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规范行人的交通行为
道路交通和谐指的是行人、车辆、道路的和谐有序畅通,其中行人是交通和谐三部曲之一,也是交通和谐最重要的一部分,交通行为人交通安全意识的强弱、素质的高低、自我约束能力的大小对道路交通秩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作为一名交警内勤,常常听到外勤同事们感叹交通秩序的难治理,而其中最难管理的就是行人。行人交通违法严重影响城市文明建设、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给交通安全埋下了很深的隐患。可见加强行为人的交通安全管理,规范行为人的交通行为是构建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的必然之路。下面,我就如何规范行为的交通行为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给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
*、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随意穿越机动车道、过马路不走斑马线、不按信号灯通行、过马路不注意来往车辆任意而行、老人、儿童在无成人陪伴下单独穿越马路、行人占机动车道行走等。
*、行人交通违法影响了正常交通秩序。当行人随意穿越公路时,正常行驶的机动车就不得不紧急避让,一旦汽车驾驶人采用紧急措施不及时,就会发生交通事故。还有行人在机动车道路上行走,迫使机动车缓速慢行,若赶上上下班、上放学高峰时段极易造成堵车,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
*、行人交通违法行为在交通违法行为中所占比例最大。据统计,在交通发达国家的交通死亡事故中,机动车驾驶员与交通弱者(行人、乘员、骑自行车人)的死亡之比是*:*,而我国则恰恰相反,比例为*:*,也就是说有**%以上的死亡人数为交通弱者。每年有十几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交通行人违法的占**%。有资料称:“公安部曾对某城市的交通秩序进行了三天的暗访,机动车的守法率达到了**%,而自行车和行人的守法率不到**%,这就意味着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机动车违法和数百万的自行车和行人违法,而绝大部分违法并没有受到处罚。”
二、行人交通违法的主要原因。
*、利己主义是诱发行人交通违法的直接原因。行人在参与道路交通时普遍存在一种“机动车不敢撞行人”的想法,所以在穿越马路时理直气壮、毫不避让。有的行人不愿多走路,认为有近路不走、有小路不抄纯属脑子有问题,他宁可冒着危险横穿机动车道也不愿意多走几步去走斑马线。还有的三五成群,仗着人多势众视来往车辆与不顾,对交通信号灯熟视无睹,认为“法不责众”。
*、交通安全设施不健全,对行人的交通行为缺少了约束力量。行人就要走人行道。“所谓人行道:指的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在城市道路中一般都以醒目的白色斑马线做为行人横过马路的人行道。”在一些中小城市以及县级城镇,对人行道的设置不是很规范同时广泛缺少过街天桥这样的行人交通安全设施,还有一些过街设施设置不合理、分布不均匀促使行人不得不违法横穿马路。特别是像在学校、集市、商场附近由于人多、车流量大、交通拥挤的地段,人们不得不横穿道路或者占用机动车道行走,还有一些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标志标线不健全的路段,行人更是没有约束的随意穿越马路中间。
*、对行人交通违法整治力度小,促使行人交通违法行为增多。在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中我们常把机动车交通违法作为交通管理整治的重点,对行人交通违法治理往往只停留在说服教育上,处罚力度小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行人交通违法人数多、随意性大、交通安全意识差,交通民警管理起来难度大,特别是现行法律对交通参与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大,人们错误的理解道路交通安全“以人为本”思想就是保护行人,对民警采取的交通处罚胡搅蛮缠、置之不理,甚至是煽动群众制造不良影响、恶意投诉、阻碍执法等。由于执法难度大,民警在执勤中很少处罚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久而久之,导致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现象越来越多。
三、规范行人交通行为的对策。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一是建立“政府牵头、各部门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宣传教育工作大格局,充分动员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彻底打破交警部门“单打独斗”的瓶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合力。二是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单位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范畴,由政府部门牵头不定期的对各单位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以及单位干部职工交通违章率进行考核,对考核项目不合格的取消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评选资格。三是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五进”活动,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的方式打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最大范围的扩大受教育面。四是开辟违法行为曝光专栏,在公共场所建立信息屏,公布曝光行人的不文明交通行为,促使行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规范道路建设,健全交通设施。进一步规范人行道建设,确保行人能无障碍、连续通行,从而减少行人交通违法。比如在行人过街流量大的路段建设行人过街设施,减少行人违法横穿;增划城区道路人行横线,方便行人过街,人行横线的设置应遵循合理、便捷的原则;增设必要的交通隔离护栏,引导行人文明、安全行路。****年上海首台“行人违章自动监控报警系统”在浦东佳林路、金高路口投入使用。一旦有行人闯红灯,“行人电子警察”就会在电子显示屏上即时播放行人违法的抓拍图。“行人违章自动监控报警系统”**小时全天候运行,并记录违章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图像,为公安交警部门对违章行为进行曝光和行政处罚提供依据,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警力。
*、加大执法力度,对行人交通违法进行严管重罚。一是交通民警要坚决履行好工作职责对行人随意穿越马路、走机动车道、跨越交通护栏等行人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对这些交通违法行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条之规定处以*—**元罚款。同时公安交警职能部门做好民警的保护工作对行人交通违法对拒绝接受处罚的,将通过法院对其进行依法传唤;对恶意投诉、诬陷、诽谤交通民警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对使用暴力妨碍民警执法的,要依据《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总之要通过严管重罚的方式,震慑、教育交通违法行为人,促使行人文明参与交通。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遏制行人交通违法,通过招聘交通协管员、交通信息员、交通安全管理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管理行人交通违法以弥补警力不足的现状,同时要积极争得政府的在财政上大力支持,对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更好的调动社会志愿的工作积极性,为创建和谐道路交通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要规范行人的交通行为、彻底消除交通陋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全体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每一个行人都应树立“遵法为荣、违法为耻”的意识,从自我做起、从走好每一步做起,共同维护交通秩序,才能确保交通安全共创和谐交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