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汛期交通事故防范工作
每年的七、八月份*地区时常遭受大风、强降雨的袭击,使得自然灾害不断出现,给道路的正常通行带来很大的困难,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针对今年汛期的新形势,如何最大限度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做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采取各项工作措施,全面加强汛期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情况下的路面交通秩序管控力度,确保辖区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笔者根据往年交通管理经验,浅谈几点,供同仁参考。
一、汛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 (一)形成薄雾,视线模糊。雨天落下的雨水和超车时飞溅起来的水花,附在挡风玻璃的外面,使驾驶员只能看清雨刷器扫过的部分,加之湿气在挡风玻璃上蒙上了薄雾,使得车辆前后挡风玻璃都会有雾气产生,而使前后窗模糊不清,驾驶员的视线受到一定限制。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车等车辆无挡风雨设施,驾驶人在雨天驾驶时经常被雨水模糊头盔或双眼,而后或用手擦,或单手扶车把都为交通事故埋下祸根。 (二)观察困难、容易产生烦躁情绪。由于潮湿路面的反光作用和后视镜、挡风玻璃的雨水雾气影响视线,使整体视野低下。如果长时间雨天开车,驾驶员观察驾驶室外景物困难,容易引起心理感到压抑,心情烦躁,容易诱发道路交通事故。 (三)行人匆忙、注意力不集中。雨天出行时,行人喜欢打雨伞和披雨具,影响了观察车辆,造成了听力下降,加之行人匆忙赶路,容易出现不遵守交通信号规定和违反交通安全行为的发生,这些都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四)车辆故障多、刹车距离长。雨水与轮胎之间形成“润滑剂”,在水泥路面,雨水会在路面形成一层水膜,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减小,摩擦系数降低,使车辆制动性能降低,使刹车偏重或者距离过长。 (五)道路障碍物多、容易使车辆发生意外。雨天道路常常发生积水,尤其是地势低凹地段积水更为严重,行人和非机动车避开积水而行至道中间,下雨时间太久,对路面损坏也较大,特别是沥青路面,较长时间雨水浸泡后,大坑小洼,车辆行驶到这种路面,如果速度稍快,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六)缺乏训练、影响判断能力。少数驾驶员缺乏雨天天气下的驾驶能力,对雨水天气危险性估计不足,在雨水天气驾驶车辆,遇有紧急情况,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加之雨水天气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视觉、听觉,不能及时有效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无法提前、准确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二、应对汛期的交通安全防范措施 (一)建立联动机制,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政府领导、多部门配合协作、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的积极协调作用。并要根据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制定和完善汛期突发事件联合应急处置方案,进一步明确各职能单位的职责,做到政府总揽,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确保快速整合最大的力量应对汛期工作。做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完善汛期交通管理保卫工作预案,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思想准备,及早部署,及早安排,确保在防汛处置中,有序应对,科学应对,能够拉的出,冲的上,打得赢。 (二)加强危险路段整治,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公路、安检、交警等部门要联合对辖区内道路存在塌方、滑坡、路面损毁等险情路段进行排查,通过政府的带领和协调开展及时的整治,并明确整治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治要求、完成时间。对短时间内不能整改的急弯、陡坡、积水危险路段,要跟进设警示标志等临时措施加强管控,对内道路条件而易发生追尾事故及其他交通事故的路段,应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增强必要的限速标志,使车辆能够极早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三)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提高文明交通安全意识。 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做好汛期的交通安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紧紧结合“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交通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强汛期天气条件下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应对汛期天气的防范意识。同时要利用培训学校加强对驾驶员进行汛期天气条件下模拟驾驶训练和考核,使驾驶员掌握汛期气候条件下必要的安全驾驶常识,提供预防事故能力。 (四)加强预警、完善应急演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新闻媒体的协作配合,建立气象信息通报制度,提前将要发生的降雨天气向有关部门和社会进行通告,并提供必要的绕行路线和将要采取实施的交通管制措施以及安全驾驶信息。汛期应急处置机制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要根据近期汛期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汛期应急处置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应积极组织民警开展汛期应急处理工作演练,提高民警的实战能力。 (五)强化路面巡逻、严密路面管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强化汛期的训练勤务。加大隐患路段、危险路段以及事故高发路段的执勤警力和巡逻密度,通过闪烁警灯、鸣警报、喊话等形式适时提醒驾驶员减低车速,注意行车安全。同时,要通过交通管制的方式确保执行抗洪抢险紧急任务的车辆、救护车通行,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营造浓厚的严管氛围,及时清除交通事故隐患,全力为汛期提供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六)加强值班备勤、确保民警安全。一是加强值班备勤。严格落实民警包段管理措施,确保汛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到位。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统一服从调度和指挥,及时掌握汛期道路路况信息,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及时调集警力,积极完成交通管制、交通疏导和抢险任务。二是完善装备,做好民警自身防护。交警部门提前做好民警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为一线民警配齐雨衣、雨鞋等必要装备,同时组织民警认真学习汛期应急交通管制预案,熟练掌握工作要求,明确任务,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与实战能力,确保自身安全,杜绝不必要的伤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