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边界乡镇维稳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13年06月2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边界乡镇是指与邻县接壤、位于县域边缘的乡镇。尽管近年来,边界乡镇的维稳作为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但边界地区因行政区域界线认定及土地、山林、渔场、水利、矿产等资源管理使用引发的纠纷,以及人员往来、经贸交流带来的各种摩擦仍时有发生,有的还诱发了群体性械斗事件。此外,一些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边界乡镇管理上难以到位而存在的空档、死角,跨区域流窜作案,致使边界乡镇地域刑事犯罪率相对较高,治安问题比较突出。如淳安县*镇与桐庐县接壤,和百江镇、分水镇每天都有十多趟班车来往,亲缘往来频繁,通婚现象比较普遍,地域环境与人缘关系对两地的经济发展和物资交流起到了催化作用,但同时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增加了艰巨性和复杂性,给维稳工作提出了新课题。特别是近几年,*镇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工业企业从原来的十几家发展到七十余家,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增多,流窜作案、交通肇事、跨县纠纷每年都会发生,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如何做好边界乡镇的维稳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生活品质之城需要深思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边界乡镇维稳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

        1、治安问题比较突出

        边界乡镇由于两县或几县接壤,往往成了不法人员作案的首选之地。盗窃案犯经常从一县作案到另一县销赃,各类纠纷、事故导致的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发生率也会比较高,社会危害性较大。从*镇前几年发生的治安案件来看,超过三分之一者属跨界作案,主要包括盗窃案、婚姻家庭纠纷案、财产侵权案、打架斗殴案和交通肇事案。

        2、刑事犯罪率较高

        边界乡镇社情复杂,往往成了犯罪分子逃避打击的活动区域。犯罪分子通常流窜作案,各类犯罪团伙如盗窃团伙、诈骗团伙、赌博团伙、邪教团伙经常选择边界乡镇作为活动范围。前几年*镇盗窃团伙经常到分水镇盗取木材,案发后分水派出所发布信息,缉拿案犯。分水镇盗窃团伙经常来*镇附近水域偷盗鲢鳙鱼等渔业资源,边界乡镇的刑事发案率同比高于其它乡镇。

        3、跨界纠纷较多

        边界乡镇群众之间的各种社会交往较多,商贸、经济、文化等交流频繁,山林、土地、矿产资源、婚姻家庭等各类跨界纠纷较多,有些矛盾纠纷由于受行政区域管辖的限制而难以得到很好地解决。

        4、交通事故、火灾等公共安全隐患较多

        由于地处边界,各类来往车辆较多,加上防护设施不到位,农民安全意识淡薄,交通事故与同类乡镇比明显偏多,同时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给边界乡镇带来损失。由于05省道贯穿*全境,连接桐庐和淳安,*镇近几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都突破考核指标,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一大杀手。

        5、群体性事件较易引发

        由于地理位置的毗邻性和亲缘往来的频繁性,某些矛盾纠纷、意外事故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如前两年从*镇丰茂村嫁到分水镇的一妇女因与邻居争吵,喝农药自杀,丰茂村民赶往分水要求讨回公道,若处理不及时,极易引起群体性事件。今年分水镇一位小伙子因与*镇下潘村一位姑娘谈恋爱,骑摩托车经过下潘村路口时与一下潘村民的电动车相撞,小伙子当场死亡,其亲戚朋友30多人来下潘村要求解决问题,如果处理不及时后果会十分严重。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比其它乡镇明显偏高。

        6、不法宗教较易传播

        近年来一些教会负责人跨县发展信徒,一些邪教组织也乘机冒用宗教名义发展信徒。边界乡镇由于地处边缘,是邪教组织传播邪教、发展信徒的首选之地。他们组织隐蔽,活动诡秘,宣扬迷信和伪科学,有明显的政治图谋,对社会的稳定危害极大。

        7、负面信息影响社会稳定

        边界乡镇信息传递快、影响深,某些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信息很容易产生辐射效应,并且容易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影响社会稳定。如2006年桐庐县发生水库移民因后期扶持登记一事上街游行,*镇一些不符合政策的移民得知后立即串联,准备集体上访、抗议,由于处理及时,避免了事态的扩大。

        二、边界乡镇维稳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边界乡镇维稳存在以上问题有其客观原因,一是由于地处地域边缘,管理上容易形成空档,甚至形成“两不管”地带,缺少日常的治安巡防,治安案子、刑事案子发案率会比较高。二是由于边界乡镇地处县域经济的接合部,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建设力度加大,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一些基础设施如康庄工程、工业园区建设往往容易牵涉到边界相邻乡镇,土地征用、用水用电等很容易引起矛盾。同时经济发展上具有互相依存性和交融性,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同比其它乡镇会明显增多。三是由于行政上属于不同的县,缺少横向联系,没有建立共同的维稳工作机制。乡镇领导间的交流、座谈没有制度化,经常化;各职能部门缺少工作上的协作和交流,公安、司法、综治等部门在执行公务中缺少联合行动、协同作战。纠纷调解缺少联动协调,没有很好地形成合力,或者是一方介入不及时导致矛盾激化或久拖不决。四是某些边远村基层政权组织弱化,治保组织和调解组织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对一些民间纠纷估计不足,制止不力,任其发展,客观上助长了农村的不安定风气。五是某些边远村农民法制意识淡薄,既不懂得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也不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遇到纠纷要么付诸武力野蛮解决,要么制造混乱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六是方法手段比较单一,只依靠打击处理的单一手段解决边界乡镇的社会治安问题,广泛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不强,缺少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七是人财物力投入不足,人防、物防、技防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尽管近年来党委政府重视维稳工作,但由于基础薄弱,经费紧张、警力不足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三、边界乡镇维稳的解决对策

        1、共建维稳机制

        要大力开展“共创平安边界”活动,完善治安稳定形势联合预警、矛盾纠纷联合排查调处、治安乱点联合排查整治、治安问题联合巡逻防范、违法犯罪联合侦防打击、群体性事件联合预防处置等协作机制;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经济发展联动机制,促进边界地区和谐稳定。

        2、进行警务协作

        由于犯罪分子经常流串作案,边界乡镇要积极进行警务协作,发现案犯进行联合布控,在主要路段部署警力、应急分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使犯罪分子无处藏身,无路可逃。充分利用两地的警力形成严打的高压态势,使各类社会不安定人员感到警务协作的威慑力。同时要积极发挥平安巡防队伍的作用,通过镇村两级平安巡防队伍同步巡逻、同步防控,对盗窃、诈骗、寻衅滋事等露头就打。

        3、强化治安防范

        一要加强枪支和爆炸物品管理,防止其在边界乡镇之间流动,要配合政法部门坚决收缴散失在民间的枪支弹药,对常用爆炸物品存放的地方要进行清理整顿,尤其要加强爆炸物品仓库的管理,建立严格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对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预防涉枪涉爆案件和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二要共同加大对农村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现象的扫除力度,防止聚众赌博、卖淫嫖娼在边界乡镇渗透蔓延,形成气候。加强对娱乐场所、网吧等的管理,严厉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三要加强对归正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防止他们重新犯罪。

        4、打击非法宗教

        非法宗教容易在边界乡镇传播,要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的原则,组织公安、综治、司法等力量对邪教、非法宗教活动联合开展专项斗争,实行露头就打,不让其钻管理上的空子,同时要教育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邪教和非法宗教,不让其有生存的土壤。

        5、加强纠纷联调

        边界乡镇要成立边际联谊联防联调组织,由双方的分管领导、综治办主任、司法所长等人员组成;毗邻村成立纠纷调解委员会,由毗邻村双方的村委会主任、调解主任、调解委员等组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定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处理各类突发性治安问题。针对边界地区各类经济、民事纠纷发生的规律,积极开展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做到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发生跨地区纠纷或毗邻纠纷,双方尽快约定时间、地点共同调处,对森林、土地、水利、婚姻等民间纠纷,在严格按照法律、政策调处的同时,酌情参照毗邻地区各自的村规民约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共同协商调处。

        6、防控安全隐患

        边界乡镇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要联合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力度,分析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共同探讨治理方案,破解边界乡镇交通管理工作的难题,预防和遏制交通事故高发的态势。同时要加强农村义务消防队伍和消防基础设施共建,建立火灾隐患排查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开展消防知识、安全生产知识讲座,提高广大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努力防控各类安全隐患。

        7、共同推进依法治村进程

        边界乡镇要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等活动为载体,共同制定依法治镇、依法治村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抓住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关键环节,认真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切实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引导农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力,规范干部依法履行职责,实现农村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以此推动农村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共同探讨和完善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机制,为边界乡村农民提供及时、快捷的法律服务。联合推进普法进程,创新普法方式,运用贴近边界村庄农民生产生活的典型案例开展普法教育,确保边界乡镇农民的法律水平、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同步提升。

        8、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要加强外出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管理,对外来人员要底子清、情况明、有登记,通过与流出地的村委会、居委会取得联系,利用节假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强化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同时要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提供方便,促进人口的有序流动,积极和流入地取得联系,掌握外出人员的流向和活动情况,加强对外出人员的管理教育。要与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对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分子,一经发现,坚决打击。

        9、把边界工作列入政绩考核

        实施“一把手”工程,将创建平安边界、维护边界地区稳定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的重要内容。党政主要领导的政绩、晋职晋级、奖惩要与解决边界纠纷、创建平安边界工作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紧密结合。对于工作得力的党政领导干部,记入干部的政绩档案,作为干部考察、选拔、使用的重要材料。对于因工作不力,导致械斗和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严格实行领导责任查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 下一篇:有效预防和处理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三大循环程序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