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管理 >> 派 出 所 >> 浏览公安
  • 我县公安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3年08月0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基层基础工作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安事业的长远发展进步。近年来,省厅、市局在推进公安工作信息化、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公安派出所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解决体制性、机制性和保障性问题上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但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根基还不够牢固,派出所基础工作还有诸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派出所基础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治安管理不严格。派出所治安管理工作主要是全面掌握辖区公共娱乐场所、特种行业、房屋出租、重点要害部位和涉及枪支、弹药、爆炸、剧毒、放射等危险物品及其他违法犯罪情况,建立、完善对上述行业场所的日常管理,坚持经常性的检查,及时消除各类治安隐患。但目前,我局五个派出所存在治安管理弱化的倾向。一是经常性的管理措施不到位;二是民警认识上存在误区,缺乏主动管理的意识,对辖区行业场所管理停留于备案登记,仅仅掌握行业场所底数等一些死数据;三是管理中就事管事,往往是不出问题不闻不问,出了问题一罚了之,管理的效应未形成。

        (二)安全防范不到位。破案和防范是派出所维护治安的两种最基本的手段。但目前派出所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一直沿袭着以打为主的工作手段,防范被忽视,事实上派出所的主要职能应是辖区治安防范工作(《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细则》已明确规定)。这几年,派出所也认识到安全防范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工作布局和警力部署上仍然是重案件查处,轻治安防范,做基础工作的警力和精力得不到保证,安全防范教育缺失或不到位,使得群众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力。

        (三)信息掌控不及时。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扎实与否的首要环节,是看工作中对辖区内的敌社情及与违法犯罪有关联的信息发现与掌握的情况如何。而目前大多数派出所一是工作范围仅仅局限于应付日常工作,对新出现的情况、新发生的问题只抓住表面,未能深入分析研究,信息在现实斗争中发挥的作用不大。二是对情报信息采集项目要求不明确,该采集的信息没有采集,存在偷工减料、应付等问题;三是信息传递、反馈工作不顺畅,不及时,贻误战机,派出所对在工作中发现的线索和平时积累的有关资料传递不及时,未能做到信息和资源高度共享,影响了公安工作整体效能的发挥。

        (四)群众工作不扎实。 派出所的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因此派出所的群众工作是做好管理和防范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事实上,我局一些派出所民警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民警的群众观念淡化,存在比较严重的忽视群众工作的错误倾向和脱离群众的工作作风。少数基层民警宗旨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工作简单,作风粗暴,对待群众“冷、横、硬、推”,损伤了群众的感情。人民群众参与配合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降低,积极报告情况、提供线索的明显减少,从而造成派出所耳目闭塞,信息匮乏,甚至孤军作战的现象,影响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效能。

        (五)人口管理失之于软,失控漏管现象突出。 人口管理是派出所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派出所工作中容易出现管理疏漏的一个难点。农村户口城市化管理后,派出所人口管理工作力度有所加大,但管理成效主要体现在常住人员方面,对于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警力成本,派出所往往缺乏工作热情,没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我县每年流动暂住人口实际登记不足200人,发函协查更是寥寥无几。重点人口及监管对象几乎处于无管理状况,仅仅只是登记,监督、调查、考察、帮教等措施没有落到实处,普遍存在漏管失控现象。

        二、派出所基础工作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

        影响派出所基础工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的偏差是基本原因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一是思想上还存有“重打击、轻防范”、“重业务工作,轻群众基础”等旧观念,认为基层基础工作成效不明显,存在急功近利的观念,基层民警注重打击破案,查处案件,觉着出成绩,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做人口调查、管理防范和群众工作(这类思想是我局基层民警普遍存在的),造成了基础工作弱化和“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从而削弱了防范工作,导致基层基础工作被削弱。二是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经费紧张,装备落后,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困难重重,谈到基层基础工作就是要人、要钱、要物,不主动思考如何内部挖潜,利用现有的条件从提高素质、规范管理上下工夫加强基础工作,等靠要思想严重,不主动深入基层指导督促工作的开展。

        (二)派出所工作任务繁重,民警工作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 一是在公安内部所属部门繁杂,业务分工过细,中间环节多,各部门从不同角度给派出所下达任务,安排工作,使派出所穷于应付,疲惫不堪。二是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超常的工作压力,一个接一个的“严打战役和专项行动”以及非警务活动的不断增多,让派出所民警应接不暇、疲惫不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部门的所有方针、决策,最后全部都落到派出所民警的头上去贯彻、去落实。派出所民警围绕工作任务和各种各样的报表、台帐、调查、摸底、宣传、整治、达标、考核、检查、评比、验收、总结,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

        (三)民警思想因循守旧,对高科技新成果的应用意识差,基础工作能力有待增强。派出所民警的素质是保障实现派出所工作目标的前提条件,一警多能对派出所民警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相当一部分派出所民警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表现为工作责任心差,执法管理水平低等。如有的民警不掌握基础业务知识,应知应会的不会(如刑综、派综的熟练应用),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不强。

        三、加强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的对策

        (一)理清思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没有深厚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一方面,基层基础工作如果没有抓好,各警种、各部门的工作就无法展开,就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是扭转当前严峻治安形势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高发,如果基层基础工作扎实,违法犯罪的空间就会缩小,社会治安形势才能逐步好转。 “群众看治安,根本看发案”,看一个地区治安是否稳定,关键看这里的发案情况,只有把基层基础工作抓好,把案件控制住,群众才会满意。因此,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是增强公安工作发展后劲的需要。

        (二)以人口管理为重点,狠抓治安管理基础工作。在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中,人口管理是最基础的业务。只有管好人口,才能管好治安。 派出所要加大对基层社会治安的管控力度,首先应切实加强实有人口管理工作。要把暂住人口、人户分离人员、户口待定人员与常住人口一并管理。要突出外来流动暂住人口管理,加强暂住人口登记工作,大力加强出租房屋管理,减少“空档”和“盲点”。对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要按照管理规定严格管理。

        (三)在强调派出所防范主责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基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对以基层治保组织为主体的群防群治组织建设,派出所要在业务上加强指导,实现群防群治队伍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使其真正成为公安机关治安防范的重要辅助力量。同时,派出所要全力配合乡镇政府深化创安工作,继续深化创建安全小区、安全村镇等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加强总体规划,坚持量质并举,争取创建一个,成功一个,逐步达到相连成片,从根本上促进社会治安的持续好转。

        (四)加强群众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 坚持基层基础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是长期以来公安机关探索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并在实践中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工作效能,同时,广泛发动群众,亦能较好的弥补派出所警力不足的问题,形成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的天然屏障,这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群众性这一特性所决定,也是实践所证明的,只有紧密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配合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才有助派出所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效能。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基层派出所民警在“三项建设”中应做到“五到位五强化”
  • 下一篇:对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