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人事队伍 >> 浏览公安
  • 加强基层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5年02月1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基层公安机关处在执法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其队伍建设的水平如何,不仅事关各项公安工作能否贯彻落实到位,事关整个公安事业的长远发展,而且事关党群关系、警民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公安队伍建设,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探索和实践。

        一、从思想政治领导入手加强基层公安队伍建设

        “人的言行是受思想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言行。”对基层公安队伍的管理教育工作千头万绪,但“满架葡萄一条根”,只要抓住思想政治这个根本,就能总揽全局。一要坚持对症下药,治根治本。思想政治领导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认识本质、看清问题、指明方向、长于治本。对此,基层公安机关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抓预测、抓关键、抓重点、抓根本上来。像医生治病那样,号准脉、对准症、下准药,才能药到病除。切忌整天被问题牵着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二要坚持目标管理,持之以恒。时紧时松是思想政治领导的大忌。基层工作忙、事情多、任务重,但工作再忙,抓思想政治领导的核心不能变;事情再多,抓思想政治领导的决心不能散;任务再重,抓思想政治领导的热情不能减。对一些事关队伍建设方向、战斗力提高等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要有一个长远目标,坚持经常抓、反复抓、切忌紧时大呼隆,松时一阵风。三要坚持有花有果,善始善终。抓思想政治领导不仅需要勇气和决心,更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基层公安机关的领导一定要善于根据自身实际,在一个时期内集中精力抓住一个突出问题,有计划,按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要盯着重点问题,薄弱环节做工作,经常进行“回头看”,多杀几个“回马枪”,做到一板一眼抓落实,一项一项求巩固。

        二、从思想问题入手加强基层公安队伍建设

        在行政机关中,警察与其他公务员相比较,存在着职业危险性高、工作任务量大、职务晋升困难等现实问题。同时与发达国家警察比、与大城市警察比、与富裕地区警察比,基层公安机关在工资福利、资金保障和技术装备上,确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必然会给民警带来一定的工作、家庭和社会压力,从而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思想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甚至有时个别同志发牢骚,讲几句怪话,这也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难免”并不等于沉默,“理解”也并不等于认可。作为基层公安机关的领导一定要看到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确定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才能解决,而有些问题则不然,完全是由于我们基层民警所处的环境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情的了解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对此,我们要找准一个平衡点,积极引导民警改变观察问题的角度,转换对比的目标,从而化怨气为士气,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另外,基层队伍中表现出来的有些问题,看起来是个别问题、个别现象,如果不去说服教育,时间久了可能就会结成疙瘩,危害队伍建设。因此,要在问题出现之初,找准有利时机,积极做好疏导工作。只要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诚心耐心的去做了,基层民警会理解政府的难处、领导的心意。

        三、从发扬优良传统入手加强基层公安队伍建设

        优良传统是一个单位沿传下来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等,是经过实践和积累被反复印证为有效的成果,是符合本单位实际,适应本单位发展的部分。多年来,基层公安机关在抓队伍建设上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对推动队伍建设,促进公安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重视开拓创新这是完全对的,在工作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也是很好的,但问题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轻视甚至丢掉那些优良的好传统。要知道我们今天的一切成就不仅是现实造就的结果,也是优良传统造就的结果,更确切的说是现实与传统合力造就的结果。如果把创新与传承割裂开来,那么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四、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任何加强基层公安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都是为了提高基层队伍建设的水平,都是为了提高基层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这些年,基层公安机关为了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想了不少办法,也出台了不少规章制度,但具体落实过程中有些制度偏离了初衷,没有发挥多少作用,分析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落实起来有难度。有些规章制度脱离实际,会有不合理成分,如标准太高、要求太严。基层民警根本达不到标准或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本着科学、合理、正规的原则去制定、修改、完善。二是没有很好的去落实。实际工作常有这种情况,规章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具体落实起来就成了没有多少约束力的“松紧带”,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要做到“四常”即常督促、常检查、常评比、常通报,时间久了,大家慢慢就会形成在严密的规章制度中工作生活的习惯,时间久了,习惯就成了自然。

        五、从狠抓工作落实入手加强基层公安队伍建设

        抓落实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抓落实的过程也是锻炼培养队伍能力素质的过程。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抓落实是关键,而从培养队伍落实的能力、作风抓起,不失为一条好途径。现在,我们的基层队伍中或多或少还存在着精力不集中、工作漂浮、抓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责任心问题说到底是个人能力素质问题,要加强责任心,关键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赏罚制,一项工作谁负责就必须由他来承担责任,干好了就表扬,出问题就批评,不能护短,要敢于较真。只有责任到人、权利到人,奖罚到人,工作才能有着落;只要“奖牌”挂到有功者的脖子上,板子打到失职者的后背上,你追我赶,挣抓落实的局面就一定能形成。要解决落实的问题,就要从源头抓起,要有明确的意见、具体的措施,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重大工作任务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使基层落实起来有抓手。

        六、从严格执法程序入手加强基层公安队伍建设

        现代化的工厂都注重流水线建设,从严格每道工序入手,严把产品质量关。我们的执法办案也一样,只要严把程序关,办案的质量肯定会提高。基层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往往出问题最多的地方就是没有严格按照程序“走,”按照要求“办”,纠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知之不为。有的嫌程序麻烦,简而从之;有的受外来干扰,顺其为之;有的受案件限制,难以为之。二是不知不为。个别民警凭经验、凭印象、凭感觉执法办案。一起案件办理侦察终结后,交到法制部门后,手续不全,证据不足,定性不准的现象时有发生。上述问题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影响了公安队伍的形象,甚至造成涉法涉诉信访事项。为此,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严把执法程序关:一是要把好进度审查关。领导要切实履行起监督的职责,严格把好审查审批的关口,要严进严出,达不到标准就要返工。同时,要把领导监督与督察监督、群众监督有效的结合起来。切实防止“知之不为”的现象发生。二是要把好教育学习关。对有关部门的程序法要完完整整的学、反复的学,要带着问题学,结合办案学,研究探讨学。同时要搞好执法程序的教育,让民警明白严格程序不仅是依法办案的需要,也是公正执法的需要。三是要把好风险评估关。基层执法单位要对典型案件定期进行分析研判,作出风险评估,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民警的办案能力和执法水平。

        七、从维护正当权益入手加强基层公安队伍建设

        基层派出所处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第一线,是公安指挥系统的最末端。基层民警“压力过大,负荷过重,包袱过多”的问题,一直成为困扰队伍建设的难题,也是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维护基层权益上,有些事情(如:资金、装备、工资等)不是我们公安自身能够解决的。但有些(如:减压、卸负、解难等)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如:现在有的个别群众把投诉、上访当成了警察身上的“七寸”来捏,对基层民警执法一旦不满意,就反咬一口,扬言要投诉、上访,致使基层民警在执法中前怕狼后怕虎,放不开手脚。我们要把维护基层民警权益上升到维护全局利益的高度上来看待,对民警在执法中遭到阻挠干扰、辱骂攻击、恐吓威胁等事件要高度重视,绝不能听之忍之,任其削弱民警严格公正执法的权威。要理顺关系,统一协调各项工作,要切实关心基层民警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做到合理用警,科学用警。科学安排好休假时间,尽量避免过度疲劳,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公安工作中去。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对协警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 下一篇:加强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