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治保会建设的思考
“治保会”是群众性治安保卫自治组织,是群防群治的基本力量,也是党和政府动员组织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桥梁和纽带,是公安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重要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和增多,如何充分发挥农村治保会的作用,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和谐与稳定,为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已经成为我们大家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强化基层治保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一)全县治安形势对基层治保组织建设提出新要求 *、从治安大环境上来看:近年来,我县城区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力度不断加大,一些违法犯罪活动有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年上半年,我县共立刑事案件***起,同比下降*.*%。其中城区范围内**起,城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而各乡镇刑事案件立案数不降反升为***起,各乡镇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上升**.*%;****年上半年,我县共受理各类治安案件***起,同比下降**.*%,其中城区范围内**起,城区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而各乡镇治安案件数为***起,同比上升**.*%。综合来看,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治安案件,整体上都呈下降趋势,但从区域划分上来看,城区各类案件同比大幅下降,而在农村地区,各类案件反而呈上升趋势。这对农村治安形势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对基层治保组织提出了考验。 *、从发案情况上来看:****年上半年,我县农村地区发生的***起刑事案件中,抢劫*起、抢夺*起、盗窃***起、诈骗*起,这些侵财类案件占总发案数的**.*%。如果基层治保组织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些案件是可防可控的。 *、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上来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五大标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各级领导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方面大力扶持农村产业,使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对农村地区进行硬化、绿化、美化,大力改变村容村貌。农民越来越富裕,农村越来越美丽。但是,农村地区的平安建设工作却相对较为滞后。试想一下,如果农村地区缺少了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也不会成为广大群众安居乐业的好场所。 (二)基层治保组织有其得天独厚的工作优势 *、可以更好地发挥宣传教育、增强防范的职能作用。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居住较为分散,仅靠派出所的有限警力难以全面做好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以大屯派出所为例,该所共有民警*人,辖区面积**平方公里,共有*****人,除去专管户籍工作的民警外,民警人均管辖**.*平方公里和****余群众。民警在承担异常繁杂的警务工作的同时,在时间和精力上无法满足安全防范宣传等工作的需要。而治保会成员来源于群众,大多有能力,也有精力承担安全防范宣传工作任务。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红、白喜事集会,茶余饭后,左邻右舍闲谈或纠纷调处,可以随时向群众宣讲政策法规、安全防范知识,也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可以更及时的发现、化解矛盾纠纷。在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有效减少各类治安案件的根本所在。针对农村地区出现的矛盾纠纷,治保会工作人员可以发挥其早发现、早调解的巨大优势,有效预防和减少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各类村内治安案件。 *、可以更方便地对重点人口进行管控和帮教。针对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假释、缓刑、保外就医以及监视居住、取保候审七类人员,以及有其他危害国家、集体、他人安全嫌疑的重点人口的管控和教育,仅仅依靠派出所的有限警力是不够的。以城关派出所来看,该所仅上半年就接处警***起,每起警情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处理,立案的还需后期开展询问讯问、调查取证等工作,工作异常繁杂,对***名刑释解教、信访、国保等各类重点人员的管控工作难免会受到影响。所以,基层治保组织若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帮助、教育和监督重点对象,必然会降低社会治安安全隐患。 *、可以更广泛地提供治安状况和破案线索。坚持“信息主导警务”,及时掌握广大农村最新治安状态和各类情报信息,离不开农村治保会支持。农村治保会成员身在一线,可以最先了解基层发生的各类治安信息,及时反馈到派出所,派出所可根据他们反映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根据社会治安状态安排部署警力。比如“邪教组织”活动,联络比较隐蔽,公安民警下基层是很难发现他们,只有通过基层群众反映,才能提供其活动场所和规律,才能予以有力的打击。 除此以外,基层治保组织还能在上传社情民意、下达国家政策、维护基层政权组织等诸多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二、当前我县治保组织建设概况和存在的问题 ****年以来,*县县局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以维护社会稳定、破解警力不足以及推进平安*县建设等为着眼点,以夯实公安基层基础为切入点,开展了健全基层治保组织攻坚战,主动谋划,强力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县共有**个乡镇办事处,***个行政村,管辖人口**万。目前,除永福庄乡宋庄村外全县村级治保会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共配备专职治保主任**名,兼职***名,每个村治保会成员配备从*人到*人不等,治保人员专职**人,兼职***人,共***人。其中,治保会发挥作用好的有**个,较好的有**个,一般的有***个。但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基层治保会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组织功能明显趋于弱化,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模糊。有的治保会对社会治安不重视,没有把它摆上应有的位置,往往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下功夫去抓,“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少数治保人员认为维护社会治安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已无关,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往往出现群众有事无人管的局面,同时,由于对治保工作宣传不到位,群众对治保会的认识也逐渐淡化,对治保会的职责任务不甚了解,认为治安防范工作就是公安一家的事,缺乏对治保会的认同感。 (二)组织基础十分薄弱。从治保会的组织情况看,农村绝大多数村委会都有治保组织机构,但大多数只是一名治保干部和两三名村委兼任的治保会成员;少数治保会只是配备一名治保干部,治保机构形同虚设,实际工作难以开展。同时,农村治保会存在着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导致基层治保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变动频繁,人员不稳定,工作没有积极性;办公装备不全甚至没有、配套设施不够等问题;相应的巡逻队伍建立、监控设备的安装等都还有一定差距,致使农村治保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影响等等。 (三)治保工作制度还不完善。虽然全县**个乡镇的**个治保会有了统一的标志牌、规章制度,但治保会工作职责和制度还停留在墙上,各类治保工作的资料没有积累,工作方法缺少总结,导致治保会工作难以可持续发展。有的农村治保主任身兼数职,承担着村内计生、卫生等工作,无法专注治安防范工作;有的治保人员存在年龄偏高,文化偏低,反应、精力跟不上,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治保工作;有的治保人员缺乏法律和治保业务的基础知识,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成效不佳,一遇到纠纷,就急于找派出所处理,不能履行调解职责。****年上半年,我局各派出所排查各类矛盾纠纷***起,成功调解***起,这些工作虽然大大降低了各类治安案件的发生,但也牵涉了派出所民警大量精力,使其他警务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三、全面加强农村(社区)治保组织建设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治保会的组织领导。加强治保会的组织建设,是解决基层治安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的有效途径。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切实把治保会建设作为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大事来抓,并将其纳入到社会治安综治规划和领导目标责任制中。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目前我局先期投入*万余元,为全县所有村庄的治保会定制了统一的机构名称标牌、**种制度、**类台账和简单的办公用品。但办公场所和人员配备需要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协调安排。 (二)广开门路,切实解决治保工作经费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治保会工作的开展,必须考虑治保会的办公经费尤其是治保人员的待遇问题。乡镇党委政府应根据各居、村委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落实专项经费合理解决治保会办公经费和治保人员的生活待遇,并加强监督,保证专款专用,从而稳定治保队伍,使他们能专心从事治安工作。 (三)明确任务,更好地发挥治保会的职能作用。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治保会的主要任务:一是宣传教育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二是及时向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反映社会治安动态和危害社会治安的民间纠纷或闹事苗头,并协助做好教育疏导工作;三是协助公安机关管理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并对被判处刑释解教人员的监督、考察和帮教。四是协助公安机关保护案件现场,积极提供破案线索,对现行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控制或扭送公安机关;五是主动向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反映群众对社会治安工作的意见、建议以及要求等。 (四)加强指导,切实提升治保会的工作能力。公安机关应采取专门培训、以会代训的方式切实加强对治保会的业务指导,传授法律政策知识、保护现场方法、调解纠纷技巧,提高治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责任区民警应深入治保会,加强对治保会日常工作的指导,使治保会工作不断发展。一旦出现不法之徒报复迫害治保人员的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为治保人员撑腰,做治保会的坚强后盾。 (五)强化奖励,充分调动治保干部积极性。对治保会推行百分制,实行绩效考核,对工作业绩好,要求上进,渴望学习的治保人员,提供各种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对有功人员及时适当地进行奖赏,对工作松懈不负责任的治保人员进行处罚,对先进人物的要加强宣传,弘扬先进事迹,从而激发治保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