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防部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要求
近日,笔者在基层蹲点与中队干部聊天时,听到了这样一个朴实的故事。中队到农村救一场民房火,在救完准备归队时,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奶奶拉着官兵的手,硬要给他们做鸡蛋饼吃。这不由地使我想起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推着小车支援前线,竞相向路过的解放军队伍塞鸡蛋的情景。过去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们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消防部队同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消防工作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也离不开人民,要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笔者认为重点要在坚持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站稳群众立场;要在不断创新,增强先进性中写好服务文章;要在严格自律,树立良好形象中赢得群众支持。
一、在坚持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站稳群众立场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对于传统要取其精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得到证明的。因此,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无论消防工作面临什么样的环境,我们都要毫不犹豫地坚持这一优良传统。要始终心怀人民,处处为人民着想。 (一)想人民群众之所想。知其所想,而后有所为。我们要准确的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有什么样的想法,有什么样的需求。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作为我们扬州这样一个基本进入小康社会的苏中城市,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要求更高,对消防安全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我们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群众的想法和要求来进行。在建筑消防工作审核上,要认真把好源头关,坚决不形成先天性隐患;在消防监督管理上,要严字当头,深入开展网格化巡查,要结合扬州经济发展特点,开展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做到重点突出,全盘兼顾。在提升部队战斗力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努力做好人民群众的保护神。 (二)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急是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期望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消防行政许可上,群众急切地盼望早日审批完毕;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群众急切地希望早日整改,恢复正常状态;在灭火救援中,群众急切地希望扑救火灾,减少灾害损失。我们要急群众之所急,将群众之急转化为群众之安。近年来,扬州支队适应形势在消防行政许可上推出了并联审批等措施,但仍然要在简化程序、加快审批速度上下功夫。对上,要积极反映基层现状,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对下,要鼓励探索,只要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要勇于试行。在通过增加人手、加班加点可以解决的工作,要站在群众的角度上考虑,既保证法律规范要求的落实,又确保人民群众的经营生产及生活秩序的顺利进行。在执勤训练中,要细化每一个作战环节,增强作战本领,提升作战能力,将“五个第一时间”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 (三)知人民群众之所盼。盼乃期盼,即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期盼,特别是对工作作风的期盼。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反对“四风”,客观地讲“四风”问题在消防部队不同程度地有所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消防部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有些监督执法人员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到哪里都是“消防队的”自居,侵占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单位工作不扎实,上级检查时,让社会单位做表面文章,做盆景工程,既给人民群众增加了负担,也损害了消防工作的严肃性;有些官兵特权思想严重,武警牌照车辆东穿西插,横冲直撞,人民群众怨声载道。所以我们更要借助此次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解决上述现象和问题,按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从点滴做起,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消防铁军。 二、在不断创新、增强先进性中,写好服务文章 辩证唯物主义同样认为,对于传统要与时俱进的坚持和传承。我们党是一个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是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但要坚持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更要深化这一传统,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和方法,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水平。 (一)要在消防监督管理上拓展新思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消防监督管理必须与时俱进,方能取得实效。去年扬州支队创新开展的“超级微警务”、“社区指导员”等工作法在工作中体现了较好的实效,也得到了公安部刘金国副部长的批示肯定,有效地弥补了消防专项行动的剩余空间,发挥群众的力量,使隐患彻底见底,既提升了工作水平,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厅出台的十二项便民利民措施,特别是在周六休息日上班这一措施上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至上的观念,表现出了大手段,大魄力。我们扬州支队也适时推出了便民利民的七项措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在消防监督管理中就是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对群众有利这个原则,根据新的形势,改变一些固化的工作方式,拓展新的思路,使消防监督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二)要在消防宣传上拿出新花样。消防工作,宣传系于一半。消防宣传工作不但重要,更是消防部队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的工作,从牙牙学语的儿童到耄耋之年的老者,体现了消防宣传工作的广泛性,也要求了消防宣传形式的多样性。扬州支队聘请大学生村官担任消防大使,让他们走村串户,有效地提升农村消防工作水平;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小学生《消防常识十二条》绘画比赛,达到了孩子参与、带动全家、影响社会的目的;支队在全市建立消防宣传教育馆(街、园、林),使市民饭后漫步、休闲放松、游览景点之余都能接触到消防知识;支队还开通了消防微博、微信等新的宣传载体,让粉丝在与消防大V互动中增长消防知识。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消防宣传的形式上更要突出信息元素,拓宽时空,全方位覆盖,让消防安全知识渗透到群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要在灭火救援中推出新举措。灭火救援工作是一项扎扎实实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在部队内部,各级要坚持瞄准实战练精兵的思路抓好部队战斗力的提升,但从外部来看必须在执勤力量拓展上推出新的举措。当前消防执勤力量的布置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有些差距,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消防执勤水平。扬州支队因地制宜,打出了“消防执勤点”服务品牌,集灭火救援、消防巡查、消防宣传于一身;支队还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督促政府配齐配强了各类装备,这些措施较为有效弥补了救援力量的不足,但与实际工作还有差距。要打破陈规,根据区域现状、火灾荷载、危险特点,科学布置站点,借鉴国外做法,推出小型消防站,使救援服务遍布在群众身边。 三、在严格自律,树立良好形象中,赢得群众支持 群众对消防工作支持不支持,既看消防工作成绩,也看工作作风,更看队伍形象。消防部队作为一支直接面向群众的公安现役部队,要重点围绕正确行政执法权这个重心推进廉政消防建设,用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支持。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权力观决定行动,广大官兵特别是监督执法岗位的干部首先要解决如何看待手中权力的问题。周恩来总理曾经讲过政府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手中的权力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是为群众服务的工具。权力来自于为民,理所当然要为人民服务,要做到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前消防部队正在进一步简政放权,积极推进审核验收体制改革,我们要严格按照部局部署要求,该推向市场的推向市场,坚决不搞自留地。 (二)勇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人民群众的评价是衡量消防部队作风建设的最终标准。一是要做到行政权力透明化,推行阳光执法,不搞暗箱操作。要通过业务受理窗口、门户网站等渠道公布办事流程和标准,使群众知道自身应该怎么做,更要让他们知道作为行政执法者应该怎么做。二是要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解决群众从哪里监督的问题。近几年,扬州支队积极主动参加行风评议活动,特别是军政主官参加电视台直播的《向人民报告》行风评议栏目,敢于亮剑,当场回答人民群众的问题,群众满意度较高,下一步要深入推进“双述双评”、“执法回访”等举措,使监督执法者处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