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当前禁毒形势分析及对策

    时间:2015年02月1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由于受毒品外部大环境影响,*区呈现新增吸毒人员低龄化、毒品滥用区域扩大化和种类多样化的明显趋势。针对严峻的禁毒形势,*区局加大了对吸毒人员底数的摸排和打击力度,但零包贩卖毒品、容留吸毒以及大宗跨区贩卖毒品案件仍时有发生。笔者作为禁毒一线的民警,结合禁毒工作实际,就如何准确打击吸贩毒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毒品蔓延的势头,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禁毒形势的分析

        一是吸毒人员滋生蔓延迅猛。自上世纪**年代中期查获零星吸毒人员开始,*区吸毒人员基数一直呈逐年增长态势,近几年增长速度尤为明显,****年之前,*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为**人,与****年的***人相比增加将近**.*倍,近三年全区户籍地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增加**%。

        二是吸毒人员流动性较强。吸毒行为已波及到全区各镇,并出现向农村快速蔓延的趋势。对全区户籍地登记在册的***名吸毒人员进行分析,其中有***余名系被我区公安机关查处,其余近***名*籍吸毒人员均为外出务工经商后沾染毒品被全国其他公安机关查获的,占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总人数的**%;****年区局共查处吸毒人员***人次,其中本地籍的***人,占查获总数的**%。从抓获的本地籍吸毒人员,与*籍吸毒人员流窜外地吸毒被抓获的数据上看,二者基数相差不大。

        三是新型毒品发展迅猛。由于化工合成冰毒的工艺日益简化、普及和毒品消费需求的日益旺盛,近年来冰毒发展蔓延迅猛,已占据毒品消费市场的绝对主流,近*年来缴获的毒品**%以上是冰毒等新型毒品,查获的吸毒人员**%以上吸食的是冰毒,传统毒品海洛因等吸食人群在我区已逐步萎缩,吸食冰毒已占吸毒人群吸食种类的绝大多数。

        四是吸贩毒场所逐渐隐蔽。吸贩毒场所已由歌舞娱乐场所向宾馆、会所、出租房等私密场所转移,查缉难度加大;吸毒过量死亡、吸毒引发精神病、毒驾、吸毒致幻肇事肇祸、以贩养吸、以盗养吸、以抢养吸以及赌毒合流、娼毒合流等问题频频发生,危害日益加剧。

        二、当前禁毒工作的难点

        一是禁种铲毒工作有反弹趋势。从今年来查处铲毒工作情况来看,我区****年铲除毒品原植物案件*起,铲除***棵;****年铲除毒品原植物案件*起,铲除***棵;****年*-*月份铲除毒品原植物案件*起,铲除****棵。其中白米镇的唐学才一次种植毒品原植物罂粟***棵。

        二是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增多。当前,我区登记的易制毒化学品企业有***余家,近两年来正常办证经营、使用的企事业单位达***家,日常检查管理、监管工作任务极为艰巨。虽然,目前全区没有发生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失的现象,但通过检查发现许多企业存在普遍问题:一是重使用轻管理。对易制毒化学品知识掌握不够,工作上台帐设立不规范,仓库管理制度不落实,各类报表报送不规范,人防、物防措施不严密等问题。二是缺乏业务能力。部分派出所民警包括我们个别禁毒民警业务不熟,存在不会查,不会管的问题,检查管理流于形式,有时对发生在眼皮底下的犯罪案件熟视无睹。

        三是外省(市)毒品渗透及外来人员涉毒问题突出。广东、湖北、上海等省(市)及市内兴化等地已成为*区毒品的主要来源地,且不法分子一次贩毒量在千克以上的犯罪活动已起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年以来,全区查获的各类涉毒人员中,外省(市)籍的接近**%,且以上述重点毒源地的外来人员居多。

        四是*由毒品消费地、过境地向中转地、甚至制造地演化风险加大。近年来,*区涉毒犯罪呈现“以贩养吸”和容留吸毒的主要特征,制造冰毒及“冰毒前体”麻黄素的案件在泰州范围内已有发生,涉案人员来自*、海陵、高港、医药高新区、兴化等多个县(区)。****年*月,我市警方与安徽亳州警方联手侦破的一起公安部督办毒品大案,一案缴获冰毒**余公斤,这些冰毒就是犯罪嫌疑人在我市海陵和*制造的。近日,区局禁毒大队又在当地白米镇捣毁一个以兴化籍犯罪嫌疑人金东岭(男,**岁)、马珍林(女,**岁)夫妇为首的制贩毒网络。截至目前已缴获冰毒**余公斤和麻黄素、丙酮、盐酸、甲苯等制毒原料***余公斤及制毒设备一套。

        三、对策措施

        一要强化基础工作,夯实禁毒工作可持续发展根基。一是以公安工作综合考评为抓手,大力推进基层派出所和禁毒、治安等相关警种对社会面上吸毒人员的发现、查处、登记和上网入库等基础工作。建议将禁毒基层基础工作纳入社区民警“一网考”,形成全警抓禁毒、管禁毒、落实禁毒工作责任的氛围。二是规范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提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报到执行率;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点创建工作,争取创成一到二家省级示范点;规范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投送执行和期满出所衔接工作,减少投送执行风险和出所人员脱管失控率;加强对涉毒精神病人排查、登记和毒驾治理工作,坚决防止涉毒人员肇事肇祸问题发生。三是严格落实禁种铲毒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坚持重点打击农村大面积非法种植与查纠城市庭院零星非法种植罂粟违法犯罪活动相结合,积极发动鼓励群众参与,坚决防止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活动反弹,确保“零产量”。四是严格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强化对麻黄碱类等重点易制毒化学品、制毒原料的管制;针对重点流失品种、重点地区和网上涉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案件经营和来源倒查力度;推进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系统应用,提高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服务能力;加强易制毒化学品行业协会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行业自律管理水平。

        二要强化信息应用,提升科技信息服务实战能力。一是加强涉毒情报线索搜集和信息录入工作,保证各类禁毒专业应用系统数据的鲜活性和准确性;加强对禁毒专业应用系统、基础工作平台、情报平台和省厅大平台等各类信息系统涉毒情报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综合研判,提升信息化服务实战水平。二是加强对互联网上涉毒、涉易制毒化学品和麻醉、精神药品信息的监测和分析研判,从中过滤、筛选不法信息,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对其中有经营价值的线索精心组织侦查、攻坚,择机精确打击处理,毁网断线。

        三要强化禁毒宣传,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知度。一是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创新形式,深入推进禁毒宣传“六进”活动和“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重点深入开展禁毒宣传进学校、进场所活动,形态常态工作机制。二是普及毒品预防教育知识,在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的同时,建立禁毒工作门户网站、微博宣传教育平台、禁毒教育园地,不断扩大禁毒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确保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与时俱进。

        四要强化涉毒打击,遏制毒品违法犯罪高发态势。一是以开展缉毒专项行动和打零包会战为抓手,坚持破大案与打零包相结合、禁毒部门主力冲锋与诸部门(警种)合成作战相结合等多种方法,严打涉毒犯罪,提升办案质量和打处绩效。二是加强毒品公开查缉,重点场所和部门加大公开检查力度,研究对物流快递业的监管检查,堵截网上贩卖毒品和制毒原料高发态势。三是加强吸毒人员查处工作的措施力度。首先,加大“逢嫌必检”的工作力度。对入所审查人员一律落实尿样检测程序,最大限度地发现社会面上的隐性吸毒人员,进一步挤压涉毒违法犯罪的活动空间;其次,加大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突击检测工作力度。通过健全吸毒人员在册登记制度,强化吸毒人员管控工作,每月都要对在册吸毒人员进行“兜底翻”式突击尿检,形成管控声势。再次,加大社会面吸毒人员的收戒力度。在吸毒人员大排查的基础上,对长期下落不明人员,运用公安机关情报平台轨迹类布控功能,开展网上布控查找工作,做到应收尽收,防止吸毒人员肇事肇祸。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以警务信息化建设推动警务机制改革
  • 下一篇: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警群众工作能力的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