群众信赖、支持、参与边防保卫工作,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联动格局,保证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对公安如何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思考
  • 下一篇:信息化条件下铁路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工作的思考(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