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内植于心 外践于形

    时间:2014年01月0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消防官兵忠诚履职、敬业奉献、爱拼敢赢、实干创新,推动*消防事业蒸蒸日上,形成了“忠诚、敬业、拼搏、笃行”的*消防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将“忠诚、敬业、拼搏、笃行”精神内植于心、外践于行,进一步凝聚警心、激励斗志,引领闽西消防事业实现创新发展。

        忠诚,是永恒的警魂

        忠诚,是一种信念、一种品质、一种追求,是永恒警魂。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自觉把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消防事业视为一种信仰来坚守,根植于灵魂、付诸于行动。

        忠于党,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忠于党,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消防部队是党领导下的一支同火灾作斗争的专业化、军事化队伍,忠于党是我们这支部队最重要的政治要求和最根本的道德标准,也是广大官兵最高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我们每名官兵都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清醒头脑,在大风大浪面前坚定立场,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规定,服从不讲条件,执行不打折扣,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心听党话、铁心跟党走,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忠于社会主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捍卫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科学必由之路。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都是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永恒的话题,是我们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最为有力的武器,是走向胜利的法宝。要教育引导广大官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感情上理解认同、政治上时刻坚守、实践中自觉运用,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忠于消防事业,做人民群众的守护神。消防事业是一项伟大、光荣、永恒的事业。火灾,自从有火那天起便接踵而至,时刻袭扰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消防部队作为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专业化队伍,在灭火救援、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灾害事故处置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职责使命也在日益拓展延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争当消防军人,从事消防事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青年的人生追求。我们要强化消防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官兵珍惜崇高荣誉,忠诚消防事业,树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理念,不断增强消防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贯彻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思想,不断提高灭火与应急救援能力。唯有这样,广大官兵才能在实践中乃至生死攸关的一瞬间,敢于冲锋在前,不怕流血牺牲。

        敬业,是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敬业奉献、精益求精是我们事业蓬勃发展的可靠保证。

        爱岗,是一种职业精神。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的神圣。敬业精神的核心,是人们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否认同和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如果没有任何认同,就不会有尊重和忠实于职业的敬业精神,而认可程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敬业态度。因此,要引导官兵树立消防职业理想,正确处理和岗位有关的“责、权、利“关系,强化守土有责意识,忠实履行岗位职责,培养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力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争当本岗位不可或缺的人才骨干。

        奉献,是一种职业信念。“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信念,是对自己事业不求回报的挚爱和全身心的付出。人生的境界分为“小我”、“大我”、“忘我”三个层次,“小我”者,利己也,只顾自己不顾集体;“大我”者,热衷于为社会贡献,但缺乏献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投身消防事业,每天都要面临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需要“忘我”的信念。因此,对每位消防官兵而言,要在竭诚奉献、无私无畏精神的感召之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在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个人,并用这种信念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编织消防事业的美丽蓝图。

        求精,是一种职业追求。对事业精益求精,就是要好上更好,追求完美。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中,会涉及到消防规划编制实施、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宣传教育和部队管理教育、灭火救援、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面对这些工作,是按照上级要求简单地应付还是奋发有为、力求完美,将直接关系到工作的好坏和完成质量的高低,影响到消防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一流意识,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落实、求精品上,把功夫下在解难题、破瓶颈上,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好的精神状态,不断推动消防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官兵的一流业绩。

        拼搏,是前进路上的不竭动力

        “敢拼会赢”是*精神之一。俗话说“爱拼才会赢”,只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之下不逃脱,刻苦奋斗、顽强进取,才能为事业发展、赶超、跨越提供不竭动力。

        苦干,是吃苦不叫苦。工作和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而干好工作和事业,需要具有脚踏实地的态度、顽强拼搏的作风。埋头苦干的人,往往具有高度事业心和强烈责任感,不甘于碌碌无为、坐享其成,不会挖空心思经营关系、疏通关节,而是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干事。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埋头苦干都是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埋头苦干的人都是事业的中坚、社会的柱石。因此,我们要引导广大官兵甘当“愚公”,勇挑重担、不畏艰难、吃苦不叫苦;脚踏实地、远离浮躁、干事不惹事;胸怀大局、淡泊名利、争气不生气。同时,要营造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用人导向。

        巧干,是干事讲科学。事物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我们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讲究科学观和方法论。科学巧干,用心干事、用脑干事,就能干出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味蛮干,往往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汗水,却得不到任何回报。因此,我们要坚持边干工作边总结经验,深入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用实际的工作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才能事半功倍。对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逐一解剖分析、坚持与时俱进,不盲目、不蛮干,讲方法、讲技巧,力求每项措施都经得起科学和实践的检验。

        争先,是激情化拼搏。“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有激情就意味着有了干工作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一个真正富有工作激情的人,往往都是思想上高度自觉的人,善于把激情转化为勇于拼搏的精气神,对事业对生活始终如一地热爱和向往。激情这种品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有些人对工作缺乏激情,得过且过,缺少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锐气;有些人满足于领导交待什么就干什么,工作没有生气。因此,我们要引导广大官兵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倾注满腔热情,敢于“挑大梁”、敢当“领头雁”、敢做“急难事”,时刻保持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干劲,真正把工作干实干好、干出成效。

        笃行,是不变的本色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笃行”即切实履行,专心实行,重于执行,做到知行合一。笃行是我们的不变本色。近几年*消防事业快速发展的实践表明,只有依靠广大官兵实干创新,消防事业才能持续跨越发展。

        务实,不是一句空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务实,就是要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真正把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贯彻于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同我们具体的工作实践相结合,坚持以正在做的“基层基础年、品牌创新年、作风转变年”事业为中心,脚踏实地干事业,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要真正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多到基础条件差、发展相对慢的单位进行面对面地指导,多到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的单位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对关系基层官兵和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事,要树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科学理念,践行雷厉风行的良好作风,说干就干、紧张快干,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执行力。

        创新,不是一种口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胜局。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在工作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需要我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要树立创新思维,打破思维惯性,坚持用新脑筋想问题、用新眼光看问题、用新办法解决问题,只要是有利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就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要提升创新能力,善于总结发展中的新经验,善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善于找到攻坚克难的好措施,坚决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抢抓发展机遇,用革新的思路、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化解矛盾,不断提高消防服务水平和部队战斗力,确保各项事业始终走在前列。

        为民,不是一种形式。“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消防事业的发展,需要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群众推动消防事业,才能做到坚如磐石。要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要广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要唱响“人民消防为人民”的主旋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新期待,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情“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情“零懈怠”,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法治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必然选择
  • 下一篇:探索群众工作方法提升司法公信力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