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夜间滥用远光灯的危害和治理
夜间行车,当对面突然射来两道刺眼的强光时,自己眼前一片花白,晃得“瞬间致盲”。这是很多驾驶员都有过的经历。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长,机动车驾驶员夜间驾驶车辆滥用远光灯这一交通陋习随处可见。现笔者就滥用远光灯造成的危害、原因及治理对策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滥用远光灯存在的安全隐患 1.视力瞬间失明。医学上把眼睛的适应过程称为视觉适应,最常见的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突然遇到强光时,在最初的一瞬间,人民几乎看不清任何外界事物,几秒钟之后才能逐渐看清,这种现象就叫明适应。远光灯射出的光非常刺眼,两车交会时,距离在150米内双方司机眼睛会“瞬间失明”,眼睛难以按要求分辨道路和物体,因此,这一瞬间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2.感知力迅速下降。夜晚视线不好,驾驶人本来就难以判断对面来车的速度,加上开启远光灯对人言的干扰使这一判断力加速下降,致使驾驶员很可能采取错误的操作,这样对其前方的车辆就构成很大的威胁。 3.判断力迅速下降。前后两车同向行驶时,有的后车驾驶员根本不考虑牵扯驾驶员的安全加速,始终使用远光灯跟在后面行驶,造成机动车反光镜失效。车辆在夜间行驶过程中,当后车开启远光灯时,前车内外3个后视镜中会出现大面积光晕,造成驾驶人看不清后方具体情况,导致判断失误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二、滥用远光灯的原因分析 1.整治处罚力度甚微。近年来,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重视酒驾、涉牌涉证、“三超一疲劳”的整治,忽视了滥用远光灯违法行为的治理,成了交通管理的盲点。灯光的使用时极其短暂、瞬间即逝的行为,在查纠过程中存在着取证难。因此,在每年开展的专项整治过程中,几乎没有对违法使用灯光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和处罚,导致违法使用灯光的行为随处可见。 2.初驶培训不到位。由于目前驾驶员培训时间段,科目多,再则夜间道路考试不是全员考试,而是部门抽考,所以夜间培训的时间少,造成这些新训驾驶员根本不懂怎样合理使用灯光,甚至不知道远近光灯的区别,以为大灯越亮越好。 3.驾驶员意识低下。部门驾驶人道德意识、安全意识低下,没有认识到滥用远光灯所埋下的重大安全隐患。一些驾驶员看到对方来车时自己赶紧变换灯光,但对面却不理睬,于是产生斗气心理,一路上就开着“斗气灯”报复,明知会车不变换灯光的危害却故意以同样方式回敬对方,结果双方驾驶员都被照得头晕目眩。 三、规范使用远光灯的对策探讨 1.把好源头管控。驾驶人管理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在驾校培训中设置相关课程,硬性要求每个学员都要熟练掌握远近光灯的正确使用。提高规范使用灯光的安全意识。 2.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阵地宣传作用,在汽车站、停车场、道路醒目位置灯设置警示标语、摆放宣传展板,将正确使用灯光方法制成宣传展板,提醒广大驾驶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法律法规。 3.开展常态整治。借鉴整治“酒驾”、“渣土车”专项整治经验做法,成立专业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夜间滥用灯光的专项整治行动,在全社会营造严查严管氛围,让广大驾驶员从中接受教育和警示,最大限度地消除夜间行车安全隐患。 4.实行综合治理。一是,工商、质监、交通运输、公安交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针对认为增加车辆灯光亮度,改装氙气灯的情况,深入各汽车修理厂、汽车销售点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和整顿工作,行车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