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检查员廉洁执法的几点思考
检查员作为边检站基层的执勤执法队伍,廉洁公正文明执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目标。廉洁公正文明执法意识的增强,对于提升检查员个人素质,进而对提高边防检查服务水平起到根本的推动作用。由此可知,树立好基层一线检查员良好形象,必将为推动提高边检服务水平这一中心工作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一、加大教育力度,切实让一线检查员在思想上形成强有力的廉洁执法意识 由于边检基层单位大多担负较为繁重的执勤任务,检查员们随时可能出现疲惫松懈的状况。部分一线检查员认为自己与廉政执法没有太大关系,只要抓好业务、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不必搞什么执法廉政建设。 因此,只有让一线检查员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廉洁执法意识,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违纪执法等错误问题,而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好教育的引导作用,同时应当注意,在开展反腐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内容的实质性、形式的多样性,让检查员真正在教育中有所感、有所悟,真正在现实中做到慎独慎微、不越雷池。 二、加快制度管理贯彻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促使一线检查员严格廉政执法标准 一线检查员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处处面临着诱惑,许多不法分子为达到其不良目的,想方设法与检查员拉关系、套近乎,时不时为检查员送来“礼物”,用以麻痹其思想,先引诱检查员犯下违规违纪这些小错,后逐渐诱使其降低执法标准,进而犯下职务犯罪等严重大错。 要促使一线检查员将廉洁意识贯彻到实际执法行动中,制度管理的有效落实是必不可少的,而这就需要做好规范制度、落实管理这两项重点工作。首先是建立规范的廉洁执法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其次是建立完善的反腐管理体系,有效发挥管理的严格规范力,使检查员在严格的管理中增强自身廉政意识。再次要抓好制度与管理的有效结合,以期建立廉政执法工作体系的长效机制。 三、加大监督机制的有效执行力,全方位督促一线检查员增强廉洁执法意识 许多基层单位对监督机制的落实仍然流于“被动监督”的恶性循环,总是抱着“上级领导要求了就开展,上级单位规定了才照办”的错误思想,致使单位监督机制运行断断续续,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长效机制。此外,监督管理人员中存在的“怕得罪人”心理,也使得监督机制落实不能有效到位。 监督机制的有效运用是加快廉洁执法建设的重要途径,许多一线检查员之所以不敢碰触违纪执法这根“高压线”,正是担心监督机制发挥效应,因此应建立系统完善的廉政监督体系,以充分发挥监督机制强有力的震慑力。通过完善的监督体系,逐渐增强一线检查员自我监督意识。另外,还可采用“匿名检举”、“家庭助廉”等有效监督形式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共同促进一线检查员廉洁执法意识的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